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勤儉美德 你知道哪些?

在古代的詩詞歌賦和楹聯格言中,可以發現有很多倡導勤儉節約、諷刺奢靡浪費的內容。這些詩詞歌賦和楹聯格言不但文辭樸實簡練、對仗工整、形象生動,而且大多意味深長、一針見血、情思懇切,在給人以藝術享受的同時,也給人以深刻的啟發和警示。


1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出自《尚書·大禹謨》

解讀:《尚書·大禹謨》記載了禹十三年艱苦的治水工作中,節衣縮食,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勤儉故事。舜在讓帝位於禹時曾評價禹:“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克勤克儉”這句成語也就由此演變而來。


古人的勤儉美德 你知道哪些?


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出自司馬光《訓儉示康》

解讀: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這是司馬光引述他人的話,用來訓誡子孫。它強調要自覺保持儉樸,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


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鑑》

解讀:靠自然的力量生長的事物是有定數的,靠人的力量創造的事物也是有限度的。取用它們要有限度,使用它們要有節制,那麼就常常能滿足需求。取用它們沒有限度,使用他們沒有節制,那麼就常常不能滿足需求。


古人的勤儉美德 你知道哪些?


4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誡子書》

解讀: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諸葛亮因為蜀國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寫下《誡子書》給八歲的兒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後要為國效力,做一個有用的人。


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李紳《憫農》

解讀:誰知道碗中的米飯,粒粒都來自辛勤和勞苦。作者用極豐富的想象力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形象而貼切,引人深思。


6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出自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解讀:詩人擇取了一個嶄新的視角來考察歷史興亡,縱觀我國五千年曆史長河,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改朝換代,多數是因奢侈腐敗導致國破家亡。作者得出一個結論: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家庭,能成功的都源於勤奮、節儉,衰敗滅亡的皆因奢侈浪費。


古人的勤儉美德 你知道哪些?


7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出自《宋史·範純仁列傳》

解讀:只有節儉可以使人廉潔奉公,只有寬容可以使人養成好的品德。因為古代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糧食產量低,幾年的豐收才有一年的積蓄,所以特別要節儉。

對於官員而言,貪汙受賄,不廉潔,往往是因為貪得無厭、迷戀奢侈生活,而儉樸的德行有助於抑制這種過分的。所以,提倡節儉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徑。


8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出自朱柏廬《治家格言》

解讀:作者告誡人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做起。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粥飯裡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來之不易。我們生活所需的每半根絲、每半縷線,都包含幾多人的心血,應該好好珍惜。圖文據人民網、古詩文網、詩詞名句網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