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丁玲同時愛上兩個男人,問三人同居行不行,倆男人說:行

她是一個倔強的才女,在感情的道路上磕磕絆絆卻執著無悔;她是一個率真的女人,即使自己的感情驚世駭俗,她也勇於說出來;她一生經歷過四個男人,有三個男人讓她飽受詬病,但她對感情不言放棄。

她叫丁玲,湖南人,父親是一個地主家少爺,身體不好,很早就去世了。她是1904年出生的,她本名蔣偉,字冰之。聰慧的她小時候在寫作方面就顯示出了天賦。她的母親是開明的,允許她上學,允許她退婚,允許她作為一個女孩子從上湖南出發,去上海闖蕩。母親是一個果敢堅毅的人,她的性格很大一部分隨了母親。

女作家丁玲同時愛上兩個男人,問三人同居行不行,倆男人說:行

她是和閨蜜王劍虹一起去的上海,就讀的是上海大學,當時大名鼎鼎的瞿秋白是她的老師,後來她的閨蜜還嫁給了瞿秋白。

閨蜜因病去世後,1924年的丁玲去了北京,在一家雜誌社當編輯。沈從文就是當時的同事之一,在這裡還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個男人胡也頻。

胡也頻,這個名字說起來有些人也許陌生,他是著名的“左聯五烈士”之一。在雜誌社工作時,丁鈴已經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夢珂》,當時丁鈴的狀況可以用窮文人來概括,但她從未放棄自己的追求,後來發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記》讓她一舉成名。

胡也頻被她的才情深深吸引,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甚至追到了她的老家湖南。在他熱烈的追求下,1925年兩個人在一起了。不過丁玲對外宣稱兩個人是精神戀愛,純柏拉圖式的。

人的感情是很奇妙的,丁玲和胡也頻這邊濃情蜜意的同居著,那邊不知不覺又遇見了另一段感情。

女作家丁玲同時愛上兩個男人,問三人同居行不行,倆男人說:行

丁鈴在北大參加一個日語培訓班,在那裡遇見了馮雪峰。初見馮雪峰,鄉土氣息濃厚、相貌並不出眾的他,並沒有引起丁玲的關注,甚至丁鈴覺得他有些醜和土。

但這種印象很快隨著瞭解的加深而改變。馮雪峰的才華和談吐成功的為他加了分。慢慢的丁鈴由欣賞轉變成愛慕,思想上的靠近,使兩人成為了靈魂伴侶。

丁玲同時對兩個男人都付出了熾烈的感情,她認為對這兩個男人都是真愛,魚和熊掌她想兼得,最後竟想到了三人行這個荒唐的方案。

感情上非常直率的她向兩個男人同時攤了牌,打算三個人一起生活。

在一夫多妻制奉行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丁玲離經叛道地提出了“一女侍二夫”無異於在平靜的湖水上投下一枚炸彈,可能是丁玲太具有個人魅力了,這一荒唐的提議竟得到了這兩個男人的響應。

於是西子湖畔三個人開始了同居生活。三人行的生活遇到了很多現實問題,他們都受到了困擾,胡也頻甚至跑到上海向沈從文訴苦,馮雪峰也覺得受不這種生活了,最終馮雪峰無奈離開,後來於1929年和一個叫何愛玉的人結婚了。

女作家丁玲同時愛上兩個男人,問三人同居行不行,倆男人說:行

馮雪峰出走後,丁玲和胡也頻也沒有白頭偕老。1931年,胡也頻被害。留下丁玲一個人撫養他們的兒子。後來丁玲還曾向馮雪峰表白過,已經結婚的他選擇了對妻子負責。

1933年丁玲因為思想進步,還曾被囚禁過,宋慶齡等人都參加過營救。1936年出獄後的丁玲到了延安。

在延安作為女性的丁玲是非常受歡迎的,她上過大學,又是作家,氣質又知性。吸引了不少追求者,她完全可以找一個功成名就的幹部結婚。

可她再一次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只論感情不顧世俗的她喜歡上了一個比她小13歲的小夥子。陳明是丁玲的手下工作人員,多才多藝的他讓丁鈴看到了胡也頻的影子。於是拉開了女追男、姐追弟的大幕。

陳明雖然對丁玲也有好感,但兩個人的地位閱歷差太多,頂不住流言蜚語的他為了躲避丁玲和一位女演員閃婚了。

陳明結婚後過得並不幸福,丁玲也沒有放棄對陳明示好,後來陳明和妻子離婚了,丁玲繼續鍥而不捨的追求陳明。在丁玲38歲那年,他們終於修成正果,25歲的陳明成為了丁玲的小丈夫。

丁玲是1986年去世的,活了82歲。而陳明對她的陪伴長達近50年。他們一起經歷了風風雨雨,始終不離不棄。

丁玲對感情一直是飛蛾撲火般的執著,她本可以選擇一條更平順的路去走,可極具個性的她卻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情感道路,留下一個清冽孤傲的身影任世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