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震動全球經濟

新冠疫情同時衝擊了經濟的供應和需求,從迄今中國的許多數據看,其對需求的影響遠大於對供應的擾動;由於廣泛和嚴重的社交疏離,許多可選消費和投資活動接近停滯,並造成了明顯的存貨堆積,總需求受到的衝擊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差不多。隨著疫情在多國蔓延,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可能難以避免。

3月份以來,中國的總需求緩慢恢復,但在行業之間和地區之間很不平衡。總體上看,當前的經濟活動仍然顯著低於正常水平。看起來國內經濟活動的正常化可能要到4月下旬或更晚一些才有望實現。由於疫情在境外的蔓延,2季度的外需勢必受到衝擊。

疫情的發展、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以及各國控制政策的成效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從西班牙流感等歷史經驗看,傳染病對經濟的衝擊主要是短期和一次性的,集中表現為恐慌導致的社交疏離,並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自我修復,許多積壓的需求也會隨之得到釋放。在恰當的政策支持下,由於人口的損失和現金流斷裂風險所帶來的企業倒閉等長期損失是可控的。

全球金融市場近期廣泛和嚴重的動盪似乎顯示,市場參與者的擔憂超越了疫情的短期經濟衝擊,越來越轉向對其長期負面影響的關切。市場似乎擔心,面對疫情的負面衝擊和經濟衰退,中央銀行放鬆貨幣的政策空間很小,從而可能出現債務-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使得全球經濟長期陷於停滯局面。

此外,石油市場的動盪、美國高收益債市場泡沫破裂,以及長期的股票回購可持續性、交易層面流動性缺失等風險因素進一步加劇了美國金融市場的調整壓力,加大了經濟的下行風險。

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即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發達市場中央銀行都將長期維持零利率,並反覆嘗試量化寬鬆等非常規工具;隨著美國經濟陷入短期衰退和長期停滯,需要關注美國股票市場十年牛市終結和美元重新轉入貶值趨勢的可能性。

由於中國相對較快的經濟增長,較高的利率水平,以及金融開放的擴大,未來隨著疫情結束和全球經濟的正常化,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並推動人民幣資產上漲和重估的可能性值得人們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