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1、不爭第一,與自己賽跑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業之餘迷上金庸,並一口氣讀完了金庸全集;

如果你的孩子,狂熱地愛上搖滾,在大分貝的重金屬器樂下搖頭晃腦;

如果你的孩子,在第二天有課的情況下,頭一天半夜還在觀看足球比賽;

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又一個熊孩子誕生了。

其實不然。

這個孩子曾就讀的景山中學是北京市有名的重點高中,他還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說。目前在英國一所名校留學,妥妥的學霸一枚。

白巖松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他叫白清揚。父親是以睿智、犀利風格深受觀眾喜愛的央視名嘴白巖松。

白巖松教子,不走尋常路。

“你要是考了第一,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兒子中考之前,白巖松這樣說。

大多數父母看來,孩子中考前,應該做的是鞭策鼓勵,而不是打壓添堵。

難道白巖松真不想孩子考得好嗎?顯然不是。跟成績比起來,白巖松更加關注的,是兒子性格和品質的養成。


白巖松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白巖松在給兒子的一封郵件中寫道——

人生不是競技,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嚐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每一次第一總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

縱橫江湖三十載、天下無敵的獨孤求敗,最後也難逃“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孤寂的一生。

在人生的這場馬拉松中,不看你起跑時多快,也不看你爆發力多強,而是看你是否有耐力,能否堅持到最後。


白巖松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白巖松正因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告訴兒子,不爭第一,跟自己賽跑的人,才能越來越好。

而有些孩子,由於父母教育的失誤,為了得到第一不擇手段,甚至以毀滅別人為代價。


2、爭第一,終釀苦果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冷血、畸形、變態的殺手。可是,如果說這個殺手正處於14歲的花樣年華,你應該無法想象。

背後的殺人的動機竟然是學習成績,你更是難以接受。

不過,這一切確實在現實中上演了。


白巖松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2018年6月,山東省淄博市一起駭人聽聞的中學生殺人案,在全國引起轟動。

馬某和秦某是初三年級兩個成績優秀的男生。馬某長期位居第一名,秦某稍遜,排名第二。

按理說,秦某應該繼續發憤圖強,憑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趕超馬某。

不料,秦某卻認為馬某是自己衝擊第一名的絆腳石。只要殺了他,自己理所當然就穩坐第一名寶座。

兇殺案發生前,秦某就警告馬某:“會考你必須考4個B。你如果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殺了你。”

成績公佈後,馬某依然排在秦某前面。

秦某沒有“食言”,他藏在馬某家樓道牆角處。馬某出現後,秦某把刀捅進他的胸脯,之後,一連十餘刀,刀刀致命。

白巖松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因為不是第一名,秦某就要殺掉第一名。可是,他有沒有想過,殺了班級第一,還有級部第一、全區第一、全市第一、全省第一……莫非,他要趕盡殺絕?

而這一悲劇的產生,歸根到底還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據知情人士透露,秦家是雙教師家庭,父母平時對秦某唯成績論,從不因為他第二名就給予表揚肯定,反而怪他拿不到第一。

正是這種攀比式教育,在秦某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經年累月,重壓之下的秦某終於做出極端的行為。

其實,相對於成績,家長更應該重視孩子心靈的成長。


3、考第一的孩子,都怎樣了

我有個朋友,她的兒子從小就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不管大考小考,基本都是第一,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過五關斬六將,考上公務員。

在別人看來,他的生活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能從此順風順水。

不料,前幾天,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她兒子辭職了。

辭職的原因很簡單,朋友兒子不認真對待工作,被領導批評,然後他就炒了單位魷魚。

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學生時代出類拔萃的兒子,踏入社會後就一下子變得一無是處了呢?

我在震驚之餘,回想起跟朋友兒子接觸的點點滴滴,發現其實他的轉變並不是“一下子”。

每次我們聚會的時候,朋友兒子總是板著臉,見到大人也不打招呼。到了飯桌,還沒開席,他就旁若無人、狼吞虎嚥。

有一次,朋友兒子看到我家孩子的iPad不錯,也不商量,拿過去就自己玩了起來。孩子跟他要,他還大吼大叫。

面對這一切,朋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我們,也都在朋友兒子成績好這個光環的掩蓋下,替他找藉口——成績好的孩子往往都特立獨行


白巖松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現在想來,朋友孩子今天的結局,源於昨天的危機四伏

小時候,朋友把兒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卻忘記教他要懂禮貌講規矩,尊敬長輩遵守禮儀;

上學後,朋友只關注兒子有沒有考第一,卻從未告訴他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踏入社會後,朋友看到的只是兒子鐵飯碗的工作,卻不懂囑咐他在社會上不比在家,要寬容大度、與人為善。

最後導致,朋友兒子不把領導放在眼裡,與同事總起爭執,對工作沒有責任心,被領導說幾句就摔門走人。

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的庇護,去獨自面對這世界的風雨。我們應該教會他們的,不是爭第一,而是如何適應社會,怎樣與世界相處。

尾聲

成績固然重要,但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才是成功路上制勝的法寶。

一位在世界500強從事了近10年招聘主管說——

優秀的公司在招聘時,往往不會選擇成績最拔尖的那個人,因為往往成績最好的那個孩子,其他能力卻普遍較弱。公司現在都要求綜合素質強的孩子,而不僅僅是成績好。

我們應該做到的是,告訴孩子,人生路上,除了成績,還有規矩、感恩、友善、寬厚、責任、熱情……

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的標準絕不止成績優異那麼簡單。

人人都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應該希望孩子成為見證龍鳳的觀眾。

孩子沒有了壓力,自然可以輕裝上陣,打造一個讓你意想不到的精彩人生。

白巖松教子新法寶: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可見,不讓孩子爭第一,不是懈怠,而是睿智

不爭第一,是為出人頭地前的厚積薄發;

不爭第一,是為成就更好的自己。

注1:

作者簡介:樂舞,寶爸一枚。執筆寫人生,感悟世間情;《紅豆客棧》、《尚言心理學》等常駐寫手。

注2:


注3我的其他文章,歡迎閱讀、點評、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