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家书”分外暖

引言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各民主党派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广泛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积极投身其中。民主党派作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参政党,许多成员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他们作出迎战的抉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8日,共有63300余名民主党派医卫工作者奋战在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与家人之间写下了很多的书信,给全民抗疫带来温暖与力量。

抗疫“家书”分外暖

写给爸爸:“真的很想你”

“爸爸,我知道您在医院给很多人看病,我希望他们快点好起来,这样您就能快点回家了……”这位爸爸是民革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林海。他的儿子刚上一年级,按耐不住对爸爸的想念,给爸爸写了一封稚嫩的“家书”。有些字不会写,就用拼音,大大的字、工整的笔迹,满纸透露着对父亲的思念,也寄托了孩子对战胜疫情的希望和信心。

抗疫“家书”分外暖

  民革党员林海之子写给父亲的信。

看到这封“家书”,林海哽咽了,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正如他自己在微信朋友圈里的留言,“磨难只会让我们更强大,疫情结束之时、出关之时,我们会更加成熟,胜利终会属于我们。”

“亲爱的爸爸:今天是2020年02月02日,听说是千年一遇的对称日,谐音还有“爱你爱你”的意思。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向你表达过什么,但今天真的很想你。今天还是你奔赴武汉一线的第8天,爸爸,你在武汉还好吗?”

写这封信的人是浙江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的李卓阳。收信人是浙江首批赴武汉执行支援任务的医生——民盟盟员、舟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海峰,卓阳的妈妈是舟山医院的护士长。

“亲爱的爸爸:您好!从正月初一您把我留在了爷爷奶奶家里,我又有十多天没看到您了。我好想您啊……”这是农工党岳阳市二医院总支党员李振华8岁的儿子写给他的一封信。李振华同志是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7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奋战在阻止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上。

写给女儿:“我的姑娘,你好吗?”

李漾是一名90后,她是青海红十字医院感染科检验师,也是青海首批135人援鄂医疗队中唯一的一名民盟盟员医务工作者。于1月28日出征武汉,进入定点医院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病区后,她和队友们一起始终坚守岗位,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李漾:我的姑娘,你好吗?你走了将近二十天了,爸爸一直忙得没和你好好说说话,今天借笔与你讲讲……”李漾的父亲李玉,退休前在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作,是一名有着二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自从女儿赶赴武汉抗疫一线执行救治任务,就每天关注疫情防控进展情况。这封信,是他不耐思念之苦,写给女儿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殷关切,点点滴滴无不彰显着一名普通中国人以民族命运为先、国家利益为重、人民安危为上的家国情怀。

抗疫“家书”分外暖

民盟盟员李漾之父写给她的家书。

  “亲爱的姑娘,我的女儿,日安!当你阅读着这封家书的时候,我们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抗击战,已进入了第五周了,也就是说你妈妈我在发热门诊一线岗位已经坚持战疫第五周了,希望你一切安好!当然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是心理、心灵的健康……”这是民建会员、厦门市第五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柳乌桃写给女儿的家书,疫情发生以来,她持续工作至今,不仅感染风险大,工作量也是成倍增加。

写给组织:“力虽小,仍愿为之!”

2月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紧急组建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支援武汉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民盟盟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王泠,就是这个百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近日,王泠从一线发回一封给盟组织的信:

尊敬的民盟中央领导:

你们好!

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泠,也是一名普通的民盟盟员……当有人问起:“你进入隔离病房不怕被传染吗?”我总会轻轻地摇摇头:“不怕,因为南丁格尔誓言始终在我心中,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脑海里也总会萦绕近九十岁高龄的父亲对我的嘱咐:“你要注意安全,更要保证大家的安全!”

我院共有100名护士来到抗疫一线,作为护理工作的总指挥,我有义务保护好她们的安全,更有义务和她们一起为病人提供高效的救治和优质的护理……作为民盟盟员,我也始终不忘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具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历史使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应该挺身而出。

“力虽小,仍愿为之”,我也向组织保证:我一定谨记国家和民盟中央对我们的要求,履行民盟盟员的职责,为抗击新冠肺炎战役的最终胜利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相信曙光就在眼前,也请你们多多保重!

2020.2.24

2月8日,是元宵节,一封来自春天的书信,穿越秦巴丛丛山脉,跨过千里时空距离,飞往武汉,寄到武昌。这是一封由九三学社成都市双流区委会17名班子成员和1名普通社员联合签名、饱含深情、热情洋溢的慰问信,寄给了九三学社武汉市武昌区工委,有关切,有鼓励,有期盼……在这特殊的日子,他们用信封装满牵挂,给九三同仁带去问候,给战“疫”社友送去温暖,给武汉送达最美好的祝愿!

这封信的题目是《我们等你,待到春暖花开》,信中写道:“武汉,我们等你!武昌,我们携手同行!” 很快,九三学社武汉市武昌区工委回了信:《无情的疫情,遇见温暖的关爱》。

武汉-成都;武昌-双流。疫情无情,九三深情。这两封书信,就是九三人的家书。

抗疫“家书”分外暖

九三学社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委会写给九三学社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工委的一封“家书”。

  写给爱人:“家里你放一百二十个心”

“亲爱的老婆,你一个退休老太再作逆行者……”这是民建会员赵宾给他的爱人民盟盟员陈文秀写下的一封特殊的家书。陈文秀是重庆市北碚区精神卫生中心的主管护士,去年9月退休。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本已经退休的陈文秀主动要求参与位于北碚区西山坪的教育矫治所疫情防控工作。她连续14天待在封闭的办公区域,为学员们挨个体检排查……穿上防护服的她一天下来几乎吃不消,可她从没叫一声苦。

抗疫“家书”分外暖

  民建会员赵宾给他的爱人民盟盟员陈文秀写的家书。

前路多艰险,担忧近无眠。深知老婆“倔脾气”的赵宾疼在心里。陈文秀在西山坪矫治所,赵宾在缙云山麓北碚,嘉陵江隔断了特殊时期的相聚,却隔不断从未改变过的牵挂。

“亲爱的老漆,家里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孩子和老人我会照顾好,也请你保护好自己,带领患者共抗病魔。假如需要,我也会毅然参加附属一院抗击疫情的战斗,前方后方都是战场。唯愿我夫战胜疫情,从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平安归来,愿早日结束这场战争。爱你的妻:姚檬娜”。

黑龙江民进会员漆毅,是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一院呼吸科主治医师,也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2月2日随医疗队前往湖北,目前进驻武汉协和医院。漆毅的妻子姚檬娜是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当初得知丈夫要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她给丈夫写了这封信。

记者手记

纸短情长,家书抵万金

见字如面,一封封家书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情与强大。纸短情长,从这一封封家书中,能读出亲情和爱情,能读出牵挂和支持,能读出理解和祝愿,能读出承诺和鼓励……这些都是“逆行者”抗疫的“强心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每一位冲在一线的逆行英雄及其家人默默地奉献和付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这一封封家书如同一道道希望之光,点燃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谢谢每一个最美“逆行者”,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家人!有你们的爱,我们的英雄定能平安归来!

作者 :《团结报》记者 陈晓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