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助力小微企業“戰疫過冬”的思考


關於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助力小微企業“戰疫過冬”的思考


2019年12月,湖北武漢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一個城市內部的傳染性疾病,已在全國範圍內迅速蔓延,成為全國性和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事件。截至2月23日10時,全國確診病例77041 例,疑似病例4148 例,治癒人數22907人,死亡病例 2445 人。受疫情影響,國內很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處於停業、停產和停工狀態,直接影響就業和收入。但企業房租、員工工資、貸款利息、醫保社保、五險一金、稅費、電費、水費等還要照付,現金流遇到了週轉難題,小微企業不堪重負。


小微企業是經濟新動能培育的重要源泉,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創業就業、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李克強總理2月18日在國務院常務會上強調,“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就業的主力軍,穩住中小微企業對穩定就業至關重要。”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如何全力幫助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而又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作為支持經濟發展主力軍的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全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積極履職盡責,把更多的金融資源流向小微企業,幫助更多的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渡過疫情難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為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貢獻“金融力量”?


筆者認為,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助力小微企業戰勝疫情度過“寒冬”須從以下方面著力:


1、提高支持小微認識。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小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2000多萬的小微企業法人,此外還有6000多萬的個體工商戶,這些小微企業佔了市場主體的90%以上,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增長、增就業、促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小微企業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衝擊最大、面臨困難最多、抗風險能力最弱的群體。在疫情影響小微企業收入流情況下,銀行主動增加貸款和延期還款對小微企業非常關鍵。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強調:“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要在金融、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幫助渡過難關。” “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障企業合理資金需求,防止出現資金鍊斷裂。特別是對重要物資生產企業、短期受疫情衝擊較大企業,要在貸款利率、期限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政策。” 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思想認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把全力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力以赴,科學應對,加強金融服務保障,切實履行銀行責任擔當,全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要緊緊圍繞“融資暢通工程”,聚焦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主動作為,切實把服務小微企業的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要加大對小微企業首貸和續貸的力度,豐富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的產品,確保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增長成本降低,讓小微企業走上綠色融資“通道”。2020年,要實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貸款增量高於上年,千方百計解決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穩定企業情緒,增強發展信心,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作出更大的貢獻。


2、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是穩增長、調結構、穩就業、惠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助力小微企業度過疫情“寒冬”的有力舉措。因此,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以下方面為小微企業“加油助力”:


一是應貸盡貸,確保信貸餘額和戶數不下降。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風險可控情況下,加大信貸投入,提高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比重,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確保實現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比上年同期倍增、全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量和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的目標。對有貸款需求、有抵押物、符合貸款條件的小微企業,必須做到有求必應、應貸盡貸、簡化流程、快審快放、積極支持。大力支持小微企業進行收費權、馳名商標權、應收賬款質押貸款融資。對有貸款需求、有發展前景、有固定經濟來源、有足夠代償能力,但缺少足值抵押擔保的小微企業,要摒棄不敢貸、不願貸的懼貸思想,消除“恐貸感”,主動作為,創新信用貸款產品,創新信用評價方法,不斷降低對抵押擔保的依賴,更多地依託小微企業良好的信用記錄、市場競爭能力、財務狀況、發展前景、企業榮譽和信譽、交稅、用水、用電等情況,無論規模大小,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熱情地為小微企業辦理免抵押、免擔保、純信用的貸款業務,為科創型小微企業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對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支持小微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順利渡過難關。與此同時,對於受疫情影響嚴重、已處於停止生產經營、不能按時還貸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不催收催繳、不視同違約、不罰息、不計複利、不計入徵信系統、不影響借款人繼續在該行獲得其他信貸支持的“六不”保護政策,主動為小微企業辦理貸款展期、延期手續,利率按原合同利率下浮10%。要推出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服務,企業無需歸還原貸款本金即可完成續貸,續貸後貸款期限順延一年,並給予借款企業最優惠利率,有力保障小微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此外,開闢再貼現綠色通道,全力滿足疫情防控相關再貼現需求,見票即貼,能貼盡貼,最大程度滿足小微企業票據融資需求。銀行通過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續貸業務等,力促小微企業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儘快擺脫疫情影響,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二是減費讓利,確保融資成本有所降低。為確保2020年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高於2019年同期融資成本,銀行要積極減免小微企業有關服務費用。如: 6月30日前免收網銀服務費、個人手機銀行匯款手續費,免收在本行和他行ATW機上取款、查詢手續費;為客戶主動承擔抵押登記費用、評估費用;禁止向小微企業貸款收取利息外的承諾費、資金管理費等不合理費用,等等。與此同時,對今年上半年存量貸款到期辦理了續貸或展期的小微企業,利率按原合同利率下浮10%,新增的1年期貸款利率原則上按基準利率下浮10%,確保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性貸款融資成本低於上年年同期水平,切實讓小微企業真正享受實打實的優惠利率。


三是提高效率,全力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金融服務工作。要加大線上業務辦理力度,充分運用手機銀行、電子銀行等離櫃手段,滿足客戶線上申請、貸款、還款、轉帳、繳費等金融服務。要通過走訪、遠程服務、電話、微信、視頻與客戶及時溝通,對小微、無貸企業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進行顧問服務,逐戶瞭解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及金融服務需求,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供給的精準匹配和高效轉化。強化精準服務,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符合貸款條件的,要應貸盡貸、應貸快貸、應快儘快,並做到貸款流程和所需材料應減盡減,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金融服務保障工作,切實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


3、營造良好生態環境。良好的信用生態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小微企業戰勝疫情、渡過難關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更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一是縣(市、區)要積極搭建小微企業綜合信息共享平臺,整合註冊登記、生產經營、人才及技術、納稅繳費、勞動用工、節能環保、司法執法、用水用電用氣用暖等信息資源,整合在一個平臺上,按月更新數據,確保企業信息數據的真實性、時效性、準確性。通過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二要積極開展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建立企業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增強企業的信用觀念,營造一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三是為“老賴”定製“失信彩鈴”,向“老賴”生活圈精準推送失信信息,將賴賬戶名單晾曬在廣場屏幕、張貼在單位社區,並在擔任公職、評先晉級、融資投標、乘坐火車飛機高鐵、出入境、駕駛車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限制,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四是加大對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懲處力度;五是幫助維護銀行債權,對失信債務人開展聯合懲戒,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務行為,維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六是經常開展“送金融知識和信用知識下鄉進企”活動,提高全社會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七是積極引導小微企業提高自身素質,改善經營管理,健全財務制度,增強信用意識。通過以上措施,著力提升小微企業信用意識,增強小微企業誠信經營、按時還款的動力,確保銀行“敢貸、願貸、能貸”。


4完善激勵政策措施。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予以政策傾斜,是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的必要條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12日召開會議指出,要更好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資金需要。因此,財政部門應建立完善激勵政策和措施:一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發放低成本貸款的,應按貸款利率的一定比例給予貼息,特別是要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貸款利率一定比例的貼息;二是對在疫情期間,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發放1000萬元以下貸款,確認為不良且符合規定的,按照貸款本金40%給予風險補償;三是應為小微企業提供續貸支持而造成貸款損失的金融機構給予40%的補助,並對發放信用貸款佔比多、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成效明顯的金融機構給予表彰、獎勵;四是對暫時有困難但有市場、有前景、有信用的小微企業,應給予基準利率50%的貸款貼息;五是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要免徵有關稅費。與此同時,人民銀行要加大對涉及疫情防控和民生領域的信貸支持,加強小微企業金融總量保障, 支持金融機構加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出臺保障措施,切實做好轄區內金融服務和應急保障工作。此外,銀監保部門要允許銀行對受困小微企業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並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超出容忍度標準的分支機構,在無違反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行為的前提下,可對分支機構負責人、小微業務部門和從業人員免予追責。通過以上政策措施,調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敢貸、願貸、能貸”的積極性,幫助小微企業戰勝疫情渡過難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5、需要多方保駕護航。李克強總理2月18日在國務院常務會上強調:“穩就業就必須穩企業,必須抓緊出臺扶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系列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小微企業度過疫情“寒冬”,儘快復工復產、擴產擴能,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面力量的同向用力、協同發力、保駕護航。一是地方人民政府要強化主體責任,指導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解決好相關企業用工難、用工貴問題,強化企業員工培訓,搞好工作幫扶,以全方位服務助推企業發展。要獎勵提前復工復產、擴大產能、增產增供和不減產、不載員的小微企業。對新增就業崗位的小微企業,要給予小微企業一定的就業補貼;二是稅務部門要對因疫情影響辦理納稅申報困難的小微企業,可依法申請延期三個月申報。確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小微企業,可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對因疫情導致重大損失的,納稅有困難的小微企業,要依法減免有關稅費;三是供電、供水部門減免小微企業2月、3月、4月 3個月的電費、水費;四是有關部門對小微企業辦理銀行貸款產生的評估、鑑定、過戶、產權登記等相關費用給予減免;五是有關部門要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護用品供給,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六是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小微企業(含個體戶),可以實行“免三個月租金,之後二個月租金減半”的政策,從2月1日起執行;七是保險公司對受疫情影響遭受損失的小微企業須應賠盡賠;八是地方政府性融資擔公司對小微企業貸款擔保減半收取擔保費;九是地方政府要獎勵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貸款增量、貸款戶數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擴產擴能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十是引導小額貸款公司,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等等,通過以上措施,著力減輕疫情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幫助企業“過冬迎春”。


此外,面對疫情,信心比金子重要、比黃金還珍貴。小微企業只有堅定信心、眾志成城、把握“危”中之“機”,頑強拼搏、誠實守信、艱苦奮鬥、苦練內功、揚優成勢,就一定能夠戰勝疫情渡過“寒冬”,實現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郵儲銀行江西定南縣支行

農業銀行江西龍南縣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