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這些套路,遠離金融消費那些“坑”兒

315|看懂這些套路,遠離金融消費那些“坑”兒

半島記者 張欣健

理財=存款嗎?理財收益率越高越好嗎……今年的3月15日是第37個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記者從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瞭解到,為更好地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推出金融消費權益保護主題系列圖文知識普及,並整理了常見的金融消費侵權案例,幫助金融消費者防範常見的“套路”和“陷阱”。

案例1

套你沒商量的“套路貸”

劉先生向某“金融小貸公司”借貸250萬元,月息4.5%,期限2個月,該公司扣除首月利息後僅支付劉先生人民幣 239萬元。後該公司故意扣留劉先生房產證,致使其無法向銀行貸款,而未能按期歸還欠款。該公司多次實施恐嚇跟蹤、威脅毆打劉先生,迫使其簽下空白合同,惡意疊加債務。

提示:“套路貸”假借民間借貸之名,非法侵害群眾合法財產,社會危害性極大。消費者借貸應選擇有貸款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避免上當受騙,利益受損時,應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例2

存款 理財

某銀行將“X紅•五年定期存款”與“s款開放式理財產品”置於同一頁面營銷宣傳,並放大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達5.20%”宣傳標語,這使王先生將存款與理財兩類不同性質的金融產品混同,購買了風險更大的理財產品。

提示:金融消費者要時刻留意此類陷阱,增強風險意識,瞭解理財產品特點,遇到高收益產品切忌因一時貪念而冒險投資,需要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案例3

被傷害的抗疫愛心

疫情防控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抗疫的心理,通過虛假售賣口罩等防疫物資、編造虛假疫情信息以及虛假“獻愛心”捐款等方式進行詐騙。

提示:消費者面對疫情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瞭解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花樣,時刻保持警覺。轉賬前一定要進行多渠道確認,瀏覽新聞要上正規網站,不要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信息和鏈接。

案例4

被盜刷的信用卡

“您尾號為3879的信用卡在海外網站消費3998美元。”李女士是一傢俬營企業的負責人,經常需要去國外出差。近期她一直都待在國內,卻意外收到了幾條自己在境外刷卡消費的短信提醒。經向在銀行工作的朋友諮詢,李女士才意識到自己的信用卡被盜刷了。

提示:消費者要提高個人風險意識,境外刷卡消費時及時保管好卡片和個人信息,並通過向銀行申請關閉海外無卡支付、購買盜刷險等方式提前預防風險。如發現被盜刷,可第一時間與髮卡行聯繫。

案例5

被利用的互聯網+

胡先生經朋友推薦下載了一款手機理財APP,併購買一款年收益25%的“區塊鏈”保本理財產品。半年後,胡先生髮現該理財APP已打不開,平臺聯繫人也消失不見,他還有7萬餘元沒有拿回來,至今追款未果。

提示:金融消費者要理性投資,不要被高收益誘惑,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網上投資理財要選正規持牌金融機構的網站。同時,對於“低投入高收益”的投資理財,務必時刻保持謹慎的心理,不要輕 信“天上掉焰餅”的承諾。

案例6

未經消費者允許辦理業務

張女士在X銀行辦理社保卡領取、激活業務,工作人員對其身份證正、反兩面拍照,並進行了人臉識別等操作。之後張女士經常收到“XX雲服務”的平臺短信,後發現自己已註冊該行 “XX家園”並激活相關服務。

提示:X銀行工作人員在未進行告知或徵得客戶同意的情況下為其辦理業務,侵犯了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案例7

不合理的“金融服務費”

某車主分期購車時,被要求開通某金融服務,並繳納1.5萬“金融服務費”。

提示: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在購買產品和服務時,要仔細詢問商家收費情況及依據,如發現不合理和非法收費,應當果斷拒絕並且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案例8

被洩露的個人信息

馬先生在X銀行辦理了房貸、商貸等業務並查詢個人徵信記錄後,常常接到小貸公司或銀行貸款的電話,詢問貸款需求。馬先生報案後發現是X銀行內部工作人員將他的個人信息倒賣給一些所謂的合作機構。

提示:X銀行工作人員未嚴格執行保護客戶個人信息的規定,違規販賣客戶賬戶信息、徵信記錄等,涉嫌違法犯罪,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