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明朝建國不久,洪武帝朱元璋便下令沿海軍民“片板不得下海

”,我們就不由想到一個問題:為何中國曆代君王對於海貿,都缺乏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甚至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基礎上,都要對海洋實行封鎖呢?

顯而易見,這不能以中國傳統文化一句“先天的閉關自守性”來解釋,更不能以外部因素的威脅來解釋,那麼朱元璋此舉究竟為什麼呢?

一、從表面上看來,朱元璋是為了防止東南沿海倭寇襲擾。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元末明初,日本正值“戰國時代”,日本各諸侯、大名互相攻伐,在國內戰爭失敗失去土地人口的大地主最後組織了一部分武士、商人以及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襲擾搶掠,逐漸成為駐紮在東南海盜上的倭寇,這種情況在元朝時候便有之,以蒙古軍隊的強大對其尚且無可奈何,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沿用了元朝的“海禁”政策,這也的確是無奈之舉,以當今的海洋戰略來看,大規模的海上行動並不足以杜絕和打擊海盜,更何況當時缺乏有效的偵聽手段,這也算上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朱元璋和他的明朝政府也並沒有做錯什麼。

但是朱元璋和他的明朝政府在面對倭寇時,更多的面對的是中國沿海和倭寇勾結起來的商人、豪族等,這種問題的出現是明朝社會政治結構和經濟結構變化的必然結果。早在元朝時期,東南沿海的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商人和世家豪族們就與倭寇勾結起來,從事劫掠式海盜活動,這些人構成了“倭寇”的大部分,他們以浙江雙嶼島為基地,不斷襲擾沿海各地,逐漸成為尾大不掉的海盜集團。

所以倭寇問題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更是嚴重複雜的政治問題,不僅是日本問題,更是中國沿海的豪族問題,他們盤根錯節甚至與南京的官員有著密切的聯繫,形成了巨大的官商勾結的關係網絡,故而明朝官員才會感慨:“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盜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朱元璋及其明朝政府推行的“海禁”之策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表面上“海禁”是為了抑制倭寇,但實際上是杜絕了私人海外貿易,而改為以明朝政府主導的“海洋朝貢體系”為主的海外貿易。

明朝政府一方面禁止民間的造船、下海,另一方面將明朝購買力進行海洋國家分配,從實際而言,就是說明朝政府壟斷了海外貿易。

朱元璋及其政府指派海外國家派遣使團到明朝覲見皇帝,呈上明朝政府所需物資,明朝政府則對其進行官方接待,並根據“薄來厚往”的原則進行回賜,這樣一來,賞賜遠遠大過蕃屬國的進貢,明朝周邊屬國紛紛爭奪進貢權而不可開交,之後日本幕府發動對琉球的戰爭也是力圖挾制琉球,加入對明德朝貢體系而換取更多財富的好處,“使琉球得虛名而日本獲實例”。

但隨著明朝北方戰爭的勝利,物資開始逐漸充裕起來,明朝政府對朝貢諸國開始不重視起來,洪武二十三年、洪武二十七年、洪武三十年先後三次頒佈《禁外番交通令》,徹底取消海外貿易,海外貿易明顯對促動明朝經濟有利,為何要頒佈如此強硬的禁海政令呢?

因為朱元璋發現一個問題,國內沒“”了,大規模的海貿,使明朝政府作為貨幣基礎的銅大量外流,國家出現了“錢荒”,用現在的經濟術語就是“通貨緊縮”,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否真是海貿引起的呢?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錢荒”,中國曆代皆有之的經濟狀況,那麼這種情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朝貢體系的確可以造成貨幣的流失,這個問題上,陶希聖的論述是很到位的。

本來中國的閉關政策,基本動因乃是貨幣的保存。外藩進口的貨物大多數是珠寶香料,中國付出的代價乃是貨幣,貨幣乃是商人資本特殊發達的社會財富最高形式,於朝貢中流失,於中國乃最得不償失之事。

以此可以看出,海貿的確使明朝大量貨幣流失,此可成為明朝“錢荒”的一部分動因。

二、“錢荒”的形成過程。

錢荒”的形成過程是有複雜而又深刻的因素的,其根源在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1,社會商業貿易的發展。

隨著農業技術不斷改進和發展,農產品商業化明顯增強,而手工業更是在明朝發展到當時世界的領先水平,這一點從絲綢和瓷器的大量輸出就可以看出,甚至有人認為明朝的手工業繁榮是明朝的“商業革命”,紛繁複雜的貨幣形式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但是商品經濟的發展首先就是取決於貨幣本身的數量和流通數量,所以在商品經濟繁榮下體現的是對貨幣數量增加的要求,也有交易工具創新的需求,這種需求在明朝初期比以往變的更為迫切和重要。

2,人口的增長對於貨幣的平均擁有量有著重要影響。

從朱元璋建國之初的3100萬人口到洪武十三年5980萬人口,才經歷了不過十數年,到了洪武末年,明朝人口更是已經達到了中國人口歷史最高點9725萬人,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只要能保持人口和資源的相對平衡,適度的人口壓力對地區經濟文化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人口的因素又通過經濟的規模和結構對貨幣的需求產生影響,並且以地域擴展和人口分散,進一步推動了貨幣的平均擁有量,從而從這個方面來推進貨幣的需求。

3,稅制改革也對貨幣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古代稅制的演變,實質上是由實物稅向貨幣稅的轉變過程。如唐朝的“兩稅法”、宋朝的“青苗法”等等,都有著租稅貨幣化的趨勢,稅制的改革一次次將貨幣稅向前推進,這本身也是貨幣經濟自身需求的結果,貨幣化成都越高,貨幣供求失衡的現象也就越嚴重,比如王安石的“免役法”就使勞役的貨幣化,使得貨幣都集中流向國庫,“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減萬緡”,錢流入國庫對於百姓而言,則是無錢可用,可怕的“通貨緊縮”財政危機就會到來。明朝朱元璋政府同樣有這個危機,所以他才會實行“開中法”等措施來降低貨幣的流通,但貨幣的不流通,更加導致商品經濟發展與貨幣本身的矛盾更加突出,“錢荒”的程度就更加嚴重。

4,富人的財富貯藏使得貨幣缺乏流通,容易引起政府“錢荒”情況。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尤其是富人的剩餘產品隨之增加,由於貨幣本身具有“流動性”和自身價值的特點,所以富人會把剩餘產品兌換為貨幣,並加以貯藏,行成一種佔有財富的形態,以提供抵禦未知的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另外,商人們為了擴大規模和經營,不斷積累貨幣完成資本的需求,也是一種貯藏貨幣的行為。這樣下來,國家正常流通的貨幣便缺少了一部分,形成錢貴物賤的現象,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導致貨幣越來越少,政府的“

錢荒”現象得以出現。

5,貨幣外流和我國自身貴金屬的缺乏也是形成“錢荒”的重要因素。

中國曆來是一個包括銅在內的貴金屬產量很低的國家,這一客觀因素導致了中國曆代以來的貨幣緊缺問題頻出,對於歷代王朝來說,商品皆可出海,但貨幣卻不能下海的,比如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南宋雖然海貿頻繁,但嚴令“銅不下海”,在元朝更是強調到“金銀銅鐵貨皆不許下海”,所以對貨幣的流失的擔憂自古有之。到了明朝初立,儘管朱元璋採取了許多政策,但“邊關重車而出,海舶飽載而歸”的現象卻是屢禁不止,大量的貨幣外流,以至於當時日本、琉球、南洋等國家都使用明朝貨幣,這無疑加大了貨幣供給的壓力,“錢荒”的現象便應運而生。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所以說,海外貿易絕對是貨幣流失的一大因素,但又並不是全部原因,朱元璋統治集團深深的瞭解其中的深層次原因,所以他才會作出“海禁”的決策,除此之外他還採取了其他措施以應對“錢荒”沒?事實上是有的。

三、明朝政府為了應對“錢荒”採取的措施。

在明朝之前,貨幣制度特別是貨幣流通在結構和總量上,與商品交換形成了尖銳的矛盾,流通量不足,交易成本太高,“通貨緊縮”的經濟現象困擾著新生的明朝政府,朱元璋會怎麼應對呢?

朱元璋應對“錢荒”之法。

第一,首先便是限制蓄錢,禁止民間私自海貿。一方面是市場貨幣流通量的不足,一方面卻是人們的持幣量增加,朱元璋頒佈詔令限制平民積錢不得超過一萬貫,官吏不得超過兩萬貫,超過的限兩年內購房置地用以消費,否則拘捕入官,這個禁令與唐宋時期類似,其目的在於加快貨幣流通速度,緩解貨幣的供需矛盾,但基本上意義不是太大,民間大多會把貨幣深藏地下,或者其他方式隱藏起來,讓政府無可奈何。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但是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卻的確起到了部分作用,私人無法再進行海貿,那麼無論是貨物也好,貨幣也罷,皆無法到達海外,商人們被迫把一部分貨幣投入到流通領域,相對緩和了部分矛盾壓力,但是這樣做的不利之處便是國外的鑄幣材料也進不來,高額的商稅也相應降低,對整個明朝的經濟發展也是不利的。

第二,朱元璋創造性的在全國範圍推行“寶鈔”,用以取代貴金屬貨幣。雖然作為貨幣替代品的紙鈔,早在北宋時期便出現,但上升到國家意義上發行,卻是朱元璋統治下的明朝。明朝商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尤其是“開中法”實行以後,商業交換手段面臨著雙重不足,一是貨幣流通量的不足。二是幣值太低,不足以進行大型商業活動。

這種情況下,明朝的“寶鈔”則應運而生,它以明朝政府推行為貨幣,很快便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推廣和流通,在短期內對解決“錢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這樣一來,雖然增加了貨幣的流通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貨幣的供需矛盾,但弊端也十分明顯,那就是使本來複雜而紊亂的貨幣體系更為複雜紊亂,沒有貴金屬作保證的“寶鈔”濫發導致國家由“通貨緊縮”轉向惡性“通貨膨脹”,國家的貨幣信用觸之即潰。

第三,提高銅產量,集銅鑄錢,嘗試鑄造鐵錢。前文提到,中國曆來就是貴金屬貯藏比較少的國家,就拿金屬銅來說,大多集中在中國的西南部,所以說產銅地成為貨幣供應量的關鍵因素,這就正是為何明王朝三番五次對雲南一帶用兵的主要原因,另外朱元璋鼓勵民間私自採銅,“天下有銅山,任人自取”,在開採技術上也不斷改進,以期能達到銅礦出產的高產量。為了鑄錢,甚至不惜蒐集民間舊銅器,嚴格限制其他領域用銅。

另外,銅錢不夠,用鐵來湊。商品交易量的增加,充當交換手段的銅錢自身價值向高的方向發展,用鐵鑄錢成為地方藩王的貨幣供應,鐵錢的應用得到朱元璋的默許,四川、陝西、山西等經濟發達地區皆採用銅鐵錢加寶鈔並用的幣制,以緩解貨幣供應量不足的矛盾。

朱元璋“海禁”的背後,是對“錢荒”的無奈

朱元璋在解決“錢荒”的主要立足點放於普通民眾的大量日常小額上,以解決表現頻率更高,涉及面更寬,對大明構成威脅最直接的普通民眾的經濟生活所遇到的危機,可見朱元璋政府的確是想全心全力的處理好“錢荒”問題。但實際上,由於鐵錢、銅錢、寶鈔以及金銀等貴金屬的濫用,明朝政府的貨幣制度更是進入到一個無序的混亂狀態,所採用的貨幣制度即便一時有用,但造成的後果卻是嚴重的,尤其是“寶鈔”的濫發,為弘治中興的改革直接套上了一層枷鎖,到了武宗朝的時候,不得不採用太監到各個礦山收取礦稅來維持明朝政府的運轉,這直接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結語

朱元璋“海禁”之策,可見的確是為了防止貨幣外流,不得不採用的政策,但朱元璋及明朝政府雖“海禁”但並不意味著就是“鎖國”,有明一朝,雖然大多數時間實行的是“

海禁”政策,但明朝與國外的經濟貿易往來是從未完全斷絕的,這一點與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是全然不同的。但是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在地方宗族勢力的瓦解下,最終千瘡百孔,根本得不到有效阻止貨幣外流,直到他的後代隆慶帝在開海之後,明朝政府引入大量美洲白銀之後,確立了銀本位的貨幣制度,才算解決了千古以來的“錢荒”問題,而這種貨幣短缺問題以這種被動方式解決,卻恐怕是朱元璋始料未及的。

參考資料:《明史》、《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貨幣史》、《中國貨幣演變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