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战国后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公元前335?—公元前296?),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根正苗红的楚国贵族。屈原对自己的出身非常自豪,他写的长诗《离骚》,第一句就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意思是他是古帝王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指远古帝王颛顼,必须说,这出身非常高贵。屈原自叙先祖的荣光,是自励高蹈,他要成为有高贵品行的人。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屈原 剧照


屈原有高贵的出身,有深厚的文化教养。在二十多岁时,就在楚国宫廷任职。他是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是一个重要的官职。楚怀王的后期,屈原还担任过三闾大夫。

屈原知识广博,记忆力惊人,他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又精通辞令。在楚国宫廷内部,屈原和楚王议论国事,发出号令。这表明,屈原是参与国家大政设计的人,是操作楚国政治中枢的重要人物。

屈原所处的战国末期,七国实力此消彼长,秦、楚、齐,三个大国雄踞一方,特别是秦国咄咄逼人,国家间的对外交往,非同小可,是合纵还是连横,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屈原接待各国使节,应对诸侯关系,都说明屈原是一个有实际能力的政治家,外交家。

屈原年轻有为,一时间名满楚国。这风头都让屈原占了,那些奸佞小人就不舒服了,各种的嫉妒、谣诼都来了。屈原后来在《离骚》里写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思是,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造谣诽谤我善于淫邪。(注意,屈原的诗有一个特点,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这也说明屈原珍爱高洁芬芳的心理气质。)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楚怀王让屈原起草宪令,这也不是一件小事,一是说明了屈原的才能卓越,另外也是不是意味着屈原是楚国政治的一个改革者,在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形势下,楚国如果不能富国强兵,不能有正确的战略选择,生存也就成了问题。

但是屈原起草的宪令还没有定稿,奸佞小人急于破坏就急急忙忙赶到了。

上官大夫想夺过屈原起草的宪令争功,屈原不给他,上官大夫就在楚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了。一般说,君子肯定斗不过小人,因为君子有操守,不屑于蝇营狗苟的争斗,而小人无下限,最拿手的就是下三滥。

上官大夫,这个人叫靳尚,他的后面有一个腐败的贵族集团,如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小儿子子兰等人。上官大夫在楚怀王跟前说,屈原太骄狂了!大王让他起草宪令,每一个法令出来,他常常炫耀自己的才能,说除了我,谁也够格。大王您,他也不放在眼里了!楚怀王其实是个昏庸之辈,听了上官的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怒之下,把屈原给疏远了。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这里要说明,楚怀王疏远了屈原,屈原失去了参与楚国政治中枢的机会,政治生命基本结束了,这个时候,屈原差不多三十多岁吧。这样一个有才能的政治家的被贬斥,是楚国政治的悲剧。屈原的政治抒情长诗《离骚》,大概就写在被楚怀王疏远后。尽管屈原非常热爱楚国,非常忠诚楚怀王,但结局就是如此残酷。

《离骚》以诗明志,屈原爱着楚国,同情楚国的人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要坚守高洁的品格,至死不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探索人间的正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屈原故乡秭归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就是说,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智慧,诚信被无端怀疑,忠心耿耿被诽谤抹黑,都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司马迁又评价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的人格可以与日月同辉。这评价几乎是登峰造极了。

与此同时,楚国的政治就开始一天天黑暗,国运走下坡路了。

楚怀王的时候,屈原曾经出使齐国,当时,秦国正吞并诸侯,屈原建立齐楚联盟亲善关系,东方大国齐与南方大国楚要是联手,那秦国的兼并就不那么容易了。当时的秦国,非常害怕齐楚的亲善联盟,派出张仪带着厚重的礼物来楚国活动,昏庸的楚怀王竟然断绝了与齐国的亲善关系。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此后,楚国政治一片黑暗,国事一系列的混乱不堪,与秦国交战,丧兵失地,楚怀王又被秦国的张仪骗婚到秦国去。当时,屈原曾阻止楚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可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说,爹啊!为啥拒绝秦国的美意呢?楚怀王昏了头,美滋滋地到秦国要娶美女了,结果,一到秦国,秦国断了他的后路,要他割让土地,楚怀王怒了,跑到赵国,赵国不敢要他,楚怀王又回到秦国,客死他乡,至死也没有清醒过来。

楚怀王儿子楚顷襄王上台,政治更加混乱,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郑袖等人把持国家,屈原最后被流放到蛮荒之地,这个地方是遥远的湖南溆浦。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司马迁当年写屈原传记时,第一手的材料可能非常匮乏,楚国是一个南方大国,被秦国灭亡后,大概所有的典籍都毁灭了。他写屈原生命的最后时期,是采用了屈原写的最后一篇诗歌《怀沙》。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到了汨罗江一带,边走边吟诗,脸色难看,身体枯瘦,老实人真是受罪了!

一个打鱼的老头(渔父,可能是一个隐士),见到屈原,大吃一惊,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啥到这里来了?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屈原说,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流放了!渔父就说,唉呀!老先生哪!随波逐流,混混就好啦!何必认真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沐浴的人,必定把帽子上的灰尘弹掉,把衣服也抖一抖,人怎么能够同流合污呢?我宁愿跳进汨罗江喂鱼,也不愿用自己的洁净身体遭受污秽之物的侮辱呢!

渔父听了屈原的话,唱着楚地的古老歌谣走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大概是在劝告屈原隐退自全,水清了,可以洗帽子的缨带,水浊了,不还可以洗脚吗?

这个时候,屈原听听渔父的意见,也是可以的吧!楚国朝廷回不去了,做个隐士不亦正常吗?可是屈原是绝不做隐士的。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屈原不愿做隐士,为什么?这是屈原的品格和信仰决定的。一是为人高洁,二是忠君爱国。这是他的选择,绝不迁移。不用多说,出身高贵,赤子之心,才华横溢,心中有自己坚守的东西,爱国可以,为什么非要忠诚昏庸的楚怀王呢?在屈原的观念里,爱国忠君是不可分开的。

屈原在流放地待了很多年头,他的志向更坚定了!为楚国而坚守忠诚,为高洁的人格而坚守。他孤独地出没在江边泽畔,吟诵着自己的诗篇。她年纪已经老了,身体更加虚弱了,楚国没有希望了!

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屈原的选择,隐士?还是志士


秦国扫荡天下,楚国灭亡不可避免,屈原已经绝望,大约在楚顷襄王的三年的五月初五,他怀抱大石跳进汨罗江,那时候,他有六十多岁了。

屈原既不是儒家之徒,也没受过道家影响,这是非常特别的。楚地风土人情与中原不同,发生与黄河流域的儒、道思想,在战国末期,对长江中游一带的影响一个是有限的。屈原不做隐士以自全,宁死明志,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与志士的飞跃,万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