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無法拋卻金錢的完美愛情

什麼是完美的愛情?這是一個無法解釋的問題。

在簡奧斯汀的筆下我們也許能捕捉到理想中的完美愛情與完美婚姻。在她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中女主伊麗莎白一家是一個普通的鄉紳家庭,但他們的母親卻希望女兒們能嫁入豪門,因此在得知年輕的單身富豪賓利先生搬入莊園時,班納特太太便認為這即將是屬於他們女兒的財產。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完美愛情似乎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金錢。

不難看出全書在討論愛情的基礎上,無法拋卻的一個巨大副線就是金錢,這一因素幾乎貫穿在班納特每個女兒的愛情與婚姻中。最顯而易見的是,班納特太太認為自己最美麗最淑女的大女兒是最適合嫁給有錢的賓利先生,而叛逆孤傲的伊麗莎白卻只配一個思想古板的牧師。很顯然,班納特太太下意識的用金錢來衡量女兒們的價值而不是品性與性格。我們不能因此偏見的看待班納特太太的勢利,畢竟從一個小姑娘的眼睛裡看到的是純粹而盲目的愛情而一個母親看到的卻是長久的婚姻。

傲慢與偏見:無法拋卻金錢的完美愛情


不難理解的是在母親的渲染下,女兒也同樣用金錢來標量自己的婚姻。他們的夢想是嫁一個有錢人而不是嫁一個心上人,不管他們是否是十幾歲還是二十幾歲。本該叛逆盲目的年紀卻如此鮮明的追求著金錢,這是他們從小耳濡目染的三觀,也是他們鮮明的愛情觀。那麼,這樣的愛情觀,究竟是好是壞?不難想象,追逐名利的人,會從名利中得到也會從中失去,女兒們的婚姻證明了這一點。

傲慢與偏見:無法拋卻金錢的完美愛情


伊麗莎白的姐姐吉英聽從母親的話去舞會上接近賓利先生,而後來他們確實相愛了。我們可以說他們的愛情是美好的,但卻並不是完美的,因為這場感情的主線是金錢,而愛情不過是點綴,或者說作者嘗試用愛情來包裹了這一場並不美好的物慾,我愛你的錢,而剛好我也愛你,這樣的愛情才是最真實,令人感覺最美好的。而真正現實而又殘酷的婚姻是什麼?小女兒莉迪亞為了加入豪門,不惜拋棄自己的名節,用私奔來威脅家人,這樣的愛情最可悲,沒有真正的感情,也沒有真正的婚姻。正如知否知否中的墨蘭,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情,也沒有得到該有的地位與尊重。

傲慢與偏見:無法拋卻金錢的完美愛情


真正的完美愛情是什麼樣的?是伊麗莎白的愛情,是曲折中磨練出來的純粹,是無關其他,只為你而來。不為你的金錢而去,我愛你,只是剛好你朱門繡戶。很可信這樣的愛情在現實中很難真正看見,作者奧斯汀的愛情因為家中的勢利而喪生在襁褓中,所以她在作品中寄託了他對完美愛情的想象,因為不存在,所以才完美,因為完美所以才讓人感到如此的不真實。

傲慢與偏見:無法拋卻金錢的完美愛情


到底現世,有多少能戰勝金錢的愛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