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20萬常備軍隊,為什麼東吳僅僅4個月就亡國了?

柚子視界


在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吳國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兵力不足。西晉伐吳大軍大軍一共兵分六路,沿著長江全線出擊,而東吳軍隊由於兵力不足只能消極防禦。



伐吳之戰從公元279年十一月開始,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吳軍由於在水師和步軍都全方面處於劣勢,只能採取“鐵鎖橫江”的方式來阻止晉軍水師的攻擊。後世認為這是吳國君臣愚蠢的表現,實際情況實則是因為晉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吳軍被迫採取的辦法。東吳荊州地區的駐軍在晉軍排山倒海的攻勢下,一個個防禦要地被不斷的攻克,荊州地區的吳國官吏很快就望風而降。

晉軍在取得了荊州戰場上的勝利後,主帥杜預帶領大軍準備沿江東下,直取吳都建業。晉軍在擊敗了張悌帶領的三萬精銳吳軍的反擊後,殘餘的吳軍望風而逃,西晉很快就於公元280年三月滅亡了吳國,統一了天下。
在整個滅吳之戰中,吳軍的兵力數目不詳,有明確記載的是張悌的三萬精銳軍隊、陶浚的兩萬軍隊以及張象的一萬水師,總計是六萬軍隊,這應該是長江下游吳軍的全部軍隊了,而在長江中游的荊州吳軍最多不會超過五萬人。如此算來吳軍真正的投入兵力不過十萬出頭,與晉軍二十萬大軍相抗衡,自然是必敗無疑。


浮沉的歷史


雖然東吳有長江天險,但是當家的人不行,精兵強將當然就是過去式,所以西晉伐吳的的時候很快制江權就被西晉拿下。沒有制江權,天險就成了空架子,又沒有為東吳一直死戰的戰士,東吳又怎能不亡呢?



歷史讓你打開眼界


原因是南方依靠長江為天險防守,戰略縱深極大,只要突破長江,就無險可守。所以南方防禦體系治所的關鍵不在長江以南,而是在長江以為北的襄樊。所以東吳所倚仗的就是長江天險,天險不在只能亡國了,何況三國時期的江南並不能和宋時相比,沒有經過大規模的遷移和開發,人口少,基本上是流放犯人的無毛之地,還有山越等異族作亂。




沫茶曉兮


亡國是因為東吳當時已沒有什麼大將和謀士,貪汙腐化,大臣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士兵們士氣低落,雖說是20萬常備兵力但戰鬥力極差,亡國是歷史的車輪必然結果。



會奔跑的金絲魚


三國末期,司馬炎廢了曹奐,改魏為晉,滅了蜀漢,目前就只有東吳苟延殘喘。其實司馬炎能夠統一全國我覺得是大勢所趨,所以東吳的滅亡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雖然晉國的君主不仁,但是面對準備了十多年的司馬家族,東吳是很難翻起什麼浪花的。

我覺得司馬炎之所以能夠只用四個月時間順利的滅了東吳,是因為十年間的準備非常的周全。我認為是這四個方面:

安撫蜀漢亡國君臣的後代,穩定西南。這樣在攻打東吳的時候,至少不會讓東吳得到援軍,相應的減少了困難。

改善內政,恢復生產,開墾荒田,廣積糧草。生產力才是古代發展的第一要務,所以,司馬炎這樣做,至少國家是相對來說穩定的,也可以有更多的儲備糧食用於打仗。

以善取勝,瓦解東吳軍民,使其喪失軍心、民心。我覺得這一點算是比較狠的,從思想上精神上徹底的擊垮,面對毫無鬥志的東吳百姓和部隊,打贏不過是信手拈來。

水陸並進,一方面挑選精兵良將,駐紮各地,操練兵馬。兵強馬壯,特別是駐紮的位置,等於徹底的包圍了東吳。東吳根本無力反抗。


環球微視頻


東吳僅4個月就亡國的原因,我認為包括幾個方面:

一、時代格局悄然改變,吳國獨木難支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三國鼎立的時代已經過去,蜀國被滅,魏國被篡,吳國獨木難支,大晉王朝統一的趨勢不可忤逆。在三國時代,魏國統一北方,在土地、人口、城池、人才、科技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蜀漢、東吳。蜀漢、東吳獨木難支,不得不聯合起來抵抗魏國。雖然魏國在進攻方面有所失敗,但其強大的防守讓蜀漢、東吳一次又一次地潰敗。同時,蜀漢、東吳各有算計,聯盟埋下裂痕是在所難免的。

二、東吳內部原因,東吳孫皓實施庸政,毫無建樹;

孫皓接手東吳的時候,國家還很繁盛,這要歸結於祖上積下的家業。但是孫皓並不像孫權那樣有作為,而是貪圖享樂,施惡政不斷,只求偏安一隅;他不圖謀北上,即使在蜀國面臨滅亡時也不施以援手。以為憑藉長江天險就能確保無虞,歷史證明了他的愚笨。

三、外部原因,司馬炎為滅東吳做出了充足的準備,水陸並進。

司馬炎,從司馬昭那裡接手曹魏之後,並不是只是準備了4個月就攻伐東吳的。而是自從司馬昭開始就開始著手準備了,他死後,也算是一個遺志,傳給了司馬炎。司馬炎不負重託,從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四個方面進行精心策劃。

比如在政治方面,在攻取了蜀漢劉禪之後,並沒有採取暴戾的統治,而是對其加以安撫,發展生產,使得東吳歸心似箭,另外大造船隻,這一切都為其攻伐東吳做好了準備。

 

 


新世紀農村困局


前言:《左傳》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東吳集團的覆滅是天下分久必合的大勢所趨,而究其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就被晉的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亡,這就要從晉和吳兩方面綜合分析了。

  • 晉方面

先定巴蜀、再滅東吳的戰略方針

司馬昭雖然沒有當上皇帝,親眼看到天下一統。但其生前就高瞻遠矚的提出了“先定巴蜀、再滅東吳”的戰略方針。可見結束東漢末年天下三分的局面一直是晉方面的既定目標。這一“兩步走”戰略,在公元263年第一步得到實現。蜀漢在其三路大軍的圍攻之下,投降亡國。平定了西南,就可以對東吳形成合圍之勢。下一步就是著手解決偏安東南的東吳政權了。而這個時候,統一就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了。為了畢其功於一役,這一準備就是十多年。

厲兵秣馬,隨時準備揮師南下

為了能夠一舉拿下東吳政權,司馬炎做足了準備。無論是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方面都做了充分的部署。即安撫好了蜀漢亡國君臣的後代,穩定了西南。同時改善了內政,恢復生產,極大保障了後方的穩定。最重要的是針對東吳強大的水軍和依賴的長江天塹,修建戰船,訓練水軍。一些列的政治軍事措施,只待隨時揮師南下,一統天下。

  • 東吳方面

君臣失和,內政混亂

在晉方面不斷擴大地盤,恢復生產的時候。東吳方面卻做出了種種作繭自縛、自取滅亡的舉動。孫權晚年的時候掀起了“兩宮之爭”,自斷手臂,流放和逼死了一大批能臣忠臣。後來更是出現孫綝等權臣把持朝政、殘害異己的情況。再加上東吳末帝孫皓荒淫無度、殘暴不仁。

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三國志》

所以說,東吳在這種奸臣當道,國主昏庸無道的情況下,人人自危,大大失了人和,根本沒有團結一心的反抗力量。也給晉軍提供了攻打的理由。

分兵防守,自毀長城

雖然東吳擁有20萬常備軍,但這些軍隊一方面戰鬥力低下,軍紀渙散。另一方面面對幾乎統一天下的晉軍,還是以卵擊石。如果這個時候,東吳依賴長江天塹,整合兵力,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而其卻採取分兵防守的策略,導致了處處捱打、處處被動的局面。最終國都被一舉攻破,孫皓投降,三分天下成為歷史。

後語:綜上所述,東吳雖然是四個月的時間裡就被滅亡。但他的敵人卻夜以繼日的準備了十多年。而東吳方面卻在自取滅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說東吳的滅亡,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寫在了劇本上。

好的歷史不會死去,我是歷史愛好者“好史不死”,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點贊+轉發+關注。如有不同意見,敬請評論區討論。


好史不死


這天下說到底是士族的天下,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劉備,孫權時期還有個漢獻帝的名頭擋著,大家匡扶漢室,想著擁立之功,出人頭地。漢獻帝退位,劉禪歸降。孫權沒了,那麼江南士族他們有什麼理由何必要對抗人家曹家江山呢。畢竟曹操最終篡位。曹丕名義上也是漢獻帝禪讓。

人家從形式和實際上已經繼承了大統。所以,江南士族就降了。


追逐蘿蔔的毛驢


自古以來,長江以南的只有朱元璋一個打贏了長江以北的。

東吳雖然號稱有20萬軍隊,但是那是三國演義,做不得真。

東吳時期,江南地區初步開發,哪來的那麼多人口。

而且當地氏族林立,很多軍人都不屬於國家,而是屬於氏族的私兵,氏族後期為了自保,甚至倒戈,東吳真正抵抗了北方的軍隊也就那麼點直屬的軍隊,沒幾個人的。


宸任之


小編認為:伴隨著劉備的去世,臨終之前劉備的“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其實託付的不僅僅只是後主劉禪,還有劉禪背後的蜀漢天下。劉禪與蜀漢天下相比起來,蜀漢政權似乎更加尤為重要一些(民間曾這樣流傳:劉備當時臨終之前曾對諸葛亮言道,如果扶不起阿斗,那便讓諸葛亮將其廢掉,保存蜀漢政權)。

公元279年,晉滅吳之戰開始,晉朝軍隊分六路大舉進攻。孫吳方面疏於防備,晉朝軍隊勢如破竹。公元280年5月1日,也是東吳的亡國之日。東吳末帝孫皓自知國家再也保不住,於是反捆雙手,抬著棺材到西晉陣前投降。自此,東吳滅亡,西晉完成統一,東吳末帝孫皓被封“歸命侯”。

晉軍攻吳是在280年,那時候,蜀漢已經滅亡了16年,司馬篡魏也已經15年。過去十多年中,都是東吳以東南一隅抵抗大半個天下的晉國,這種態勢,與之前三足鼎立是完全不同的。所謂統一大勢,到此已經難以抗拒。雖然晉朝大臣還是很多反對伐吳的,但之前羊怙在荊州苦心經營多年,臨終又推薦杜預為帥,說明有識之士對此認識都很清楚。吳大帝孫權晚年掀起的“兩宮黨爭”,流放了一批能臣,逼死了不少忠臣;諸葛恪、孫綝兄弟等權臣把持朝政,不斷清除異己,殘害忠良;吳末帝的殺戮,對持反對意見和看不爽的人就是殺,寒了東吳大多數人的心。

可以說,東吳的亡國是自己“作”的,孫皓本被寄託為望,作為“長君”曾有一段高光表現。但是因為長期缺乏父親的管教和引導,這段高光時期並沒有維持多久,就暴露原形,露出了糟糕的一面。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

以上是小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