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全球進入“零利率”時代,中國為何不跟隨?

當地時間15日下午5點,北京時間16日凌晨5點,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打擊美國經濟,美聯儲再次宣佈大幅降息,並重啟QE,其系列政策包括如下內容:

1、美聯儲意外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降至0%-0.25%。

2、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方式是:購買5000億美元的國債和2000億美元的機構支持抵押貸款證券,從今天開始。

3、將銀行的緊急貸款貼現率下調了125個基點,至0.25%,並將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

此外,美聯儲還表示,將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五大央行聯手,通過降息穩定金融市場。

美聯儲大寬鬆之後,特朗普興奮地表示,他對這一宣佈感到“非常高興”,並補充稱:“我認為市場人士應該感到非常興奮。”然而,市場的反應卻和特朗普的期望截然相反。美國期指當即全線下跌,很快便再次觸發熔斷機制。

這是其歷史上第四次熔斷,也是本月以來的第三次。道指期貨狂跌了1014點,亞洲最早開盤的部分股市崩跌,國際油價重挫,毫無疑問,投資者又一次見證了歷史。

熱點解讀|全球進入“零利率”時代,中國為何不跟隨?

短短半個月,美聯儲降息了150個基點,這是極為罕見的,即便在2008年前後的金融危機期間也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但是這麼強的力度,為什麼股市就是不漲呢?

經濟學家凱恩斯說:“你可以把馬兒牽到河邊,但不能強迫它喝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政策當局不斷“放水”,執行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降到了極低的水平,但企業卻不願拿這些錢去投資興業,實體經濟依然是一潭死水。

凱恩斯還列舉了一個簡單的資本市場來說明這種情況:市場上只有一種投資品——債券。但利率極低時,債券價格極高,同時收益率也極低,人們認為債券價格肯定會下跌,而不再購買債券,同時持有現金這一流動性最好的資產。這時央行發行再多的貨幣,都會被當作流動性而被“吸收”,就好像掉進了“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也就失效了。

達不到刺激經濟的目的,股民當然不會買賬。最可怕的是美元作為全球最重要貨幣,突然大幅降息,必然會引發全球央行的跟進。

事實上,已經有10幾個國家央行開始降息、資產購買同步進行,再降就都變成負利率了。


什麼是負利率呢?比如說,存款便利利率是-0.5%,我們往銀行存1000塊,到期只能拿回來999.5元,還要倒貼銀行5毛錢。

是不是覺得很不合理?但是歐洲、日本早就已經是負利率了。

隨著全球降息潮進一步襲來,中國很可能會成為全球堅持抵抗負利率的唯一國家。這說明,我國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要珍惜這樣的空間。

當然除了降息之外,也可以通過減稅和政府購買,讓經濟“暖起來”。近期熱烈討論的新老基建之爭,便是政府購買在近期發力的側面寫照。

全球經濟前景陰雲密佈,但是這邊風景獨好。

未來一個階段國內流動性寬裕趨勢不變,中國經濟也將率先企穩回升,海外市場動盪不安,A股卻擁有充足的韌性,我們應該對市場有信心!


重要提示: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僅出於傳播股市資訊的目的,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