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復工,怎麼馬力全開投入工作?請你收下這些實用建議

現在很多公司都已經復工了,不過隨著復工,很多人也遇到了各種新問題。比如,復工第一天被通知業務調整,很擔心公司未來前景走向;自己被調到了其他部門,考慮自己能不能勝任,每天都焦慮等等。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別擔心。

得到APP請到了專業的職場教練廖舒祺老師,做了一場“重啟2020”直播,從專業角度為你提供建議。

狀態不好,原因在哪兒

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有一句話:“人總在不自由時感到不滿,而自由時又感到惶恐。”

這很像現在職場人面臨的狀態——疫情沒來時,覺得穩定、無聊、不滿;疫情來了,沒有了章法和確定性,又惶恐不安。

所以復工後效率低,其實是因為自己無法掌控現狀。要解決這個問題,重啟工作狀態,你得學會在確定、不確定,安全、焦慮之間自由切換。

具體怎麼做呢?

短期來看:主動給自己建立儀式感,快速行動起來。把自己拉回到熟悉、可預測的情景中,用行動對抗焦慮和低效。記住一句話:

面對不確定性,想,全是問題,做,都是答案。

長期來看:建立起儀式,節奏,把握住職業發展中的“錨點”,才是工作狀態一直保持下去的關鍵。

剛復工,怎麼馬力全開投入工作?請你收下這些實用建議

短期:行動起來

我做了個調研,發現大部分人復工效率低,主要是兩方面:

外部干擾方面:有人說自己在湖北的家中辦公,孩子小,很難分配工作和帶娃的時間精力。去單位復工,每天出行也提心吊膽;而且有些客戶和合作方沒開工,所以溝通效率很低。

內在情緒方面: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沒有進步、銷售業績完不成,公司招聘了人又隨時叫停,焦慮地睡不著覺。

總之,就是對外掌控不了別人,對內不能安心把控好自己。

要解決這種狀態,給你三招:

第一招:建立儀式感,減少思維噪音,快速進入狀態。

建立儀式感的方法因人而異,這裡簡單說幾個:

比如,用金句卡給自己打氣。

我前些日子做了一個金句卡,上面寫著“長期規劃、年年反思、月月奮鬥、天天為自己而活”,很多人很喜歡,就拿來作為手機壁紙,作為提醒進入工作狀態的一個方式。

再比如,給自己列一張能量句子清單。

寫下10句最有力量、最能激發自己的話,當你想快速進入狀態時,找出來讀一遍,讀完乾脆利落地開始工作。

還有,用運動讓自己迅速進入狀態。

工作前先運動一下,然後鄭重寫下今天的工作目標和任務。

第二招:明確量化的目標,形成自己的節奏。

我最近看了很多職場人寫復工之後的一些分享,我發現工作狀態和效率高的人,往往有兩個做法:

每天會有一兩個非常明確量化的工作目標;

有自己固定的節奏,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情,不用糾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人在從確定、清晰的情況到節奏被打亂時,這個做法非常重要。

以我自己為例, 2018年開始做自由職業者,一下所有事都要自己主動規劃,於是我給自己安排兩個核心目標:每週至少做三個教練輔導,一週至少寫出一篇職場乾貨文章,這就是量化的任務。

然後設定每天具體的時間表:早起,運動30分鐘,一邊收聽英文訪談節目;吃過早飯,穿戴整齊去咖啡廳,做每日最重要的三件事;晚上,寫每日5問來檢視自己的狀態和成長。

一般人都是上午注意力集中、效率高,到了下午效率開始降低。所以你安排時間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精力安排一天中最重要的事。

第三招:加強和上級溝通,替對方減少負擔。

有些職場人有個誤區:覺得溝通必須由老闆發起,如果老闆不主動溝通,就覺得自己的業務不受重視,特別委屈;但又認為主動跟老闆溝通是能力不行的人才做的,是拍馬屁、搞關係。

事實上,老闆是我們職場發展的合夥人。主動找老闆溝通,確認自己任務的優先級、明白老闆當前的工作重心、關心的指標、以及主動詢問對你的發展建議等,才是真正工作能力的體現。

尤其現在疫情期間,本來跟領導的直接溝通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這個時候如果能主動發起溝通,能極大提高團隊工作效率。

剛復工,怎麼馬力全開投入工作?請你收下這些實用建議

長期:價值思維

我最近頻繁接到職場人求助,主要是兩類:

一類是老員工,通常是企業的中高層和部門負責人。

他們糾結要不要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不要去做個人品牌。受到疫情影響,公司已經看到了發展瓶頸,是該為自己謀出路,還是留下來幫老闆共度難關。

一類是年輕的員工。他們糾結在受疫情影響,公司業務和組織架構調整了,可能要到新的部門,不確定自己的技能優勢是不是能擔得起。

這兩類人都有一絲不安——業務受影響,看到瓶頸,這時候不知道自己出去之後,是不是很快找到一個跟現在一樣的工作,或者去到新領域,能否很快拿到機會。

其實,現代的職場人,真正能創造穩定性的,就是一句話:

你能給誰提供什麼價值,或者你能為對方提供什麼價值。

你一定要有一種價值思維。什麼叫職場人的價值思維?我用一個案例告訴你。

小張畢業後在一家全國前十的券商公司工作,一開始在營業部做櫃檯,每天要辦理大量的客戶業務,處理瑣碎的雜事,很忙又沒有價值感。

後來小張經過很長時間的反思和調整,開始在瑣碎的事情中提煉出自己的工作價值,就是:提升客戶體驗感,高效地提供更好的服務。

有了這意識之後,小張在辦理業務中發現,很多客戶抱怨他們交易App不好用。他們內部從來沒有人系統整理過這類問題,自家App體驗感差,大家習以為常,卻沒有人真正做些什麼。

於是,小張花了一個多月把問題分類整理,還對比了市面上其他幾大受歡迎的券商App,對每一個出現的問題都提出了改進建議,形成一份PPT交給老闆。

憑藉這份分析建議報告,她所在的營業部得到了總裁的關注,推動了他們公司人員優化、升級系統,小張也從營業部晉升到了分公司。

你看,這就是有價值思維的體現。

剛復工,怎麼馬力全開投入工作?請你收下這些實用建議

給你一個價值公式

你可能會問:怎麼才能做到像小張那樣人在基層,靠自己的努力發揮價值?

我提煉了一個價值的公式:職場價值=他人的期待+你的內在需求+你的核心優勢。

圍繞這個公式,再給你三點建議。如果你真的能展開行動,別說找回工作狀態了,你還會實現價值上的飛躍,職場上的躍遷。

第一:透過要求,看到他人的真實期待。

別人說出來的是要求,沒有說出來的才是期待。

比如,對於小張的客戶來說,打電話抱怨App不好用,是在要求開戶更簡單、查看資訊更方便,這是一個一個的具體問題點。而客戶沒說出來的期待是,更節約時間精力,輕鬆暢快地完成證券交易。

小張看到了背後的期待,然後去註冊了近10家其他券商的App,親自一步步體驗、調研哪些細節才能讓客戶用起來更舒服。

對於小張的老闆來說,她說出來的要求是,要下屬給每位客戶做好引導和解釋,而沒說的期待是,下屬能高效率地解決問題、並且在300多家營業部中做出特色、脫穎而出。小張也做到了,所以獲得了晉升。

小米的創始人雷軍說過一句話:“口碑就是把事情做過頭。”不僅要實現他人說出的要求,還要能察覺並滿足他人沒有說出的期待,這樣你才能得到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第二:反思自己在職場發展中的內在動力。

我這些年輔導了很多職場人,發現一個特別驚訝的現象:很多已經到了企業的中層,甚至是管理者的人,也很少去想“我為什麼做這件事”。

當你面臨工作、目標和項目,如果沒有想過為什麼,那麼定出來的目標肯定有失偏頗。

如果你沒有想清楚底層的動力和原因,那你不會鑽研,因為你沒有動力做這件事。

還是剛才的案例,我問小張:“你為什麼花一個月的業餘時間做這個?老闆沒給加班費,也沒承諾你會怎麼樣。”

小張說:“我接到用戶投訴時,我是真的從內心感到耽誤了他寶貴的時間,我不想說兩句對不起就搪塞過去了,非常想替他們解決問題。而且,當我後來做數據整理時,我內心非常安寧。”

我在諮詢輔導時給小張做過測評,他的助人傾向非常明顯,同時他的結構化思維和細節處理方面是非常擅長的。所以這些就是他背後的動力。

所以,就是思考你內在需求價值和動力,對優秀的職場人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凡事提煉分享,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

如果我們想形成長久的核心競爭力,不被替代,這是非常關鍵的。

我2018年剛出來做培訓師的時候,跟很多同行比,我沒有什麼競爭優勢,我也不是企業高管,也沒有什麼學術背景,甚至連乙方的經驗都沒有。

那時候我就在思考,怎麼樣能夠在同樣講授課程的老師裡脫穎而出。後來我對自己進行了一個優勢定位:

第一,我有十多年的人力資源背景,是有組織視角的,不只有個人視角;第二,我十年前就跟古典老師學習職業生涯,這十年來我有很多一線實踐經驗,跟我有同樣背景的老師其實沒那麼多。

當時想到這些我就很開心,後來果然如我所料。

這裡提醒一點,很多職場人會把如何形成優勢這件事想得太複雜。其實,所謂的一技之長,就是你得讓別人看到你能提供什麼東西。

除了做專業的職業測評,也可以梳理你的日常工作,把其中有價值的東西展示出來,還有外界領導和同事有價值的反饋,體現了你的什麼優勢。

最後,祝你在這個非常時期,找到自己的優勢,工作順利!

文章創作屬於原作者,若侵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