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解讀或理解《道德經》?

馨馨話語


你這個問題,提得過於宏大,非三言兩語能說完。《道德經》所闡述的思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誰能真正的說,他能夠完全精到的解讀出來。因為,書中闡述的思想,同樣宏達,包括萬象。如果非要籠統的概括,只能說,《道德經》以及道家,講的是人和自然的關係,講求師法自然,順從自然,大道至簡!一句大道至簡,就已經夠我們領悟一生了!





善一趣談


大道至簡,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陰陽的交替、循環。所以,上古之人命名為易。

要讀懂《道德經》,首先要搞清什麼是陰陽!太極圖,一陰一陽,一黑一白,一坤一乾,一地一天。所以老子說要“知其白,守其黑”,先要搞清什麼是陰陽黑白!

莊子也強調“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古時候明白大道的人,首先要明白天。天乃道,天即是道。明白了什麼是天,當然就明白了什麼是道!

都知道,《易經》中陰陽首先代表坤和乾,有形的地和無形的天,這是大的範疇。

“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皆有陰陽!那麼萬物的陰陽又是什麼呢?

“陽瀟瀟兮發乎天,陰赫赫兮發乎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發乎天者歸於天,發乎地者歸於地。精神離形謂之鬼,鬼者,歸也。”

對於人而言,人的精神來自於無形的天,骨骸肉體(父母所賜)來自於有形的地。那麼人的陰陽就是有形的肉體骨骸(陰)和無形的精神(陽)。因此,人死是陰陽兩分,有形的骨骸肉體來自於地,歸於地,入土為安。無形的精神來自於天,歸於天,天人合一。離開肉體骨骸的精神,就稱之為鬼,鬼,就是歸的意思。所以古人又稱人死為:歸天,精神歸於上天。

精神,其實就是意識!是古人給意識到命名!“精者,小之微也。” 神:神識,即意識。所以,意識是精細、細微的物質!

“精神者,天之分。”既然,精神是天分出來的,那麼,天就是精神體、或者說是:意識體!

明白了“天”是精微的精神、意識體,就明白了天為何會生萬物,道生萬物。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由小及大,因此老子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來說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天、道就是看不見的精微的“毫末”,地,就是從天、道中分離出來的看不見的“毫末”(道生一),“毫末”聚而成氣(一生二),氣再聚而成形、成質(二生三),形成地球。有天地然後有萬物,(三生萬物)。

《易經》用“一”陽爻代表陽、天,兩條聚在一起的陽爻“——”代表陰、地。所以陰陽的關係是聚和散的關係。是“”同出而異名”。就像水,凝集成氣、氣再凝聚為霜、雪、冰。形態不同,名稱各異,但本質還是水。有形的萬物,形態不同,但本質都是精微的“毫末”——天、道,凝聚而成。故曰:“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所以,陰陽就是物質和意識!老子樸素地稱之為有無——有形和無形。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所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形的“地”生於無形的天、道、精神,所以“”有生於無”。

“精神四達並流,無所不及。上際於天(天道),下蟠於地(地道),化生萬物(人道),無所不育。”——莊子。

所以道,就是無形的精神!是構成天地萬物共有的東西!

精神(無形)就像水,凝而墜地,蒸而昇天,循環往復,周流不息,是不斷循環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形有名”——莊子,無形則無名。所以,有名和無名,是有形和無形的代名詞。

故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無形(精神、意識),可以是無形(精神、意識),但不會永恆是無形(精神、意識),有形(物質)可是是有形(物質)的狀態,但不會永恆是有形(物質)。

“無名(無形天、精神、意識)天地之始,有名(有形的地,物質)萬物之母”。

總之,要讀懂《易經》《道德經》都必須先搞明白陰陽。因為《易經》《道德經》就是在講陰陽。搞明白陰陽,才知道什麼是“易”“道”。

我們天天都掛在嘴邊、天天都在講:知道、明白、明天。道、白、天就是太極圖的白魚。我們無時無刻不是在用精神駕馭著肉體、骨骸,工作、生活。

“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鮮矣!”



西蜀府河人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字字珠璣、句句精闢,任何一句都可作為至理格言和座右銘。

《道德經》推崇柔弱的智慧,崇尚守柔貴雌,其他如功成身退、禍福相倚、上善若水等思想,不僅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也是照亮我們前進道路,指引我們人生的大智慧。

做人要懂得迂迴的智慧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譯文: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感悟:很多人喜歡直來直往,結果把事情辦壞了。春秋時期齊景公喜歡養鳥,他讓臣子燭鄒看管一隻鳥,燭鄒不小心,這隻鳥飛了,齊景公生氣要殺燭鄒。

齊國國相晏子知道了,就說:好吧,把燭鄒這傢伙殺了給大王謝罪,在殺死他之前我要當著大王的面數落他的罪行,讓他死得瞑目。晏子命人綁了燭鄒,數落其罪,共有三條。

其一,大王的鳥竟然讓你放飛了;第二,你放飛了大王的鳥,惹得大王為一隻鳥而殺人;第三,你死了不要緊,可是大王為一隻鳥而殺人的事情傳出去,其他諸侯國的國君和國民會笑話我們齊國國君把一隻鳥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這不是敗壞大王的聲譽嗎?

有此三條,燭鄒該殺。齊景公聞言笑了,說:“趕快放人,我明白了。”這就是晏子“曲則全”的智慧。

做人要有水的精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感悟:在老子看來,最高的德性、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具有道的精神:生化、利生。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物”。地球上一切原始生命都孕育於水。

故說: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第二個精神就是“不爭”,能順勢而為。水無常勢,水無常形,道也如此,道不跟萬物爭,而天地萬物無法與道相爭。人要學水的精神,抱著利他、不爭的心態做事,才會如魚得水。

持而不盈、富貴不驕。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譯文: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感悟:日中則昃日,月影則虧。一定要知道為人處事的度在哪裡。事不可做絕,話不可說盡。老子說的是不要在某個方面因為自己的專長而盈滿,說話、做事要留有餘地,才會有發展與迴旋的空間,不要給自己留下禍患。這是處世的大智慧。有才學有特長的人愛顯擺,富貴中人生驕傲。

功成身退是一種捨得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感悟:道是萬物的內在秩序、信息和生長能量,而道體現於人類,就是母愛般的、師長般的恩德。讀懂玄德,懂得了捨得。捨得不是隻教我們放棄,捨得是一種功成身退。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做出了貢獻不據為己有,能夠坦然釋懷,該放下就放下。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努力做出一番事業或成就,然後才能談捨得。一些人認為捨得就是消極的放棄,這顯然是很大謬誤。

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譯文:能瞭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的才叫強者。知道滿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感悟:一個人總被慾望牽引,就是沒有自知,不知道心靈的貪婪和心靈的陷進,知而不能知足知止,便是不自勝,沒有戰勝慾望。很多人都曾經為自己的貪婪或軟弱或強勢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後悔過。

自勝,戰勝自己一切的不良習氣或者性格弱點。我一位朋友,自知有一點,知道自己懶散,但是不上進,對懶散之氣有自知之明,且無法克服,人道中年,我勸他發心改變自己,他連發心的志氣都沒有。

我笑他,打了個比喻:假如你懸在萬丈危崖上,拼命往上爬就有生路,一鬆手就會墜入萬丈深淵。你怎麼辦?努力爬還是不爬?我感覺你就是那種寧可鬆手,任憑下墜,也不願意拼命怕上山崖的人。朋友無言。戰勝自己真的難嗎?真的很難,生死攸關。

報怨以德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譯文: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

感悟:老子不主張與人結怨,主張和解,主張修善。個人與個人可以結怨,家族與家族可以結怨,國家與國家可以結怨。這種積就的冤仇不利於個人的生活,不利於社會的安定、不利於世界的和平。

復仇一直是人類文化中動人心魂的情節,多少復仇的故事,從古希臘一直到莎士比亞在傳唱,中國武俠故事裡,最多的是復仇。

老子從天道之善而得出的結論是:儘量不要結怨,而要積極修善,為了修善也不能結怨,一旦結怨,就難以為善。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人間最可悲的是骨肉相殘之結怨,親人反目而結怨。

翻看《二十五史》,充滿史書的還有很多結怨的故事,至今在歷史中流淌著黯然的淚、淡紅的血。古人總結的人生經驗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守柔貴雌的大智慧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乾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

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於上位。

感悟:老子認識到柔弱的東西里面蘊涵著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很能持久。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特性。

“柔弱勝剛強”的例子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說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也就是說,天下之物論柔弱莫過於水,而在攻克堅強的東西方面沒有什麼能勝過它,水憑藉流動的力量改變它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特性,水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

看破禍福相倚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譯文: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

感悟: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馬的故事,這個故事非常形象地說明了禍福相倚的道理。普通人,遇到高興的事情就喜不自勝,遇到壞事就垂頭喪氣。

而聰明的人,總是能從好事中看到危機;能從壞事中看到機遇。從好事中看到危機,就能夠居安思危,及時處理危機。從壞事中看到機遇和希望,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甚至反敗為勝。

要重視“無”的價值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感悟:做人做事一定要看到“無”的價值。盆子內部是“無”的,所以能裝東西;房子內部是“無”的,所以能住人。當然這種無不是絕對的沒有,在這裡是說無形,看不到的東西,比如信用、道德等等,但我們一定要知道他的價值。

做事情不要怕被嘲笑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譯文: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

感悟:一些人,聽聞了大道也嘲笑不已。我們就明白了,就連大道都會遭到人的嘲笑,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做事呢?所以千萬不要怕被人嘲笑。《論語》重有記載,弟子問孔子,所有人都說這個人好,這個人是不是很好呢?孔子說,這個人肯定不好。真正的好人是這樣的,好人誇獎他,壞人損貶他。

六親不和,才會有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感悟:這段話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一是它的直接內容,即指出由於君上失德,大道廢棄,需要提倡仁義以挽頹風。老子對當時病態社會的種種現象加以描述。

二是表現了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把辯證法思想應用於社會,分析了智慧與虛偽、孝慈與家庭糾紛、國家混亂與忠臣等,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係。

國家大治、六親和順,就顯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親不和、國家昏亂,才需要提倡孝和忠,這也是相互依屬的關係。這是說,社會對某種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於社會特別欠缺這種德行的緣故。

靜中有大智慧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譯文: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為什麼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感悟:君在古代意思很豐富,不僅指君王、君主的意思。一個人精神上的主導也可以稱為君。老子這裡是告訴我們靜的作用。常言道,靜水流深。內心的靜是我們看事情、思考問題的一個基礎。靜能定,定能生智慧。《大學》中說,靜而後能定,誠然。

做事情要懂得“正”和“其”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譯文:治國要用“正”,帶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過“無事”。

感悟:正和奇是一組相對的詞彙。老子說以正治國,就是說治國要名正言順,發佈法律規章讓大家知道,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就是要講規則。

以奇用兵,就是說,帶兵打仗要時常突破常規,出奇制勝。這給我們做事做人啟發很大。做人要正,講信用、心口如一。做事情則要講變通,打破常規,創新方式。

如何做成大事、做難事?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譯文:要想做成難事,必須從容易的事著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須從細小的事情入手。

感悟:都是很多事糾纏在一起,盤根錯節,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天下的大事,也都是由小事糾纏在一起,所以做大事,要從小事做起。因此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的功業。

輕易許諾肯定難以兌現,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會遇到太多的困難。因此聖人要把它看得困難一些,所以最終不會遇到困難。老子這幾句話,講出了事物難易、大小的辯證關係,很富有哲理意味。

在老子看來,對於難事,應從容易下手的地方作起。對於大事,應先從細小處著手。他主張先易後難,逐步完善,以螞蟻啃骨頭的勁頭,一點一點擊幹。老子告訴我們做事的方法策略,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最好的領導是怎樣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譯文: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感悟: “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老子的政治智慧是很先進的,他告訴我們什麼是最好的統治者。

我們用一個小故事形象地說明這一點。話說在齊國,洪水沖垮了橋,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這邊。這時候晏子(齊國宰相)也要過河,就用自己的船把這位老者載到了對岸。老者過河後感激涕零,稱頌晏子的盛德。這就是老子說的:其次,親而譽之。

最好的統治者是這樣,發現橋被沖毀,立即組織人修好橋,無聲無息地就把橋修好了。人們不知道橋是誰修的,或者說人們僅僅知道統治者很快修好了橋,或者根本不知道橋壞過。

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譯文:和解大的怨恨,必然還有殘餘的怨恨,怎麼能算是妥善呢?因此,聖人執借據卻不逼索於人。有德者就象執借據而不逼索一樣,施德不求報,得理能讓人。

感悟:人生最難的就是不責於人,既不責備他人,這是很高的修養。老子強調,為人寬善,即使我們佔盡優勢,也不能咄咄逼人。老子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叫“為善”。當我們處於劣勢的時候,不責於人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一旦你佔了優勢,還能做到不責於人,這才是真正的善。

與人而愈有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聖人”不積累財貨,他盡全力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儘可能給與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天的法則是利物而不害物,“聖人”的準則是幫助別人而不和別人爭奪。

感悟:世上的人都在不斷積聚財富,老子告訴我們另一種富有。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於他積累多少財貨,因為積累起來的財貨總是有限的。行善幫助別人, 而與人而愈有。在現代社會,我們滿耳充斥的都是“競爭”、“競爭”、“競爭”。

殊不知,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規律恰恰是相反的,你不爭,謙讓,給予,一心一意地去做事,反倒會得到的更多。小人錙銖必較,爭而不為,一天到晚爭來爭去,常常什麼都得不到。就算一時得到,也終有一天“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其實,想明白了就會發現,給予的同時也就是在獲得,堅持不斷地給予,就一定會有大收穫。正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我們奉獻不求回報,我們施捨不求得到,我們堅持廣種福田,一定會“愈有愈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吧。

成熟是一種光而不耀的境界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譯文:聖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雖有所合於規矩;有稜邊而不至於割傷別人。比喻為人廉正寬厚。坦率但不過分為放肆。“光而不耀”即光明而不耀眼。

感悟:《易經·乾卦》上說:亢龍有悔。亢就是飛得太高,至進不知退。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就是不成熟的表現,必然會招致不好的結果。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懂得辯證,懂得度。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說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這的確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修道要作減法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

譯文:求學要每天積累學問,修道卻要每天減少,不斷減少,以至於無為。

感悟:任繼愈先生認為:老子承認求學問,天天積累知識,越積累,知識越豐富。至於要認識宇宙變化的總規律或是認識宇宙的最後的根源,就不能靠積累知識,而要靠“玄覽”、“靜觀”。他注重理性思維這一點是對的,指出認識總規律和認識個別的東西的方法應有所不同,也是對的。

不自私,才能“成其私”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聖人堅持以其無私的心態,反而成就了他個人。

感悟:這裡當然不是指那種以退為進的權術。這主要是因為對“私”的誤讀,“私”的本意是“個人,自己”,而不是隻作“自私、私利”講。聖人“後其身”、 “外其身”自然是無私之為、無心之為,而不是為了成就自己私利的花招。

因為無私得到人們的推崇而有所成就,不是聖人的陰謀,而是自然的結果。聯繫人生的體驗可瞭解,如果心存私念、所為非人,要做到“後其身”、“外其身”,一時一事或許可能,持久而為就做不到了。所以,老子的“無私”是真“無私”而不是假“無私”,老子所提倡的行道而不是陰謀。


魯西自由人


道德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

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而然是至高無上的道德。

道德經通篇屬於一氣呵成,讀懂一節不成體系,那種叫座右銘,不叫思想觀念。本身它是文言文,文言文跟我們現在說話,行文差異太大,老子這書呢,又太老,給你本清朝的書看著也沒這麼費勁,所以在‘讀’這件事上是要下點功夫的。

插句題外話,道德經有好多個版本,楚簡、帛書、通行等等,通行又好幾種,還有石刻的。除了楚簡每個類比都有細微差別,這事不用糾結,全篇看完自成體系,你肯定能發現其中哪句話或者哪個字顯得突兀,再找別的版本印證不算遲,也算加深印象。

無非是這世上最簡單的道理,佛家講叫本來,老子講叫自然,一個東西。再從另一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所謂深入瞭解,是把這本書看明白的話,那就需要耐心和堅持。

中國的道家文化太偉大了,老子真是功不可沒。為什麼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時,馬上就成了中國重要的文化支柱呢?就是因為老子的傳道。老子對“道”的表述,和佛教的“真如”“空性”非常相似。

道家跟佛家契合的東西,也正是這一點。因為這種相似性,佛道後來渾然一體,佛道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佛教中有“五級證道”的說法,其中包括資糧道(創造求道所需要的條件)、加行道(求真理所付出的勞動)、見道(看到道是什麼、它在你生命中有什麼樣的狀態呈現)、修道(慢慢保任見到的道)、無修道(在生命中證得道體)。這裡的“道”,還有得道高僧的“道”,都源於老子。還有“平常心是道”等等。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可惜,道教現在魚龍混雜、人才凋零,很少有人真正把道教文化、道家文化傳播開來、發揚光大。整個中國文化都是這樣,其中也包括儒家文化。實際上,儒家和道家都有很多優秀的東西,不在佛家之下。世界之所以不瞭解它們,不是它們本身的問題,而是傳播的問題。

歷史上雖然出現過很多大師,但人們傳播得不夠,有時也太過於片面,沒有辦法讓世界真正地瞭解他們,也沒有辦法讓世界真正地瞭解中國文化。比如道教,很多人對道教的傳播都偏重於道術,像算命、陰陽、風水等,它們只是道教文化中的小術,屬於道的妙用,還不是道體。道教有太多的好東西,後人都沒有挖掘出來。現在的很多道書之中,很少見到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尤其是一些學者的著作,不看還好,一看真是不知所云。不過也能理解,他畢竟沒有修道,沒有訪道,也沒有證道。他很難進入真正的道家和道教。道教和佛教一樣,都是必須實證,才能真正進去、真正見道的。

中國傳統文化實在太偉大了,可以鑄就一個有智慧的、自在的、世界無法忽視的人。


小山觀察


一,《道德經》這本書是有爭議的,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證明,《道德經》在漢代應該叫《德道經》,德在前,道在後。二,在先秦諸子百家中,老子的身份也是不確定的,他不像孔子,不像莊子,都是有明確記載的,但有關老子的記載並不那麼準確。三,《道德經》的主體思想是從君主到百姓都“無為”,達到天下“無為而治”。比如:“其政悶悶,其民淳淳。”等觀點。四,《道德經》的道家思想對孔子的儒家學說,充滿了批判:認為儒家思想違背了人性,因為人性是天然的,而儒家思想非要強行規範。四,《道德經》的核心思想被後來的法家所繼承,比如韓非 ,商鞅,李斯。法家思想在道家思想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商鞅在秦孝公時期實行了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發展成為戰國七雄的超級大國,其他六國無法單獨與之抗衡,儘管六國才用了“合縱”的戰略戰術,但仍然無法抵擋強大的秦國。五,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更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並大大發展了法家思想,當時的秦王嬴政正是以韓非的法家思想為指導,導致的結果就是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五 ,總結歷史,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老子“道德經”核心思想無為,其實是假無為,其終極的目的是無為而無不為。六,我們在學習《道德經》時,不能片面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也要有繼承、有發展,結合實際,正確理解、正確實施。





德馨先生


古今對《道德經》的註解很多,爭議也很多,不同年代版本的發現更是《道德經》蒙上神秘色彩,現在我們讀到的多是長沙出土的帛書版本,有人又以馬王堆的竹簡版本修正帛書版本,還有人懷疑老子是否真的存在,因為又有發現,春秋時代還出了一個“老子″但不叫李耳;因此質疑《道德經》不是李耳所著而是另有他人。

版權現在來講已無意義,我們來看巜道德經》究竟是什麼。在《道德經》裡關於“道″老子認為是“先天地生″混沌的一個東西,無聲無色,運動而不消滅,既然是早天地存在的這樣一個“東西″足以說明老子巜道德經》的思想是唯物的是形而上的哲學。

再看“德″,原字應為“得″,德是什麼?德就是由道而生的萬千個體所具有的自然稟賦,不會改變。書裡主要講人的稟賦修為應合道,雖然人的稟賦不會改變但人又有其它生命所不具有的意識思維稟賦,所以人可以修“德″像道一樣“無為″,也就少了人的“煩憂″。

最後說“經″,象織布機,無“經″就不能成布,因此“經″就指必須必然自然不可另開的途徑。所以說我們不談論《道德經》大道理,我覺得該書字字珠璣,大家只要知道書的根本,老子深遂的思想不能深刻理解把握,用巜道德經》裡的章句理解了作座右銘,做生活指導也好。


寂靜之聲秦


要解釋道生一,先要看什麼是道。

“道”是一種哲學思想,所謂道生一,其實是老子對萬物本源的探討,從無到有的過程,就像現代科學對宇宙大爆炸的論證,大爆炸開始前沒有“時間”的概念。但要注意,有些人牽強附會的把現代科學的宇宙起源與老子的道德經結合起來,恐怕是中國人的自尊心作祟(雖然不想承認……)

具體什麼是“道”,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是抽象的概念,作為萬物起源的表達,緊接其後的“一”“二”“三”也是虛指。





水鳳


查看古今中外,特別是這幾年對《道德經》的各種解讀和論述,很遺憾,沒有發現有人真正理解了這本書的意旨。

在此簡單地告訴大家:1、《道德經》的主旨(文字所要表達的真意)是絕對正確的,是救人救世的不二法寶!有些學者常常提出“一分為二”等等的否定性“高見”,那實在是因為自己愚鈍和粗淺的緣故。2、“道”、“德”就是“時”、“空”,就是生命的本身,就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就在自然的現象裡,非常真實、貼切。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很空泛、很故事的那樣。例如:龍捲風就是“道”的現象,颱風就是“德”的現象(如果他們結合在一起,並且存在下去,就是一個大生命,或者叫“天體”)。只要真懂了,就會通透一切,就會驚歎《道德經》的高明和神聖。3、《道德經》之所以在歷史長河中時起時落,是因為得罪了一些昏王與時流。人類的貪念與墮性決定了《道德經》的命運多舛,因而也決定了人類難以拯救。人類追求更發達之智能、更“優異”於萬物,爭取更多生存空間和更強生存主動……。貌似是對的,卻是很失控的“餘食贅行”,聰明反被聰明誤啊!4、道德(宇宙)造化的神奇和奧妙遠非人類可以理解,其既定的精準法則亦非可以違犯。如果你確實要違犯,那就是拿雞蛋碰石頭,只有死路一條。——這就是天地的遺憾,“老子”的寒心之處。


真理—



人性素養導師阿梅


觀!應物得性自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