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鬼修女“瓦拉克”(Valak),自现身于2016年上映的《厉阴宅2》(The Conjuring 2)后,就受到厉阴宅粉丝们的热切喜爱,于是导演James Wan和制片Peter Safran便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关于“瓦拉克”的独立电影,使《鬼修女》(The Nun)在上映前,即受到许多观众的密切关注。

《鬼修女》由英国导演Corin Hardy所执导,故事发生于1952年的罗马尼亚修道院,讲述受梵谛冈委托的神父Burke和见习修女Irene,一同前往调查修女自杀案件时,意外揭露了这栋中世纪修道院里,不为人知的秘密。

文中将介绍导演如何奠定本片基调、拍摄现场的场景如何选择,以及摄影指导Maxime Alexandre和艺术指导Jennifer Spence,如何透过明暗对比和空间设计,营造骇人氛围,成就这部号称“厉阴宅宇宙”中,最黑暗的篇章。

经典恐怖元素奠定电影基调——导演Guillermo del Toro的启发

“我想带领观众,走上一趟既不圣洁又骇人的旅程。”──《鬼修女》导演 Corin Hardy

“我喜欢《鬼修女》发生在1952年罗马尼亚城堡内的设定──这让故事同时兼具了新奇和古老的感受。”作为一名恐怖片影迷,Hardy认为《鬼修女》给了他一个机会,融合过往恐怖惊悚片中的经典诡谲形象,包括古堡、修道院、墓地、雾、煤气灯、烛光、彩色玻璃等哥德式恐怖元素。

其中,更能追溯自Hammer Movies(是指以制作哥德式恐怖片闻名的英国电影制片商)、William Friedkin的《大法师》、义大利神秘探案小说《玫瑰的名字》等源头;而在冒险元素部分,则借镜于《魔宫传奇》。导演Hardy说:“《鬼修女》包含了所有我作为说故事的人所喜欢的元素。”

另外,Hardy也谈及导演Guillermo del Toro(吉勒摩戴托罗)对他的影响:“我从他的电影《鬼童院》、《羊男的迷宫》中学到很多东西,他讲述那些神话、怪物,以及各类神秘事物的方式是充满热忱的,使我感同身受。”

深入罗马尼亚当地——真实存在的“十字架走廊”

《⻤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鬼修女》的故事地点发生在1950年代的罗马尼亚,为完整重现故事里的场景,剧组亦将工作基地,设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并从基地前往外西凡尼亚山区、科文城堡、锡吉什瓦拉(此处亦是吸血鬼德古拉的故乡),以及罗马尼亚的广阔乡村区域拍摄。

由于罗马尼亚当地政府禁止剧组在教堂拍摄,再加上教堂的实际大小,无法提供演员足够的特技表演空间,因此美术部门必须根据导演所提供的教堂照片,将文艺复兴时期的哥德式科文城堡,另用木合板搭建的教堂内景,改造成《鬼修女》中的恐怖修道院。

导演的“撞鬼”经验

《⻤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在电影里,以360度旋转、拉远等复杂摄影机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十字架走廊”,其实是一条真实存在、且长达200英尺的古老长廊。导演Hardy更声称,他在那里经历了一场超自然体验──看见不是剧组人员的罗马尼亚士兵鬼魂!

在拍摄“十字架走廊”时,导演为了避免入镜穿帮,他不得不独自进入一个黑暗、潮湿的牢房内工作,但在他进入之后,他却发现牢房内已经有一群人,当时他还误以为是声音部门的罗马尼亚人,直到拍摄结束后,他才惊觉原本站在后头的人们全都消失不见:“这时我才发现祂们是根本没离开过这里。”

为“瓦拉克”量身打造的视觉深度── 充满神秘与未知的空间感

《⻤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你给予这个环境深度,而这个深度将赋予瓦拉克生命。”──摄影指导 Maxime Alexandre

电影里,“瓦拉克”的出场总是令人坐立难安,暧昧不清的面容以及诡异的出场方式,都足以让观众打从心底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而营造这骇人氛围的重要幕后功臣,即是皆曾经参与过《安娜贝尔:造孽》(Annabelle: Creation)拍摄工作的摄影指导Maxime Alexandre,和艺术指导Jennifer Spence。

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力量

Alexandre过去就曾担纲过多部恐怖片的摄影指导,于本次拍摄中,他仍采用了同上次《安娜贝尔:造孽》拍摄时,所使用的摄影机Arri Alexa和镜头Leica Summilux-C, Alexandre谈到:“我认为这样的组合,在捕捉暖色调时蕴藏着某一种魔力。”让电影里的光亮能与黑暗完美结合。

“你必须反着进行整个打光流程。”Alexandre表示,为了表现二战时期被战火蹂躏过的罗马尼亚,他一改先前以照亮场景为目的打灯手法,转为从黑暗中思考影像构图,再以烛火、煤油灯来点亮需要出现的元素,增强画面明暗对比,营造出剧中紧张、悬疑的氛围。

同时,Alexandre不断强调鬼修女“瓦拉克”的实体形象,他认为:“所有光线和景框的准则,都来自于这个实体的力量,所有明亮与阴影的编排也都建立于此。”基于这样的理念,Alexandre才拍出了阴森、诡谲的罗马尼亚。

齐力打造高难度的水场景

《⻤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片中“瓦拉克”从水底浮出的场景,其实一开始并不存在剧本里,但是导演Hardy认为,通往地狱之门必须穿透过某种东西,而“水”有着看似宁静、祥和的表面,底下却可能波涛汹涌、危机四伏:“这就像一个永远的地下墓穴,你知道所有的邪恶,都会从那里涌现出来。”

为此,Hardy精心手绘草图,将这个水域设计成“漏斗状”,艺术指导Jennifer Spence于此建造一个大型水池,提供足够的空间及水深,让演员完成特技动作。再加上大量器材的布置与移动,拍摄的水池周遭及底部也都串接着线材,让Hardy直呼这是本片拍摄难度最高的场景之一。

“正因为所有的邪恶都来自于此,才决定了此处应该是什么样子。”──艺术指导 Jennifer Spence

在新生代导演Corin Hardy的带领下,《鬼修女》的视觉美学风格,偏向早期的哥德风恐怖片,有别于过往厉阴宅系列电影的现代感、写实风,让厉阴宅宇宙终于得以走出“闹鬼家屋”,展开更丰富的世界观。

《⻤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本文完

如果本文对你有用

《⻤修⼥》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打造超极恐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