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至零利率疊加QE 我國央行仍堅持“以我為主”

本報記者 劉琪

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正式落地,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與此同時,央行還開展了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維持3.15%。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央行採取“定向降準+MLF”組合,釋放長期資金,有利於金融機構穩定預期,做好資產負債管理,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普惠金融領域的支持力度。

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繼3月3日降息後,在北京時間3月16日,又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0-0.25%的超低水平,並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QE)計劃。東方金誠首席公關分析師王青認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潛在衝擊,美聯儲在短短一個月內已重啟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貨幣政策模式——零利率+大規模QE,並正在引領全球貨幣政策進入新一輪降息通道。

“此次美聯儲‘超預期、大手筆’降息的目的是為了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對其國內經濟的負面衝擊”,崑崙健康資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同去年一樣,美聯儲的QE對其他國家無疑會有示範效應,預計此後將會看到更多國家央行緊急降息。

當前,市場普遍關心我國央行是否會跟隨美聯儲降息。實際上,從過去幾年來看,我國的貨幣政策都是根據我國的經濟形勢、通脹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而定,美聯儲無論加息還是減息,我國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同步的調整。溫彬認為,美聯儲連續兩次緊急降息累計150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再次回落至零利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此次MLF利率保持不變,體現了我國貨幣政策獨立性。

“3月16日MLF操作利率與上次持平,說明央行的操作主要‘以我為主’,但全球開啟新一輪寬鬆之後,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打開,後續預計還會有進一步的寬鬆政策出臺,但寬鬆力度應該不及美聯儲。”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全球一體化的聯動效應下,美聯儲降息和QE同時推出的貨幣寬鬆政策勢必會對我國未來的政策選擇產生影響,但影響較為有限,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和執行還是更多的服務於國內穩增長和調結構。

章俊進一步指出,一方面,本次美聯儲降息至零的操作使其價格空間基本耗盡,無法令美國經濟向2008年那樣快速反彈,全球經濟在未來可能會迎來一個相對長週期的衰退。因此,我國央行不能僅僅為了當前的疫情事件性衝擊而過度消耗政策空間;另一方面,鑑於前期陸續推出的政策紅利支撐中國經濟增長具有相對確定性,未來外資將持續流入且人民幣匯率兌一攬子貨幣保持大體穩定,國內貨幣政策的重心可以更多地兼顧“以我為主”的獨立性。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優質內容推薦

  • 今天,無錫樓市傳來4個重大消息
  • 金州區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 涉及60棟建築 總建面約14.93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