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白巖鬆:我不允許孩子考第一

人生不是競技場,不必總是爭第一。而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嚐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

白巖松:我不允許孩子考第一

家喻戶曉的央視名主持白巖松可以說是主持界裡一顆璀璨的“明星”,除了主持才華出眾外,還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自己的一番獨特見解。

白巖松說。他曾給孩子寄出一封“人生郵件”,在這封郵件裡,他特別強調孩子“不爭第一”。

有一段他與孩子開玩笑的對話被網友流傳——

“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白巖松:我不允許孩子考第一

為什麼白巖松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

白巖松認為:人生不是競技場,不必總是爭第一。而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嚐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勝者,每一次第一總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

人生中,有些為了爭取第一,甚至不擇手段,最終失去“自我”。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和白巖松的教育觀點不謀而合的還有演員胡軍夫婦。

胡軍夫婦不希望孩子考第一的原因是,考第一會給孩子一種無形的壓力,而且在“第一”的人更容易有挫敗感。

白巖松:我不允許孩子考第一

比考分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

曾經有一則新聞報道過,在2006年一舉成為福建建寧縣高考狀元並順利考上浙江大學的小葉,入讀大學一年多後便“人間蒸發”,在父母找到他時,發現他已經是一個蓬頭垢面的流浪漢。

在瞭解後得知,小葉的自甘墮落,不僅僅是因為抗挫力差,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成長在一個不允許失敗的環境裡。

只要考差了,身邊的人都會對他投向失望的目光,尤其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對自己寄予了厚望,他只能在心底裡告訴自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父母的價值觀和態度是影響孩子性格形成和思維觀念的重要因素。

如果父母給孩子長期灌輸“考第一”的原則,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這種觀念轉化成“我不能失敗,我只能成功”的完美主義者,不斷地給自己加壓。

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像一個充氣的氣球,總有一天會爆炸。

除此之外,還會讓孩子變得片面,容易形成偏執型人格。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心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一味地以成績高低衡量孩子的優秀,真的是對嗎?

白巖松:我不允許孩子考第一

01.未來優秀的孩子不在於“考第一”

北京大學的一位教育學教授指出,將來有出息的孩子並不是那些從小考第一的,而是在綜合能力方面更出色的孩子。

這個綜合能力包括了孩子的自控能力,思維能力,規則意識,適應未來的能力,協調能力,表達能力,自信心,身體素質,抗挫折能力,獨立性,堅持性等。

這些綜合能力的重要性,馬雲近年在教育主題的演講上,也特別強調。

他表示家長們不應該過度關注孩子的成績,而是要努力培養孩子適應未來的能力。

第一種:“玩”的能力

馬雲笑言“未來不會玩的孩子找不到”工作。

我們未來的社會會一直向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向不斷髮展,因此未來會有更多智能化的機器人出現。

但人類和機器的競爭關鍵在於智慧在於體驗。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所以,讓孩子會玩很重要!

第二種:愛的能力

愛的能力是“愛商”的體現,愛商和智商、情商一樣重要。

愛商是對文化、對天下、對大家的思考。

孩子多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改變自己,做點滴的事情,跟父母在一起,跟社會在一起,這些都是是有利於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白巖松:我不允許孩子考第一

第三種:藝術創新能力

很多家長會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認為孩子要往藝術道路方向發展,才讓孩子學習藝術,其實不然。

學習藝術,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美術家,而是在藝術的薰陶中,體會生命的美好的質感。

第四種:抗挫能力

人的一生中,最難免的就是困難、挫折。

但有些孩子因為成績落榜而輕生;有些孩子因為父母的嘮叨而自殘;到出了社會工作後,又因為上司的批評而隨意辭職,最後因為失業而自甘墮落。

而有遠見的父母更應該在孩子年幼時就培養孩子抗挫能力。只有抗挫能力高的孩子,才能更好適應未來的社會。

迴歸教育,對於學生來說,考試成績和排名固然是很重要,但這絕不是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

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

同樣道理,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也會多出一個“好孩子”。

所以,請不要用分數高低單一衡量一個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