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

口罩瞬间就成了必需品,

怎么保证14亿人口所需?

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口罩?

真没想到,竟然是中国航天人,

用研发歼-10、歼-20大飞机的技术,

研制出了全自动口罩生产机,

24台机器日产能达300万只!

就是这个中国神研发,能为疫情期间,

全国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提供,

最安全的防护保证。


造完飞机造口罩,国家危难之时,

只要国家需要,

他们就义不容辞,义无反顾,

临危受命,又一次不负重托,

这群航天人的背后,

离不开一位超级领航员,

他是今日中国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他,就是杨伟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196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他,

从小就聪慧过人,

初中毕业考试6门课,

考了5门100、1门99,

差1分就是(总成绩)满分。

15岁初中刚考完,就顺手拿下了高考,

北大、清华什么的都是顺手一填.....


可如此天才的他,

一件事却差点让他无缘就读。

原来体检中他被查出,是先天性色弱,

这意味着很多理工科专业都读不了了。

当时西北工业大学的招生老师,

遗憾地给学校打电话,说:

有个小孩成绩不错,但色弱没法录取。

当时接电话的是钱学森的大弟子罗时钧教授,

罗教授当即说:

我本人就是色弱,到我这个班里来吧。

他因此十分幸运的走进了西工大飞行系。


高中才念了一个月,

他就和同学们说:

拜拜了,我要去读大学了!

视频:学霸杨伟

来到飞行系后,

他听说了太多中国航空制造前辈们,

研制战机歼-10的故事:

当年中国战机水平落后,

在国际上丝毫没有优势,

而歼-

9由于技术落后也终止研制。

时任航空总师的宋文骢,

虚心向国外派来的专家求教,

可对方却十分轻蔑的说:

就凭你们也想造先进战机?

长年啃别人嚼过的馍,永远只能当乞丐,

于是宋文骢痛下决心:

中国,一定得有自己的飞机!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70年代歼击机模型图)


1984年,

我国新型战机歼-10正式立项,

年过半百的宋文骢,

从此开始了研制歼-10的坎坷之路,

“不靠,不等,不要,

一定要让歼-10身上,

流淌中国自己的血液!”


就是前辈这般执着钻研的精神,

深深影响了他,

从此他也对空军战机充满了向往,

更燃起熊熊壮志。

当他攻下飞行力学全部课程,

获得硕士学位后,

毅然放弃了其它更好的选择,

执意进入歼-10的“摇篮”: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就是在这里,成了他梦想启航的地方!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刚来研究所,

就直奔“偶像”宋文骢的办公室,

自我介绍说:

“宋总,您好!我叫杨伟,

刚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

我希望……我要做你的助手!”

宋文骢愣了愣,1800多人的研究所,

直接向他“要”工作的,他还从没碰到过,

于是和气地拍拍他的肩膀说:

“小伙子,还是先去研究室,

把基础打打牢。”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就这样他给宋文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研究室,他表现十分出色,

五个月不到,就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了。

因此他直接进入了参与歼-10关键技术的

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制组。


当时,该领域我们中国是一片空白,

核心技术都掌控在西方国家手里,

一位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科技人员,

不可能过“电传操纵”这一关。”

更有人说:

“中国人研制飞机的水平,

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这样的议论和嘲讽,

深深刺痛着他,

但却激起他奋斗的豪情!


他夜以继日埋头于厚厚的资料中研究,

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才华,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

就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一战成名,使中国的空军强国之路,

由此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然而到了1990年,

研究所面临一个大难题:

经费捉襟见肘,

总师宋文骢都因家里困窘,

下班还要去摆摊卖面条了......


而为了维持研究所运转,

他被派去了民用项目中,

刚一过去,第一个合作项目,

他就发挥才智赚到了几百万,

震撼了全年奖金只有一百万的研究所,

可歼-10的研制还未成功,

上级十分纠结:

杨伟是继续在民用项目中赚大钱,

还是彻底回到军工项目中来呢?


当时很多人认为,

他应继续在民用项目中创造效益,

但宋文骢坚信:

杨伟是军工行业里难得的奇才,

极力把他从民用项目中拉回来。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回来后的他,

却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没有上面的支持,仅凭一腔热血怎么做?

于是他想出国了,

而宋文骢知道后温和地对他说:

“别走了。”


短短三个字,却饱含深情,

这是一个长者对一个年轻人的爱惜;

是一个毕生致力于航空事业的前辈,

对一个执著追随者的欣赏;

是一个领导对一个下属的期望。


在前辈真挚的目光里,他全都读懂了,

于是,已经拿到护照的他留了下来。


这一留,留出了,

中国歼-10研制成功的希望,

也留出了我国空军强盛的未来!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宋文骢一心要把他培养成,

中国战机未来掌舵人,

甚至直接找到中航工业提出:

杨伟就是我的接班人。

当上级同意后,

研究所120多家参研单位,

每到一个单位,每见到一位领导,

宋文骢都拉着他自豪地介绍:

“这是杨伟,他以后要接我的班的啊!”


1997年,他被正式升任为,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

开始了全面主持,

我国歼-10的研制工作,

当时的他只有35岁,

是我国最年轻的飞控系统总设计师!


肩负恩师厚望,更肩负祖国的希望,

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

成功研制开发出歼-10监测系统,

为国家节省了近300万美元的经费;


他还破解了如何满足电传飞控系统,

在真实飞机上进行综合试验的难题。

短短一年时间,

他竟完成了国际上三年的工作量,

创造了世界电传飞控系统的奇迹。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而他不但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

更寸步不离的守在在研制现场。

试验风洞现场寒气逼人,

大热天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袄,

而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

上万次风洞实验,他从未缺席过,

后来他还为了能随时关注到研制进程,

竟然住进了安装试验风洞的山洞里……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航天人玩命般的拼命干!


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

无数人翘首以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首席试飞员雷强写好遗书,

他和恩师宋文骢,

一起目送歼-10飞上蓝天......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当飞机试飞返回,平稳落地后,

所有人紧紧地拥抱,热泪盈眶,

在一片欢呼声里,他悄悄走到一边,

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圈,

终于忍不住,喜极而泣。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我们中国自己的第三代歼击机歼-10,

终于研制成功了!


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自1986年起到此时首飞成功,

它承载了两代人的青春与智慧,

此时宋文骢已经白发苍苍,

而他也从小年轻成了中年人,

不到四十岁,两鬓就早有星星白发。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丹心铸剑,锲而不舍18年,

他让中国战机雄踞蓝天傲视国际,

但他的赫赫功绩,何止在一架战机上,

中国人的航空梦想,

之后都被他一一实现了!


2001年,他先后被任命为“枭龙”、

歼-10系列和歼-20的总设计师,

“枭龙”是我国首次与巴基斯坦合作,

采取“共同投资,共同开发,

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研制,

研制计划要求“枭龙”必须2003年首飞,

这是国际承诺;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而国家歼-10战斗机双座型的研制,

以及首飞,也要在2003年实现决胜,

这是庄严使命。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两个型号的研制节点几乎重叠,

形势异常严峻,

研究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他毅然决然带领团队迎难而上:

我们一定,必须完成任务!


接下来,

他带领着中国航天人争分夺秒,

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

身为总设计师的他,

熬到夜里两三点已是家常便饭。

一次研究大会上,

结构室主任说:“大家简直是在拼命啊!”

他坚定的说:“我已不忍心再说什么,

作为总设计师,我只能拜托大家,

再鼓一把劲,再咬咬牙,再撑一撑,

一定要拿下这两个任务!”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就这样,短短九个月,

歼10双座飞机设计定型,

2003年年初如期实现了首飞;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2003年8月25日,“枭龙”也成功实现首飞,

仅用23个月

两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圆满完成了,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再次创造了奇迹!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2007年、2008年,“枭龙”两次,参加巴基斯坦的国庆阅兵典礼,巴方盛赞:这是中巴友谊的一座里程碑。


而研制完成“枭龙”战机的他,

并没有止步,

他把目光投在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上,

研制出中国自己的“第五代”隐形战机。


当时西方国家已拥有隐形战机,

而我们中国还没有这种能力,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曾尖锐地说:

“2020年前,

中国不可能拥有第五代战机。”


的确如此,

第五代战机的核心技术,

一直被西方国家严防死守,

中国要得到一点点信息,都难如登天,

可他依旧果断决定,

马上开启新型隐形战机歼-20的研制,

“这就是块铁,我也要硬啃下来!”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接下来的日子里,

又是没日没夜的设计研究,

他带领大家一头扎在图纸、程序、

试验、报告、方案中,

在一片空白的领域里,

硬生生被他们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


更为厉害的是,

他大胆采用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的,

多涡系耦合技术,

因为“万能”的涡流是把双刃剑,

可以减小阻力,增加航程,提高升力,

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可他凭借智慧与能力,大胆的趋利避害,

最终将这项技术完美运用。

2011年,

他又交出了一份震惊世界的答卷,

歼-20实现既定的四大目标:

打造跨代型机,引领技术发展,

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之后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

歼-20以首次试飞仪式欢迎,

看着空中翱翔翻飞的战机,

他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罗伯特·盖茨


美国专家也啧啧称叹:

歼-20的总设计师就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一位美国波音的工程师更是难以置信的说道:

疯了,歼-20团队简直就是一群“疯子”。


而他也被网友荣称为“拼命三郎”,

世人惊叹于中国力量,

而他却说:

歼-20只是走向“中国制造2025”途中,

所完成的一个小目标!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2017年4月27日,

“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

01架在成都成功首飞;

9月28日,中国国防部宣布,

歼-20战机已列装部队。

就此,中国成为了世界上,

第二个装备先进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他也被大家称之为“歼-20之父”。


2017年11月,他当之无愧的,

被评选为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如此功勋赫赫的他,

一直默默走在中国战机研发的路上,

直到 2018年1月1日,

央视播出了一个特别节目,

《写给2035年的信》,

我们才知道了中国战机背后的这位英雄。


节目中,他给2035年的歼-20,

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出生时,你是西南一隅的电光石火,

喜悦在这头,质疑在那头。


长大后,你是珠海航展的惊鸿一瞥,

自豪在这头,振奋在那头。


后来啊,你是祖国海天的坚强卫士,

担当在这头,威慑在那头。


而现在,你是战鹰家族的不老传说,

引领在这头,希冀在那头。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他说:在2035年,

能立最大功的就是歼-20飞机,

未来的歼-20飞机潜力无穷,

不仅能上航母,

还可以改成其他用途的机型。

我们还会继续向前发展,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那么下一代战机到底什么样?

他豪情万丈说道:

”下一代战机一定是机械化、

信息化、智能化的集合体,

而我的梦想就是,

未来战机标准由中国来定!”


2018年4月16日,

随着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机歼-10C,

开始担负战斗值班任务,

中国的空军武装力量更加强大,

中华民族距离伟大复兴又近了一步!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2018年8月,战功显赫的他,

正式被升职任命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管技术制造与研发。


而这次疫情突袭,国家急需口罩之时,

又将这个研发口罩机的重任交给了,

航空工业集团,

对于造飞机的他们来说,

口罩生产机的研制是完全陌生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连口罩机,

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可是飞机都能从无到有造出来的,

口罩机也难不倒他们,

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迅速行动起来,发挥技术优势,

由600多人组成设计研发团队,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很快,他们,

采用航空制造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

3天完成图纸,16天制成样机,

全自动口罩生产机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这台口罩机关键在于“全自动”,

因此可以连续工作24小时,

一台机器每分钟就可以生产出100只口罩,

一个工作人员还可以操作多台机器。

所以和传统口罩机相比,

全自动口罩机用人少、效率高、

稳定性也极强,

真是太佩服中国航天人的聪明才智了!


看看全自动口罩机怎么运行的: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首先,由上图这部分机器,拉着三层原材料往前;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然后,三层布经过仪器打褶、切片,来到下面的分配机;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分配机则将切好片的口罩分配到两边的两个焊机上;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每个焊机分别以每分钟50片的速度把耳带焊接完成,口罩就制作好了。

用造“歼-20”大飞机的技术再造口罩,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制成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由三层布组成,最外面是无纺布,

能起到抑菌作用,

中间层是最关键的熔喷布,

主要用于隔离病毒。

做工精细,

戴起来防护效果也非常好。


目前已经有24台这样的,

全自动口罩机列入生产计划了,

4台已完成,

并交付给各地急需的口罩厂。

24台口罩机,

预计3月底全部会完成生产,

到时会形成每天300万只口罩的产能,

实现短期内,

提供日产量百万级以上的能力。

从而大大缓解了眼下传统口罩厂,

人力短缺的燃眉之急。


真是危难之时,

以飞机般速度去研发口罩啊!

视频:全自动口罩生产机


军强才有国安,国安才有乐居,

和平时代,我们也在经历战争,

抗击新冠病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的奉献者,

使中国拥有保卫家园的强大力量。


他,心怀报国之志,

投身航空事业30余载,

终成“国之利剑”。

没有他这样的大国脊梁,

何来中国航空尊严?

何来中国领空完整?

又何来盛世平安中华?


中国卫士杨伟,

绝对是一位真正令人叹服的英雄,

他值得我们所有人的致敬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