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東北八百年的燕國

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

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燕國國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諸侯列國中始終處於中下游地位。

前228年,秦滅趙,陳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荊軻刺秦,最終失敗,荊軻被殺,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發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衛軍逃遼東。

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燕(yān),《史記正義》引徐才宗《國都城記》稱“周武王封召公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國都城記》認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

古燕地成於何時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鄉董家林、黃土坡村一帶發現了一處規模相當大的商周遺址,包括建於商末延續至西周的城址,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燕國最初的都城遺址。

雄踞東北八百年的燕國

合縱稱王

雄踞東北八百年的燕國

前356年(燕後文公六年),燕後文公與趙國在阿地舉行會盟。

前335年(燕後文公二十七年),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蘇秦擔任縱約長,並佩帶六國相印。

前333年(燕後文公二十九年),燕文公死,燕易王繼位。易王剛剛即位,齊宣王就趁著給文公辦喪事的機會攻打燕國,奪取了十座城池;蘇秦到齊國遊說,說服齊王把十座城池又歸還了燕國。

前323年(燕易王十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韓、魏、趙、燕、中山“五國相王”活動,燕國在此年稱王。此年蘇秦和燕後文公的夫人通姦,害怕被殺掉,於是就遊說易王派他出使齊國去搞反間計,藉以擾亂齊國。

子之之亂

前321年(燕易王十二年),燕易王去世,子噲繼位。齊國人暗殺蘇秦,齊宣王又任用了蘇秦的弟弟蘇代。

前318年(燕王噲二年),燕王噲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國子之,並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璽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燕國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

前314年(子之三年),太子平與將軍市被起兵攻擊子之並失敗,市被死於亂軍之中。齊宣王趁機伐燕,將軍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內攻破燕國,燕王噲和子之被殺。同時中山國也趁機出兵攻佔了燕國部分領土。在燕國軍民的奮力抵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並以兵護送至燕國,燕國相國子之死後兩年,燕國人共同擁立公子職,是為燕昭王。

昭王納賢

燕昭王在易水築武陽城,勵精圖治,決心興復燕國,報仇雪恥。他採納郭隗的建議,招賢納士,拜郭隗為師,給以優厚待遇,“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築黃金臺,“千金買骨”,結果各國賢士們爭著奔赴燕國,燕國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

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個:樂毅、鄒衍、劇辛。

燕昭王弔祭死者,慰問孤兒,和臣下們同甘共苦,後期又以樂毅改革國政,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燕國殷實富足了,士兵都樂於出擊,不懼怕戰事。

伐齊破胡

前288年(燕昭王二十八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貯備發兵征討齊國。隨後燕昭王派蘇秦出使齊國,首先要求齊宣王歸還前人趁燕國內亂攻下的十座城池,然後鼓動齊國攻打宋國,離間齊趙兩國的關係,並在趙武靈王、魏襄王、楚懷王、韓襄王這些大國王侯之間進行外交遊說。

前286年(燕昭王三十年),齊國滅宋國,引起各國震動,各國頻繁會盟,推動了反齊聯盟的建立。

前284年(燕昭王三十二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秦、韓、趙、魏五國伐齊,獲得大勝,五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報了當年齊國入侵燕國之仇。此役後,齊國疆土只剰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即墨二都。

燕昭王時,有燕將秦開,在東胡作為燕國的人質,東胡人很信任他。秦開歸國後,起兵襲擊大破東胡,“東胡卻千餘里”,結果燕國邊境向東推進了一千多里,大大開拓了燕國的疆域,而燕國亦隨即開始修築北長城。北長城西端起自造陽(今河北宣化東北),向東到達漢城(今韓國首爾)。燕國的疆域到了歷史上最大範圍。

伐齊失敗

前279年(燕昭王三十三年),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為太子時,就與樂毅不合。齊國即墨守將田單施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樂毅擔心被殺,便逃亡趙國。

騎劫平庸無能,並無軍事才能,他代替樂毅為將,造成了燕國軍心動搖。田單則故意誘使騎劫犯錯誤,以激勵齊軍的士氣。田單以火牛陣一戰大敗燕軍,騎劫為齊軍所殺,燕軍望風而逃,齊軍很快就收復了失陷的70餘城,趁勢復國。

前272年(燕惠王七年),燕國統治集團內部鬥爭,燕惠王為燕相公孫操所殺,並立惠王子燕武成王為傀儡。

燕趙戰爭

在燕武成王、孝王、王喜三代,秦國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為迎合秦國之意或乘趙國危難之機,燕國不斷挑起與趙國的爭端。

前265年(燕武成王七年),秦國乘趙國國君新舊交替,政局不穩之際,連取三城,燕與秦南北夾攻,齊國派田單率軍救趙,田單西拒秦軍之後,又率趙、齊聯軍對燕國進行報復,佔領了燕地中陽(今唐縣)。

前259年(燕武成王十三年),燕國趁趙國在長平之戰大敗之際,誘使趙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眾投入燕國。

前251年(燕王喜四年),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國相慄腹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送上五百鎰黃金給趙王置酒祝壽。慄腹回國報告燕王說趙王國內年輕力壯的人都戰死在長平了,他們的孩子還沒有長大,可以進攻趙國。燕國派慄腹帶軍攻趙,趙國派廉頗率兵抵禦,慄腹遭斬,廉頗趁勢包圍了燕國的都城。燕國派任命將渠議和,趙國聽了將渠的調處,解除了對燕國的包圍。

前243年(燕王喜十二年),趙國派李牧進攻燕國,奪取了武遂和方城。趙國屢困於秦國,又逼走廉頗,以龐煖代將。燕王喜以為有機可乘,問劇辛能不能攻打趙國。劇辛憑藉著自己當年與龐煖作朋友時的印象,對龐煖做出了評價,他認為龐煖是很容易打發的人。於是燕國即以老劇辛為帥,伺機進襲趙國。結果劇辛輕敵,率軍冒進,被趙軍統帥龐煖擊敗,劇辛被俘殺,燕軍損兵二萬。

前236年(燕王喜十九年),趙再次率軍伐燕,攻取狸、陽城。燕國屢屢戰敗,秦國則以救燕為名,不斷出兵攻佔趙地。

燕國覆滅

前232年(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國。

前228年(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破邯鄲,趙公子嘉逃到代地,秦軍兵臨易水,燕國統治集團一片驚惶。太傅鞠武主張與代、齊、楚、匈奴聯合共同抗秦,太子丹認識到諸侯均服秦,不可能再組織合縱,而採取刺殺手段。

前227年(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派荊軻攜帶燕督亢(今河北易、涿地區)圖和秦叛將樊於期首級,與秦舞陽前往秦國詐降企圖刺殺秦王嬴政。荊軻刺秦失敗,秦國依此為藉口派王翦與辛勝率軍大舉攻燕,燕、代聯軍於易水之西組織抵抗,秦軍大敗燕、代聯軍。

前226年(燕王喜二十九年)秦將王翦率軍攻破燕都薊城(今北京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渾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國衛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鑑於燕趙殘餘勢力,已成囊中之物,為集中兵力對付魏楚,暫停進攻。

前222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了燕王喜,燕國滅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