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麥克阿瑟,二戰中功勳赫赫的美國上將,常身著卡其色軍裝、頭戴一頂元帥帽、嘴叼一支大煙鬥外加一副墨鏡,這便是他的標誌性特徵。戰場上的他狠辣果敢、行事敏捷,令敵人聞風喪膽。但也是這樣一個軍事能力卓越、殺伐果斷的人,竟在日本人手中遭遇了人生滑鐵盧,只能啟程前往棉蘭老島,後轉赴澳大利亞,留下一句灰太狼的經典語錄:“我一定會回來的!”那究竟是何緣由呢?我們一起來揭開謎底吧。

我一定會回來的!|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 麥克阿瑟圖片

日本早有預謀,奪取美國軍事基地的野心昭然若揭

菲律賓,作為美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海空軍事基地,是一個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交通要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也是參戰雙方的必爭之地。為完全掌控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要線,更好地在後期進攻東印度,日本決定出兵佔領菲律賓群島,清除當地美軍勢力。

為此,日本做出了詳盡的軍事部署——首先,發動駐臺航空部隊力量,火力突擊美軍在菲律賓的空軍主力,先發制人,拿下主動權;同時以海軍為護翼助力軍隊在呂宋島登陸,為後期陸軍主力佔領馬尼拉造勢;最後發起南北夾擊佔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而此時,美駐菲的軍隊才開始倉促應戰,持槍訓練。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以美軍遇襲、麥克阿瑟領導的軍隊遭受重創拉開了序幕。

我一定會回來的!|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 “空中堡壘”式轟炸機飛行在東南亞海域

麻痺輕敵,遭致人生第一個滑鐵盧

珍珠港被襲事件接近尾聲時,陸軍參謀部處長倫納德·傑羅就致電麥克阿瑟,提醒他:“如果你那裡在不久的將來遭到襲擊,那是不會出人意料的。”但麥克阿瑟不以為然,並沒有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覺得,日本人不可能那麼快就有餘力進攻菲律賓。

在麥克阿瑟的眼中,這些日本兵軍衣肥大、褲腳寬鬆、行動遲緩,根本不值一提。這種錯誤的判斷和盲目輕敵思想,讓他在與日本開戰的最初幾個小時裡缺乏警惕性,疏於防備,給了日軍可乘之機。

我一定會回來的!|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 日本95式輕型坦克

在偷襲珍珠港十小時後,日本火速安排第2航空艦隊的轟炸機進攻了菲律賓,美軍傷亡慘重。為守住林加延灣海岸和陣地,麥克阿瑟在倉促應戰中下令執行灘頭防禦計劃,等待援軍到來。但他的這一希望很快落空了。因為遠在馬尼拉海域的支援軍聽聞日本在菲律賓沿海地區部署了強大兵力後,便火速掉頭轉向,開往澳大利亞。在缺乏海上供給線輔助的情況下,麥克阿瑟領導的部隊很快就被打的落花流水,潛艇保衛菲律賓的計劃破產。

我一定會回來的!|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 麥克阿瑟與其妻兒

迫離巴丹,飲恨菲律賓,直喊:我一定會回來的!

1942年1月9日,勢如破竹的日軍開始攻擊巴丹半島,並一度衝進守軍防禦圈。為安定軍心,麥克阿瑟只能用謊言來鼓舞將士:“美國的援助已經在來的路上。我們繼續戰鬥,就會勝利;但我們撤退,就會毀滅。”可就連他本人都不知道,援軍何時才能到,自己還能撐多久。

我一定會回來的!|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 巴丹死亡行軍戰俘營

1月17日,日美雙方進入漫長而又艱苦的拉鋸戰。在日軍的強勢進攻下,美軍右翼防線被突破,美軍情況告急。在孤立無援的處境中,麥克阿瑟致電馬歇爾,立誓要血戰到底,與陣地共存亡!到了2月中旬,日軍先後攻陷新加坡、新愛爾群島等地,並積蓄力量準備南下。但即使節節敗退,麥克阿瑟依舊帶領部隊堅守在前方,他一下就成為了全美公眾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誇讚和榮耀鋪天蓋地而來。

我一定會回來的!|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 麥克阿瑟視察新幾內亞島

2月2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親自致電麥克阿瑟,命令他從前線撤退,以棉蘭老島為中間點,轉赴澳大利亞。雖滿心不情願,但軍令難違。3月11日,麥克阿瑟乘坐快艇離開馬尼拉灣。但在離開之際,他反覆叮囑副手溫萊特中將說:“我一定會回來的!你們一定要守住。”可還沒等到麥克阿瑟回來,他7.5萬部下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全部棄械投降,這也成了麥克阿瑟心中永遠的遺憾。

我一定會回來的!|美國一代戰功赫赫的上將,竟被逼的退澳躲貓貓
  • 轟炸機上指揮作戰的麥克阿瑟

對於一個非常注重軍人榮耀的人來說,菲律賓是麥克阿瑟永遠的痛。如果當初他能夠就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引以為戒,不盲目輕敵,那麼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