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極也——談伏弘的畫,陳傳席

我以前把中國的繪畫劃分為民間畫、畫家畫和文人畫三類,有人從價格上區分,又劃分為“商品畫”和“藝術品畫”兩大類。但若從馬克思主義觀點去看,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然而“藝術品畫”的實用價值是供人欣賞,但供人欣賞的畫如齊白石、黃賓虹、達·芬奇、梵高、畢加索等人的畫也可以用來交換美元或人民幣等,如是,則“藝術品之畫”也可以成為商品,而“商品畫”雖然是用來交換鈔票等,但也未必完全沒有供人欣賞的使用價值。這樣看來,似乎二者沒有太大的區別,其實區別是很大的,區別最關鍵處就是文化含量的多寡。

  “藝術品之畫”的文化含量較高,首先是畫者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其次觀賞者也必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則,畫者畫不出或者觀者看不懂。“商品畫”則畫者只需有一點技術,觀者也只要看上去很像,顏色很豔即行,如是,則畫者畫的是藝術的糟粕,觀者觀的是藝術的糟粕。有一位“大款”,通過關係找到我,要求我指導他兒子學習書法,並聲明從隸書學起。我根據他兒子的情況,叫他學《張遷碑》或《石門銘》,並贈送這兩本字帖。一個月後,他來找我,指責我不該推薦這兩本字帖,太難看。他把自己集的電腦字拿給我看,決定叫他兒子學電腦字。我反覆勸說而無效,他嘲笑我缺乏科學頭腦,並說:“漢朝人不會寫字,隸書難看是可理解的,時代已經進步了二千多年,又加上電腦科學,當然超過古人。為什麼舍先進而投落後呢?”結果,他的兒子學了五年電腦字,學得神形畢肖,但後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學五年的《張遷碑》、《石門銘》,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這裡就有一個文化含量問題。

  宋人鄧椿在其《畫繼》一書中,專列“軒冕才賢”和“巖穴上士”二節,介紹了蘇軾、李公麟、米芾、晁補之等大文人和江參等隱士,並說:“畫者,文之極也。”又云:“其為人也多文,雖有不曉畫者寡矣,其為人也無文,雖有曉畫者寡矣。”並對文化修養不高的畫人大加貶斥,目為“眾工”,並鄙視說:“此若虛深鄙眾工,謂雖曰畫而非畫者,蓋止能傳其形不能傳其神也。”

  現在看來,中國的所謂畫家車載斗量,只不過是“眾工”而已,能真正稱得上畫家者,真寥若晨星也。

  伏弘則不然,他雖然是一位畫家,但他首先是一位文化人,為了打開藝術之門,他發奮讀書,“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後讀完了馬克思的《資本論》以及很多本西方政治經濟學、哲學、美學、文學等經典著述。他作了長時期的思考後,讀書又回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上,從《易經》以及各類研究《易經》的著作,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的書,到屈原、宋玉,漢文漢賦,六朝畫論,唐宋八大家、二程、朱熹,一直到梁漱溟、熊十力、魯迅等。他一本一本地讀,特別注重哲學方面的學說,漸漸有所體悟,後來忽然頓悟,傳統是什麼,他已瞭解。“中國畫是哲學的”,他以傳統文化的精義再看中國畫,真是“一超直入如來地”啊!

  伏弘讀書時,並未忘記研究繪畫,他大量地欣賞古今名畫,向海內外的真正名家請教。他更多地研究書法,臨摹古代名帖,也研究黃賓虹用筆用墨之法,尤其是研究古今名家書法繪畫用筆的內涵。哪些畫中含有傳統文化,哪些畫中僅有外形而無文化內涵,看得多了,體悟深了,一切都在把握之中。

  當然,伏弘也臨摹。齊梁時謝赫的“六法論”中便有“傳移模寫”一法,但他從不臨摹俗畫,也不臨摹那些缺少文化內涵的“眾工”之畫。他的花鳥畫多學徐渭、八大山人,也學趙之謙、黃賓虹,偶爾也吸收齊白石的山水畫,並多學普荷(擔當)、八大山人、陳子莊、黃賓虹,近來重點學黃賓虹,當然其他名家,凡有文化品位的,他也都學習吸收,但他並不機械地模仿,而是融會貫通,加之自己的體悟,然後化為己意,以意驅筆,意到便成。伏弘的齋號曰“無對”,古人曰:“仁者與物無對。”而他的畫也和古人“無對”。所以,我們看他的畫,似徐渭而不是徐渭,似八大而不是八大,似普荷、黃賓虹而不是普荷、黃賓虹,似者,有傳統也,不是者,無對也。與人與物“無對” ,他內證外修。

  書法是傳統文人畫的根本,伏弘進一步地加強書法研究。伏弘是山東臨沂人,這裡產生過兩位大書聖,一是東晉的王羲之,二是唐朝的顏真卿。伏弘的書房裡、畫室中掛滿了王羲之、顏真卿、其次是黃賓虹的書法,日夜觀賞,有朋友來就共同觀賞,心摹手追,他的書法大大進步了。

  伏弘的書法理論受美學家韓玉濤先生影響較大,韓玉濤認為只有草書“一之舞蹈,氣之流行,道之飛動”體現中國藝術精神。而繪畫以“寫意”最能體現中國藝術精神,寫意畫又必須以書法筆意為之。伏弘的書法也是無對的,他“敢於胡亂,深於寄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伏弘以書法入畫,筆墨便有了根基,點、線、面的運用,陰陽、動靜、疾緩、剛柔的變化,無不符合法規,更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體悟和傳承。

  當然,我們還不能說伏弘的書法繪畫已經爐火純青,他還在學習和研究,他還在深入,還在發展,還在進步,但他和那些“眾工”之畫相比,已有較多的文化內涵和傳統,這是十分難得的。路子正,有文化根基,到達藝術的最高殿堂,只是時日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