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抑鬱症而休學的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毛錦潔


因為抑鬱休學,而進入其他的正規教育機構或者醫療機構,沒有什麼大問題。其實上個孩子在每個家庭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休息在家的學生的家長都是很操心的。很多學生經過家長的配合治療後,大部分恢復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你提的問題很好,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現在是我們國家教育部的重中之重。也希望廣大的家長和在校的教職工都共同的關心和關愛這些未成年人。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春風班卓琴手


我朋友家的孩子,學習習慣好,思維敏捷,也很刻苦,上初中時考入西安鐵一中,在鐵一中上學也比較輕鬆,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我們圈子裡都誇讚的好孩子,也是我們周圍孩子學習的榜樣。但是由於中考只差2分沒有考上鐵一中本部的最好的班"青北班",上該校的平行班,其實這個學校的平行班也是全省的特優學生,而孩子心裡接受不了,就抑鬱了,後來停了一學期學,找心理醫生治療,狀況稍微好點,第二學期再去平行班,由於課程拉下較多,聽不懂老師講課,孩子不願上學了,父母費了很多周折也沒阻止了孩子退學。再後來進入我們當地的一所普通高中,再後來考了二本,再後來的現在,正讀二本。真的很可惜,抑鬱症把孩子美好的前途毀了。


掩卷望月


我認識有兩位校長的孩子都因抑鬱症而休學了。

第一位校長的兒子讀高中,因為家裡要求很嚴格,所以他也十分上進,學習很積極,親朋好友提起他都是感慨這個孩子有出息。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被大家看好的“學霸”,竟然因為抑鬱症而休學了。

他所就讀的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並且模仿衡水中學的教學制度,競爭激烈,大家都是拼了命在學。為了保證自己一如既往的優秀,他不得不在熬夜學習到一兩點,甚至睡下了,半夜三四點也會爬起來,在被窩裡打燈看書。

如此之高的學習強度和學習壓力擊垮了他,在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的失敗之中,他走向絕望。不僅看不進去書了,知識點也理解不了,一做題就像有針在扎他腦子一樣,而且他越來越沉默內向,別人問他什麼,他也好像反應不過來答不出話。

終於,他的父母坐不住帶他去醫院,確診了抑鬱症。

後來就辦了休學,在家休養。儘管如此,他還是不願與人交流,也不想再回到學校,甚至連高考都沒有參加。


第二位校長的女兒讀大學了,她從小就是父母的驕傲。還讀小學的時候,寫的作文就被選為模範,甚至被收錄在《小學生優秀作文選》裡,印刷出版。我還記得,校長拿過那本作文選給我看,文章標題下邊署著他女兒的名字,旁邊還印有她的照片。那個時候,我也常常以這位姐姐來激勵自己,不斷磨練寫作技巧,提升自身水平。

我上高三後,一次和這位校長喝茶,聊到關於志願的問題時,他還跟我分享了他女兒。她被某財經大學金融系錄取後,因更喜歡計算機專業,在文科出身的情況下,仍在一年後轉到了計算機專業,並很快適應了新的學習。

就在我以為這位優秀的姐姐一定如願以償走到更高處時,我又獲知她竟然因抑鬱症休學了。而起因是她在大學因為外貌長相被人嘲笑,所以想要整容,但她的父母極力反對,這才想不開患了抑鬱症。之後,她與家裡人每次溝通都因誤會和分歧而大吵,於是交流越來越少,關係一度很僵硬,心理問題也遲遲得不到解決,最終大學是“結業”而非“畢業”。

這就是我看到的因抑鬱症而休學的學生的後來,無一不是悲劇。其實仔細分析會發現,之所以是“悲劇”很大程度上與原生家庭有關。如果第一位校長能告訴他兒子:“其實我不望子成龍,只盼你平安長大”,也許這個孩子就不會得抑鬱症,哪怕是在之後,校長能積極地帶孩子去治療,也許心理問題不至於惡化。如果第二位校長能告訴他女兒:“人生不求貌美如花,但憑腹有詩書氣自華”,也許這位姐姐能客觀自信地看待外貌,又或者在得知她遇到的難題挫折時,先不要一味反對、打擊,而是徐徐圖之的開導、鼓勵,也許彼此心中的芥蒂早已放下。

我想,抑鬱症對於患者本人而言,已經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情了,如果家人能積極樂觀地陪伴他一起面對,或許不會以悲劇結尾。


小鴨嘎教育


我是1985-88年讀的高中,當時我們班有個同學高一時成績很好,高二高三經常生病休學,高考沒考上大學。後來同學之間聊起來,說他有時頭痛,學不進去。我現在想,應該是抑鬱症吧。前幾年有聯繫,身體健康很好,一直在工廠做工。

我非常遺憾的是,幾年前,他女兒在我校上高中。本來成績也好,到了高一下學期,也發生了類似於她父親的情況。學習學不下去,不想學,也不能與同學正常交流。同學跟我聊了很多,女兒是獨生女。可能與他平時要求嚴格有關。他當時生病也是感覺到壓力,他的母親對他要求太高。現在沒辦法,女兒也只好休學了。

還有一個我高中的女同學,現在已經50多歲了。高中生病,頭痛。農村讀到高中的,當時成績還是不錯的。也很認真,學習刻苦。沒考上大學,現在在農村務農。雖然沒有誰說是抑鬱症,但我想應該有這方面的傾向。更讓我遺憾的是,她的婚姻大事現在也沒有解決。按照她父母的意思,就是當時“高不成,地不就”,沒有合適的。和抑鬱有關?

說點題外話,不要認為老年人就沒有得抑鬱症的,也有。我身邊兩位老人非正常去世。後來聊起來,才知道一位因為長年睡不著覺,抑鬱了,最後在村旁小河邊溺水。她只有一個女兒,家庭條件好,不存在生活困難,子女不孝順這些問題。另一個跳樓了,在她兒子在廚房做飯的那一會,從六樓陽臺踩著凳子跳下去的。不想連累兒子,每年從外地專門回來,照顧她。有壓力,不給兒子添麻煩。在醫院時,家人知道有抑鬱的表現。時刻看著,沒想到,做飯那一會轉身,她就走了!

現在雖然說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壓力也大,不論家長,孩子。上面提到的幾個案例,我認為,都與壓力有關。家長的要求,期望太高,無法達到時,就會思慮過多,產生頭痛,不能正常的學習,生活。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論是社會,還是家長,都不要給人太多的壓力。

減輕壓力,學會放鬆是走出抑鬱的關鍵。呼籲社會、學校、家庭不要給學生太多的壓力。引導學生在正常的能力範圍內學習,不能提太高的要求。家長,老師要細心觀察學生的思想動向,把負面情緒降到最低。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慢慢疏導,耐心陪伴。家長、老師、學生共同成長,家校合作,讓孩子有一個陽光的心態,這樣,才能教育出陽光的學生。


玉石傳奇


我見過一個因為抑鬱症而休學的女孩子,嚴重到整天想的事只有一個“死”字,嘴裡唸叨的只有三個字“我要死”,很可怕,弄得家裡人輪流值班24小時看著她。家人也在積極想辦法治好她,開始有人說大概是中邪了,就搞迷信,沒用;她喜歡的舅媽說讓我陪陪她,我來開導開導她,也沒用;她媽媽每天白天陪著她到處玩,想逗她開心,還是沒用。最後,她被送到了上海“心理康復中心”,經過二十多天的心理治療終於康復,回到家簡直像是換了一個人,後來重回學校,學習很努力,很陽光,當別人提到她的這段經歷時,她並不迴避,身邊有同學心情不好或者有些抑鬱的時候,她還拿自己的經歷說事,很有說服力呢。

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抑鬱的經歷,並不可怕,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抑鬱會遠離我們。


天海悠悠百善泰來


我兒子考上大學後不久就抑鬱休學了,兩年休學期間,孩子遭受了抑鬱的殘酷折磨,有時沉默,有時瘋狂。為了能繼續學業,孩子堅強地站立起來,現在正在努力地學習,奔向美好的未來。等孩子長大後,再回首,那段抑鬱時光,彷彿鮮花含著淚滴,終會在未來的陽光下散去。





北國小草


我妹夫就是我們本地這裡精神病院的專家,他說每個人都有抑鬱症,只是多或少,很多學生家長都喜歡找他治療,有一個大學生就是退學回家,後面是他幫調理好,不是他跟我們講。而是那個孩子的父親跟我一個親戚是朋友,他自己講的,說某某醫生調理,我們親戚也聰明沒當場說是自己親戚,擔心對方心裡不舒服,其實有好多抑鬱症是可以的調理的。


黑衣壯阿姐


我希望是得到良好的醫治!康復健康了!快樂的生活下去!


用戶5621500635


1、住院治療,隔離那些讓你不快樂,讓你鬱悶的朋友。

2、通過上一條身體恢復後,繼續上學了。


像貓的老虎


抑鬱本身就是心理健康問題,因抑鬱而休學的同學的後來有兩個結果!一種是家長能在心理上及時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並且合理的配合心理醫生給予孩子的心理教育,陪伴孩子一起走出抑鬱,慢慢恢復心理健康,迴歸課堂!另一種是家長和個人都沒有意識到抑鬱是心理健康方面出現問題的,而導致後果會越來越重,嚴重的可能會放棄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