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趁“火”打劫,用户VIP权益被层层压榨!最新回应:对会员不够体贴

《财经》新媒体 涂伟/文 蒋诗舟/编辑

近日,电视剧《庆余年》火遍了网络,趁着该剧的火热,作为播放平台的腾讯视频又拿出了熟悉的套路--付费超前点播。

相比此前同样大热的《陈情令》30元收费标准,此次《庆余年》直接将超前观看的付费门槛提高到了50元。此举也遭到了网友的强烈反弹,声讨相关平台方“吃相过于难看”,#庆余年超前点播50元#的话题也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冲上微博热搜第一的位置。

在用户眼中,本该属于会员的权益,被平台强行剥离出来进行二次收费,令其难以接受。另外,购买会员后,仍存在多种形式的广告推送,也被用户诟病不已。

《人民日报》对此事发表评论称“一些网站便因此抱着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心态来运作,长此以往毁掉的恐怕不只是网站前途,还会殃及付费模式。”


腾讯视频趁“火”打劫,用户VIP权益被层层压榨!最新回应:对会员不够体贴

腾讯视频五部网剧付费点播首日吸金或超亿元

在用户已购平台会员的基础之上,对热门电视剧再次进行付费点播,始于腾讯视频的探索。今年8月份,腾讯视频试水电视剧点播付费业务,将受网友追捧的电视剧《陈情令》最后6集一次性放出,但需要单集付费6元,直接付费30元解锁至大结局。

如同《庆余年》一样,付费点播的消息一经放出,全网对腾讯视频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不过,在一片骂声当中,《陈情令》为腾讯视频带来不菲的额外收入。有数据显示,在《陈情令》大结局放出不到19小时,已有超过260万人进行付费点播,按照30元的收费标准,腾讯视频一夜之间吸金或超7800万元。

云和数据显示,《庆余年》付费超前点播上线当天,其最新一集(第27集)在腾讯视频的有效播放量约为61.1万左右,以50元点播门槛计算,该剧当日为播放平台带来3055万元收入。

腾讯视频趁“火”打劫,用户VIP权益被层层压榨!最新回应:对会员不够体贴

(腾讯视频关于《庆余年》VIP超前点播的条款)

“虽然这次掏钱买了超前点播的服务,但我已经不打算继续续费(会员)了。”《庆余年》追剧者姜女士的话语,代表了一部分用户的选择。对剧集爱好者来说,在线视频平台会员的含金量出现了实质性下降。“吃了哑巴亏”是姜女士最直接的感受。

据了解,在《陈情令》和《庆余年》两部付费点播电视剧之间,腾讯视频还有《明月照我心》《没有秘密的你》《从前有座灵剑山》三部电视剧实施了付费点播试水,其付费点播当天最新一集的有效播放量分别为14.65万次、48.07万次、29.88万次,点播单价分别为12元、18元、12元,以此推算出上线当天的收入分别为175.8万元、865.26万元、358.56万元。

简单计算可知,仅仅是付费点播业务上线当天,五部网剧吸金或已超亿元。显然,这是任何一家在线视频平台都无法忽视的数字。

有业内人士对《财经》新媒体表示,在线视频平台如此着急对其核心付费用户进行“二次收割”,源于其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

今年年初,网络视频头部平台优酷和腾讯视频分别作出了年度亏损80亿元的预算。爱奇艺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净亏损达到了3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都宣布2019年付费会员数量破亿,但会员数量增幅已出现明显的下滑。今年上半年,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曾表示,从会员增长来看,腾讯视频从4300万付费会员增长到8200万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但最近半年的增长却只有700万。在线视频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竞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无法真正去除广告的会员

“连个广告都去不了,这会员还有啥用?”被细问为何不愿意续费会员时,姜女士这样回复。

《财经》新媒体通过体验发现,号称中国三大在线视频平台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没有一家平台的会员能做到完全的“跳过广告”,“会员定制广告”则属于基本操作。

相比未购买平台会员的用户,在线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确实可以跳过冗长的片头广告,但也仅限于此,付费会员仍然会接收到各种形式的其他广告。例如,片头曲后的广告、会员专属推荐广告、片中剧情触发弹出式广告、定时出现的画面悬浮广告、暂停时的贴片广告等等,形式繁多,令人猝不及防。

浙江消保委的问卷结果显示,“免广告”是用户购买会员的主要原因,占比达83.3%。但71.04%的用户表示,在购买会员后,看视频时还会经常遇到广告。

腾讯视频趁“火”打劫,用户VIP权益被层层压榨!最新回应:对会员不够体贴

(优酷会员介绍界面)

在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的会员购买界面,均有醒目的提示,会员享有“广告特权”。继续点击查看具体的广告特权时,里面的内容却是别有洞天。以优酷为例,其服务说明中规定,会员可以手动关闭播放器前贴内容推荐,部分广告因为版权方特殊要求,仍然可能会推荐不同类型的广告服务。

腾讯视频趁“火”打劫,用户VIP权益被层层压榨!最新回应:对会员不够体贴

(《优酷VIP会员协议》部分内容)

相似的内容,《财经》新媒体在《优酷VIP会员协议》中见到了更为具体的描述。有法律界人士分析,如果协议中有作具体描述,则不被认定存在侵权行为。

显然,三大在线视频平台在会员广告推送方面,消除了来自法律层面的隐患。《人民日报》评论称,“VIP‘专属广告’的质疑已沸沸扬扬,一些视频网站为何还敢于藐视用户权益?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套路?面对舆论质疑面不改色?究其因,在此类消费的权益保护是否存在漏洞,值得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关注。”

腾讯视频最新回应:对会员不够体贴

12月17日,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谈及最近备受争议的《庆余年》“VVIP”模式时表示:“这次我们之所以备受争议,我觉得可能是对会员的消费心理还是不够体贴,这块确实是我们的bug或者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