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後方“娘子軍”用奉獻書寫不凡

在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長沙市天心區南託街道有這樣一群人,她們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經常伏案工作到深夜;對家庭,她們可能有些不“盡責”,但對自己的工作卻要求極為嚴格,甚至有些“吹毛求疵”。她們是一支奮戰在抗疫大後方的“娘子軍”,用平凡的奉獻書寫著不平凡的戰“疫”故事。

  湯婷:對女兒一再“食言”,對防疫數據一絲不苟

  “媽媽你答應我了,要早點回來哦!”、“媽媽,開車要小心哦!”

“好的,寶貝在家裡要乖哦!”3月7日清晨,像往常一樣,天心區南託街道幹部湯婷上班前跟三歲半女兒道別,女兒的要求,她雖然滿口答應,但其實心裡知道,到家的時候可能早已入睡了。湯婷說,這段時間,對女兒,她已記不清 “食言”了多少次。

  疫情防控期間,湯婷所在的部門可以算是南託街道防疫的“信息中樞”:她和同事負責摸排管控信息的收集分析、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等工作,為全街提供客觀詳實、嚴謹科學的“大數據”。

  從大年三十開始,湯婷就投入了防疫工作,從具體數據的核對、最新政策的解讀,到轄區疫情形勢分析、提出相應建議,經常忙到深夜,有時為了核准一個事項,連飯都顧不上吃。“我們的工作必須嚴謹,要為領導決策提供最精確的數據,為抗疫前線戰士們做好後方保障。”疫情現狀、轄區數據、防控措施、物資準備等,她都“門兒清”。

  家人的支持,是湯婷的堅強後盾。半個月前,公公突發心肌梗塞住院手術,家裡有病人要照顧,3歲多的孩子也離不開人,一時間,湯婷慌了手腳。深知疫情防控工作重要,丈夫和婆婆讓她別擔心,湯婷的母親也專門從家裡趕來,幫忙照顧起孩子,一家人相互扶持,讓湯婷能安心地投入工作。

抗疫後方“娘子軍”用奉獻書寫不凡

(走訪企業回來,湯婷又趕緊整理走訪情況。)


抗疫後方“娘子軍”用奉獻書寫不凡

(李夢欣在防疫檢測點為來往居民測體溫。均由通訊員供圖。)


  李夢欣:孩子心中的“女神”,社區裡的“女管家”

  “我的媽媽在融城社區居民委員會上班,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發生之後,就夜以繼日守衛在崗位上,每天都去巡查居民的情況。”、“我真的很想我的媽媽,把疫情徹底消滅乾淨,讓我們一起戰勝疫情。”

  看到兒子寫的作文,南託街道融城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李夢欣紅了眼眶,心裡暖暖的。

  李夢欣是一個“二孩”媽媽。白天,她是信息員、聯絡員、後勤員,收集核實各類防疫數據,溝通各類問題情況,張羅人員的防疫物品保障;晚上,她又變成一名小區“守門員”,值守在小區出入口,做登記、量體溫,為萬家燈火保駕護航,同事們都笑稱,她盡職責盡的“女管家”。

  “你好,我家需要買些東西,可以幫忙嗎?”、“你好,我是剛從湖北迴來的,聽說要到社區登記。”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做事細心、有耐心的李夢欣“留守”社區陣地,手機也成了疫情防控“專機”。

  每天,李夢欣都會接到不少電話。她把居民的需求詳細做好記錄後,會立即聯繫網格人員落實到位。最新防疫指示、轄區排查走訪進度、人員安排情況、有多少居家隔離人員、每戶什麼情況、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等信息,她都瞭如指掌。

  雖然在工作中十分盡責,在家庭上,卻顯得有些不“盡責”。為了能更好地工作,李夢欣將兩個孩子送到了自己的母親家,防疫工作開始以來,她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半個月前的晚上,李夢欣從小區門崗值班回到家,看到了母親發來的照片,原來是7歲的大兒子寫了篇小作文《我的媽媽辛苦了》,話語雖短,但讓李夢欣很感動。作文的末尾寫道:“還我們國家繁榮昌盛,國家強大,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想到7歲的孩子能理解自己的工作,讓她充滿力量!

  湯婷、李夢欣是南託街道近百名女幹部的縮影。基層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第一道關口。連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盡職盡責的“娘子軍”始終不畏辛苦,堅守崗位,撐起基層疫情防控的“半邊天”。

來源【星辰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