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題記:面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一刻不敢放鬆,時而迷茫,時而寬慰,我在極力尋找一條路,這條路不是從我開始,而是在我這裡匯聚、融合,延伸……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圖片來自網上

幾日的彷徨,幾日的糾結,領導的信任和囑託,讓我決定嘗試一下。可真正走上"校長"的崗位,我才真切地意識到"做"遠比"想"要難得多。這裡需要的不再是"一腔熱血"的衝動,也不單是責任的擔當,更多的是歷練、是智慧。尤其是我這"空降"的校長,擺在我面前的是更大的未知,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一時間我有些不知所措,路究竟在哪裡?帶著這種思考,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並審視這所學校,我希望找到引領這所學校發展到今天的"根",那或許就是路開始的地方。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一、興合印記——探尋學校發展的文化根源

靜下心來梳理興合小學近幾年的發展之路,在縣局和鎮教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下,歷經幾任校長的苦心經營,可謂一步一個腳印,並不斷地實現著突破。崔校長奏響"民俗體育",弘揚的是"奧林匹克精神";郝校長引領"把讀寫進行到底",根植的是"入則孝,出則悌"的"孝德教育";張校長大道至簡,摒棄繁雜,以課堂和基本功把脈教師的專業成長。歷屆校長的智慧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興合印記"。

我一直很欣賞京博集團的發展觀:今天的事靠經營,明天的事靠創新,後天的事靠培訓,未來的事靠文化。文化是引領企業走向未來的生命線,文化也是一所學校得以長遠發展的根基。"興合印記"正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學校文化的傳承,是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興合小學地處中國廚都——興福,這裡是博興經濟發展的窗口,處處都是商機,彷彿連空氣中都夾雜著"利益"的味道。這裡人心躁動,置身其間,獨守一份寧靜,談何容易。學校雖是一方淨土,但也難免受物慾社會的衝擊。因此,這裡的校園更需要一方陽光、向上的晴空,這裡的管理更需要入情入心的良知喚醒,入骨入髓的文化浸染。

那麼,興合小學的文化是什麼?其"根"又在哪裡?於是,我們不得不思考什麼是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所謂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指學校用於指導教育教學行為與管理活動的最高價值標準與原則,是每個師生為人處世的最高價值導向,是學校提倡什麼、反對什麼、讚賞什麼、批判什麼的具體體現,其精神凝聚和意識導向作用,能夠引導並影響全校每一個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是大家一致的行動和追求。 基於以上認識和思考,我們將"興合印記"論證為"文武之道":文以修身怡情,武以健體弘道。同時,我們勾畫了學校今後發展的目標,即打造四個興合:學樂興合、文化興合、平安興合、幸福興合;我們確定了學校"民主、和諧、求真、向上"的校風,"踏實、嚴謹、創新、進取"的教風,"樂學、靜思、自主、合作"的學風;我們將繼續秉承"興學立德,合真為美"的校訓,為"讓農村孩子享受更好地教育"而不斷努力!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二、發現興合——問計學校發展的文化理念

有了對學校文化根源的定位,也就是豎起了學校的旗幟,接下來就是要吹響前進的號角了。可是,望著眼前這份凝聚了歷屆校長智慧的作品,我一再提醒自己要十分地小心謹慎,切勿因為我的魯莽而驚擾了她原本的美麗。於是,我讓自己以旁觀者的身份止步學校創新管理之外,但我一直沒有停止思考,而是更加努力地去發現。我不時地走在校園裡,走進課堂,走到孩子們中間;我幾次與老師交談,跟家長溝通,向老前輩問詢。慢慢地,我開始熟識這所學校,並逐漸有了自己的認識。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京博集團"家"的文化再次啟發了我,我們要打造"幸福興合"就是要讓老師們找到職業歸屬感和幸福感,也就是"家"的感覺。那麼在學校這個大"家"裡,如何實現人人參與,人人負責的"當家作主"?這就是我們在考慮的學校民主管理機制。我們嘗試實行小組管理,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由校委會負責拿主意,教代會參與民主決議並負責監督,同時將全體教職工劃歸教學管理小組、德育管理小組和總務管理小組三個管理組,將學校常規工作也進行細化分解,實現責任的一一對應並多向負責,從而讓每位教師找準自己在這個"家"中的角色定位,主動地將"自己做主"的工作落到實處。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有了管理機制,還要有科學的評價制度。藉著"大討論活動"的東風,我們廣泛聽取老師們的意見或建議,進一步修訂了《興合小學教職工請假獎懲制度》《興合小學常規工作評價細則》《興合小學教師教學行為規範》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並嚴格做到每項工作有佈置、有檢查、有評價、有反饋,讓老師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時,學校應更重視評價的人文性,要多地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審視問題。為此,學校還開設了"發現興合"、"感動興合"兩個專欄,用鏡頭去捕捉校園內的最美瞬間,用心留意發生在身邊的點滴感動,藉以樹立師德典型,弘揚學校正能量,營造"陽光、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每位教師的傾心付出,更離不開每位家長的理解支持。"辦家長滿意的教育"是學校歷年來一直不變的追求。如果說"學校"是一個大"家",那麼跟她一脈相連的還有這近三百名孩子背後的近三百個小"家"。因此,我們始終把"家長所關注的就是我們要努力的"作為學校家委會工作的信條,"我們不怕暴露問題,怕的是不解決問題"是我們對家長的承諾。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精神生命和靈魂。校園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觸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園中的人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得到。構築一個"家",連接幾百"家",以人為本,尊重生命,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學校管理的文化理念。

三、展望興合——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興合,我來了,帶著迷茫,帶著責任,也帶著希望。2002年,我參加工作,隻身來到興福,一晃已經十三年過去了,十三年來,我只堅守一個信念:幹好本職工作。當老師,我努力上好每一節課;當班主任,我用心關注每一名學生;負責電教工作,我不斷地摸索,不斷地突破;負責教學工作,我從零起步,精心構想並實踐著每一個細節。今天,我又走上了校長的崗位,面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一刻不敢放鬆,時而迷茫,時而寬慰,我在極力尋找一條路,這條路不是從我開始,而是在我這裡匯聚、融合,延伸……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令我感動,這裡講奉獻,講團結,一群可親可敬的人。一天中午,突然接到張維東老師腳部骨折的噩耗。電話中,張老師不是述說自己的傷情,而是滿滿的自責,"這可咋辦?我還得上課呢",這就是我們的老教師,勤勤懇懇地奮鬥在教育一線三十多年了,始終不變的是那顆淳樸而赤誠的心,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回到學校,我跟老師們說明了情況,益洪奎老師二話沒說,接過了張老師的數學課,益昕老師則接過了洪奎老師的體育課,還有韓瑞潔老師等也分擔了一些張老師的兼課。這怎能不讓人感動?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讓我欣慰,這裡有責任,有分擔,一個有情有愛的家。韓紅霞老師因為工作調動的變故,一度心情鬱悶,關鍵時候是劉東霞老師從學校大局考慮,接過了棘手的班主任工作;朱伯龍老師生病治療期間,正值一年級新生學籍建檔和蜂窩行動培訓,是教務處的孫根菊主任和許曉龍老師及時接替;四年級一班的益聖翔同學在課間活動期間,不小心磕傷了,劉保安老師、劉東霞老師、鄭彩霞老師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到醫院並溝通家長,主動探望,使得這一突發事件妥善處理;為了迎接實驗室複評,潘婷婷老師、孫根菊主任、劉保安主任、王敏老師、益昕老師、韓紅霞老師、安琦老師、姜德明老師、韓瑞潔老師、益玉臣老師、朱伯龍老師根據分工,各自忙碌著,李永紅主任也主動請纓,隨時協助;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學校在更換門窗期間,劉保安老師、益玉臣老師已經連續四個週末沒有休息了;益洪奎老師、李新峰老師為了學校工會的註冊,無數次地奔波在去博興、濱州的路上……這樣的事情,如許的感動,每天都在發生。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當工作迷茫時,老師們給予我感動的力量,領導教導我要有"大浪淘沙"的胸襟,我也告誡自己"危難之時見真情",並堅信" 將心比心"。李希貴在《學生第二》一書中提出:教師第一,關注學生首先應該從關注教師開始,沒有好老師,就沒有好學生,更沒有好學校,只有"教師第一",才能真正達到"學生為本""學生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的目標。關注老師,是我們工作的首要,為此,我們有自己的構想:成立名師工作室,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教師成長共同體,同呼吸共命運;組建智囊團,留下老教師的寶貴經驗;設立系列園丁獎,讓老師們走向見證成功的舞臺;向課堂發起總攻,繼續推廣教育小成果;開設教師講壇,時常"跟老師們說說咱家的事"……

傳承 創新 跟老師們一起出發

或許我們還不能承諾什麼,但只要有希望,我們就不放棄努力。或許我們還不知道路究竟有多遠,但只要有方向,我們就不怕邁開腳步,一起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