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父子兵”义务帮扶乡邻管护农作物

本网讯(通讯员 宋梅)“油菜花开时,及时杀菌是关键,今年疫情导致油菜管护期比往常延后了不少,管护好坏决定油菜菜籽的产量,千万不能马虎……”3月13日,在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向东村的百亩油菜基地里,年轻党员卓勇一边给油菜杀菌,一边远程电话指导村里的另一油菜种植大户。

卓勇今年32岁,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着丰富的农作经验。卓勇10年前从农校毕业后,并未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农业发达地区一展身手,而是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传统农民,并与父亲一道常年义务帮扶乡邻管护农作物。

尽管家中流转的近百亩土地都是较为贫瘠的旱土,种植的也都是油菜、棉花等传统作物,但由于父子俩管护有方,外加不断创新,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2016年,父子俩通过传统作物套种经济作物的方式,迎来了10万元年收入,党员“父子兵”的名号在十里八村越来越响亮。

为了带动更多靠传统作物种植的农户摆脱“糊口路”,科学播收精准管护达到增产增收,2019年,父子俩在村里开了一家惠民农资店,低价为村民提供农资,并义务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卓师父,这个玉米种子是发了秧盖地膜,还是直接撒播在土里?要配合什么肥料?”“李爷爷,今年玉米下种较晚,要让它发了秧苗再盖地膜,同时还要在地里埋些有机肥,才能不影响收成。等下,我让卓勇去你家一趟,告诉你怎么弄。”为了确保今年农作物保产增收,这段时间父子俩分工合作。卓国荣在农资店为前来咨询的农户答疑解惑,卓勇在田间现场查看核实,对症下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