千億陳皮中心在江門新會崛起

千億陳皮中心在江門新會崛起

石板沙疍家風情島。 受訪者供圖

  疍家漁村獲“國字號”榮譽

  石板沙是西江下游的一座小島,村民們至今延續著內河疍家人“飯稻羹魚”的漁耕生活方式,形成包括建築、飲食、民俗、歌謠、耕技、捕撈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漁耕文化,其中“鹹水歌”是石板沙疍家文化代表與精華,極具文化韻味。

  近年來,石板沙村依託傳統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投入1500萬元打造“一村一島一世界”的石板沙疍家風情島,逐步推動石板沙由傳統水產養殖為主升級為集農業、旅遊、文化、生態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新格局。“12月27日,首屆石板沙島疍家文化旅遊節即將揭幕,歡迎大家來領略疍家風情”,睦洲鎮委副書記、鎮長鍾偉堅發出邀請。

  近年來,新會深挖生態人文資源內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成功打造小鳥天堂、梁啟超故居、新會陳皮等“十個一”文旅品牌。

  2018年,新會接待遊客超2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130億元。

  人居環境整治實績納入考核

  “新會緊抓‘雙區驅動’發展機遇,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推進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轉變。”新會區副區長凌華威表示。

  自去年全面鋪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新會制定《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2018-2020年)實施辦法》,將鄉村振興實績納入各部門、鎮(街)年終考核,並聘請第三方開展暗訪等,多途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前,“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廁所革命”等各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雙水鎮衙前村香業製造歷史悠久,工業相對集中,村內衛生環境壓力大。今年8月,第三方暗訪小組發現村內存在河道漂浮物較多,村內廁所標準化改造進度較慢等問題。該鎮村幹部高度重視,採用“幹部包村組”的方式,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責任落實到人。截至目前,衙前村已累計清理河道漂浮物6000多噸,拆除危舊房屋、廢棄豬欄等151間,拆除非法廣告招牌50多處,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高。

  今年8月,新會開展“葵鄉美麗廊道”百日專項整治行動,對江門大道、新中公路等主要幹道開展淨化、綠化、美化建設,整治全程超200公里,整治補助金近3000萬元。

  今年9月,《新會區農村“廁所革命”工作方案》實施。新會計劃2019年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廁148座,基本達到每個自然村按需建1座標準化公廁;實現農村無害化戶廁全覆蓋。

  在創建1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鎮(睦洲鎮)和19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村的基礎上,新會設立1億元的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建設33個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村,各獎補100萬元。同時,通過競爭考核方式,評選出5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分別給予800萬元至1000萬元補助,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新會柑茶品牌價值達126億元

  “新會古典傢俱行業年產值超100億元;小岡香行業年產值超30億元;新會陳皮行業延伸產品新會柑茶品牌價值高達126.2億元……”傳統產業的興旺,是新會不斷髮展的動能和底氣。

  目前,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成為新會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途徑,產業園內龍頭企業達12家,經營主體超1000家,輻射帶動全區5萬人參與一二三產業,帶動全區農民直接收益12.6億元,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88萬元,力爭打造千億元陳皮中心。

  在產業園引領下,新會陳皮產業通過融合新一代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整合各級涉農資源,建成新會陳皮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從種植生產、產業服務、質量監督等方面為產業提供有力保障。

  同時,新會陳皮迎著網紅營銷、電商銷售新趨勢,打通銷售新渠道。前不久的天貓“雙11”活動中,新會單一家店鋪發貨突破55萬件,銷量超1300萬元。

  特色政策助力企業發展

  充分激發企業創造活力,離不開政策支持。新會強政策、優保障,用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打造投資熱土。新會對標灣區一流標準,打造了系列特色政府服務品牌,著力營造更加公平、便利的營商環境。

  據介紹,為節省群眾與企業的時間,新會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設置開辦企業“一窗通”服務專區;推出工程建設“一站式”“一門式”服務,投資項目審批45天內完成審批;“數字政府”建設日益完善,425個行政審批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出臺“黃金十條”,每年最高安排獎勵資金2億元,從招商引薦、項目落戶、轉型升級、上市等企業發展全過程進行扶持獎勵,運用大數據,主動篩選符合獎勵條件的企業進行自動兌付,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杜源良 李錦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