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海还是那片海,岛还是那座岛,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相比刚出生时已大不一样。

多年未见的大叶藻等藻类重现长岛,腾退近海养殖1.26万亩,整治修复岸线20公里,进岛游客过夜游占比超过60%,10个有居民岛屿实现海水淡化站全覆盖……

长岛综合试验区正式设立一年多以来,省、市、县三级倾力推动,海洋生态资源和生物群落明显恢复,绿色发展动能加快生成,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

作为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长岛综合试验区建设正朝着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标杆的目标,奋楫扬帆、逐浪前行。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摄影:张晓


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标杆


2017年7月1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长岛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坚定不移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务,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前提,努力把长岛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宜居的海岛。

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长岛发展的主基调愈发鲜明。

2018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印发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规划》;2018年6月,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2019年1月,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管委正式挂牌成立;长岛综合试验区建设,由此正式拉开大幕。

2019年,我市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三重”工作“重中之重”之一,市委书记张术平担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按照“市级支持力度不能低于省级”的标准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长岛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如何,倍受关注。

2月21日-22日,市委书记张术平专程来到长岛,看项目、访海岛、察民生,调研长岛综合试验区建设情况。

张术平十分关心长岛综合试验区生态保护情况,在长岛调研期间,他实地察看近海养殖腾退和生态修复。长岛综合试验区工委管委挂牌一年多来,完成近岸养殖腾退1.26万亩,完工北五岛和西三岛5.4万平方米裸露山体生态治理,实现了有居民岛屿裸露山体应治尽治,完成岸线整治6.4公里,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达到80%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基础设施和生态景观工程也在稳步提升。调研期间,张术平还实地察看长岛港陆岛交通码头枢纽工程进展情况,听取码头广场、海滨广场和明珠广场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汇报。

长岛港陆岛交通码头枢纽工程配有港口换乘枢纽作业区、上下船廊道、公交换乘大厅、游客服务中心等公用型服务设施,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三大广场生态景观工程以海滨城市风貌塑造为主题,进行绿化景观改造提升,打造海岸带形象展廊。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46项具体工作事项全部落实


早自2018年,长岛就开始实施城区“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取消原有集中供暖燃煤锅炉和燃煤供暖一级管网,采用海尔闭式空气热源塔和烟台冰轮顿汉布什空气源热泵技术。实施清洁能源供暖后,年可节煤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减少硫化物排放4400吨。

长岛综合试验区建设以来,市、县两级紧盯“生态环保宜居的海岛”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就事关海岛发展问题,对标对表逐个解决。

淡水资源匮乏,是长期以来困扰海岛生存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019年,长岛建成了南长山岛3000吨/日海水淡化工程,与蓬长跨海引水工程形成了南北长山岛供水“双保险”。建成了总规模4200吨/日的其他有居民岛八处海水淡化工程,使全区海水淡化能力达8000吨/日以上,实现了有居民岛海水淡化全覆盖。今年,长岛计划建设南长山岛至庙岛跨海引水工程,彻底解决庙岛饮水问题,为庙岛整体开发奠定基础。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为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建设,我市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建立工作台账,加大督导调度和协同争取,有力保障了工作推进落实。

而作为建设主体,长岛综合试验区工委管委推行一线工作法,聚焦生态保育、基础支撑、产业转型等重点领域攻坚发力,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

两年多来,省市确定的102项具体工作事项,46项已全部落实,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年内,还将有30项目标任务将完成。


累计建成生态海洋牧场26.7万亩


2月29日上午,在长岛大钦岛乡南村海域,有渔民发现一只野生白江豚正在海面上嬉戏,用手机拍下了它戏水的画面。

不仅是白江豚、鲸鱼频频现身,对生态质量要求极高的东方白鹳、斑海豹、黄嘴白鹭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鼠尾藻等原生藻类、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出现不同程度恢复……2019年11月,长岛入选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烟台首个、全省第二个授牌县域。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摄影:王成军


“6个100%”,更是彰显了长岛综合试验区保护生态的决心:100%拆除了全域80台风力发电机组,100%完成了有居民岛屿裸露山体生态治理,100%禁止旅游车辆进岛、淘汰燃油公交车、禁止岛内新增燃油机动车辆,100%完成了城区集中供暖电代煤改造,100%禁止燃放烟花爆竹,100%实现城乡污水无害化处理。

绿色产业发展动能在不断积聚——

累计建成生态海洋牧场26.7万亩,获批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6处省级海洋牧场、5处省级休闲海钓钓场和11处市级休闲渔业基地,率先引进了2种类型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长岛渔号”实景演出增添夜间经济新亮点,环岛马拉松、海钓锦标赛、海鲜节等赛事活动成功举办,离岛民宿发展日趋升温。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生态康养蓄势待发——

确定3处集中凸显海岛优美景观、特色文化的地块,作为重点打造区域,一批实力强、影响大的文旅、康养领域企业来岛洽谈合作。正在洽谈的花沟文旅康养小镇项目,打造集海岛休闲度假、海洋科普教育、海岛风景观光、海洋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康养小镇。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完成北四岛微电网工程、北长山变电站扩建、小钦岛至北隍城海缆敷设,改造完成渔村中低压线路16公里,启动第二座110kv变电站前期工作。建立完善了毓璜顶医院与长岛人民医院、烟台二中与长岛三所学校支医支教、合作办医办学对口帮扶长效机制,海岛教育医疗条件明显改善。


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岛!

摄影:李辉


当前,市、区两级正以“勇立潮头、舍我其谁”的勇气和“破浪前行、干在实处”的担当,加快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长岛方案”。


来源/烟台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