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回公、名额分配、中考新政对选择学校有哪些影响?

今年,JYJ整治“择校热”推出了3个举措:民办在编师资回公办、中考名额分配、新中考政策;


这些举措对我们小学毕业生家长选择学校有哪些影响呢?


来看JYJ的说法:

焦点问题① 未来民办学校师资有啥变化?

2022年底前民办在编教师回公办或脱编

未按计划清理当地政府考核一票否决


过去,很多家长想把孩子往民办学校送,一大原因就是民办学校的师资优势。

当下杭州市热点民办学校中,有不少骨干教师都是公办编制的教师。浙江省政府去年1月公布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强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中小学校任职任教管理。


去年6月,杭州市JYJ、市编办、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中小学任教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22年底前,在非薄弱民办中小学任职任教的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必须回归公办学校,或脱编到民办学校工作。“各地均已按这一要求逐校制定了清理规范计划。去年底,杭州市民办学校已清理事业编制教师123人,其中回归公办学校110人。”市JYJ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为了预防民办学校把教师编制挂靠在所托管的公办学校,杭州市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各地加大清理规范力度,坚决纠正违规给民办学校核编,坚决纠正公办教师带编到民办中小学工作,把各地年度清理规范任务列入对区、县(市)政府考核和教育业绩考核,对继续为民办学校招聘事业编制教师、未按计划完成年度清理规范任务的区、县(市)实施一票否决。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JYJ正在研制公办初中强校行动计划,将给予公办初中更多编制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未来,杭州的公民办学校在师资上将更加均衡。


焦点问题②未来中考名额分配对初中有啥影响?


优质示范普高分配生比例将提升至不低于60%

同等毕业生人数的民办初中分配生打八折


家长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还有个原因: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享受一样的分配生政策(也就是过去的“保送生”),而且在民办学校的环境里“压一压”,拼中考或许更有优势。然而随着一项新招生制度的出台,家长们可能要更慎重考虑了。


在最新的中考新政中,从2021年(2018级初一学生)开始,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比例从不低于50%提升到不低于60%。另一方面,2022年(2019级初一学生)开始,分配生名额逐步向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民办初中当年自主招生学生数按不高于50%的比例计入应届毕业生数(名额分配生按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数平均分配)。


举个例子:同样100个学生,民办初中计算名额分配毕业生数的算法是60(电脑派位)+40(自主招生)×50%,即一共是80人;而公办初中仍然按100个毕业生计算。因此,该民办初中所获得的名额分配生数,相比于同等毕业生人数的公办初中,相当于打了八折。


综合这两条政策可以看出,未来优质示范普通高中的分配生名额的比例(总量)在增加,而公办初中相较于民办初中所获得的分配生数将更多,而优质示范普通高中通过中考招生的比例(人数)在减少,显然更有利于公办初中。


焦点问题③未来中考录取变化对考生有啥影响?


一所高中学校或出现两条录取分数线

公办初中毕业生进入重高的机会更大


随着中考新政出台,未来录取也会有一些新变化。

新政规定,所有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中考,因此分配生的录取将在中考后进行。分配生参加中考后,市JYJ会统一划一条基础分数线,达到基础分数线的学生,高中学校按不低于95%的要求,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到时同一所高中学校或会出现两条录取分数线。”市JYJ相关负责人说。现在的录取方式,由于保送生没有中考成绩,因此高中学校录取的学生只有一条最低线,也就是集中统一招生录取的最低线。新政策实施后,由于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中考,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就会存在两条分数线:一条线是名额分配生录取的最低线,另一条是集中统一招生录取的最低线。


小研了解到,原来的保送生录取,是初中学校推荐的保送生由招生学校自主测试,由于初中学校的学生来源不同,办学水平也存在差距,从近几年各高中学校对保送生自主测试的成绩来看,同一高中学校录取的保送生之间,成绩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未来这两条录取分数线对同一所高中学校来讲,也会存在差距。一般情况下,学校名额分配生录取最低线会低于集中统一招生录取最低线。


综合来看,有的孩子可能“拼中考”很难进入相应的重高,但通过名额分配政策,就有了更多机会进入心仪的重高。也就是说,在公办初中获得名额分配的概率更大,进入好学校的机会也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