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擾動中國經濟,物價、就業怎麼走?統計局給出最新迴應!


疫情擾動中國經濟,物價、就業怎麼走?統計局給出最新回應!

16日,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佈會併發布1-2月份中國經濟數據。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消費、投資、出口等指標均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失業率有所上升。

同時,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期來看總體是可控的,中國1-2月份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疫情導致多項數據明顯回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消費方面,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

投資方面,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

出口方面,1-2月份,出口20406億元,下降15.9%;進口20832億元,下降2.4%;

物價方面,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在食品菸酒價格中,鮮菜上漲13.8%,豬肉上漲125.6%;

就業方面,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1-2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

五個方面闡釋中國經受住打擊

毛盛勇介紹,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是短期的,也是外在的,它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內在向上的發展勢頭。可以從5個“沒有改變”來看:

01

生產需求體量可觀,超大規模經濟的優勢沒有改變。

02

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

03

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供求關係總體平衡沒有改變。

04

互聯網經濟發展良好,新動能較快成長的態勢沒有改變。

05

宏觀調控對沖政策有力有為,完成全年目標的信心沒有改變。

數據顯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仍然達到11.5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5.2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3萬億元,規模體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品還是在逆勢增長,3D打印設備、智能手錶等電子產品產量增長都在100%以上,還有單晶硅、多晶硅產量分別增長45%和35%左右。

將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力度

據毛盛勇介紹,下一步,一方面要繼續鞏固疫情防控的積極成果,加強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有序推進全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和外部風險挑戰,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動力和潛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從政策上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聯繫著千家萬戶。對此,毛盛勇表示,中央會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就業優先的政策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比如用好就業基金的作用,增加對就業人員、轉崗人員和農民工的就業培訓,加大對重點人群,包括大學生、農民工的就業幫扶等,推動創業就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不僅如此,為更好地對沖疫情影響,下一步還會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包括推進減稅降費;貨幣政策從幫扶企業的角度出發,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努力降低企業貸款成本。

同時,在內需方面,要在擴大消費需求和擴大投資需求上同時發力,投資的領域和空間更多聚焦補短板、強後勁,推動產業升級,推動供給水平和供給能力提升。毛盛勇表示,在擴大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收到更好效果,如能進一步撬動民間投資,效果會更好。

在外需方面,將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積極鞏固外資外貿,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動力和潛力。毛盛勇強調,改革開放的步子還要往前邁,力度還要再加大。

“經濟恢復要等到二季度之後,宏觀政策需要更加積極有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說,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受疫情影響而停工停產的行業儘快恢復生產,重點促進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恢復經營,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

應對疫情衝擊,建議財政政策挑大樑,繼續推進減稅降費,同時要大力擴大財政支出,提升總需求。穩健的貨幣政策則應提升定向支持政策落地效率,通過多樣化的政策工具組合,實現對產業、企業的定向支持。

綜合整理自:央視網、環球網、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