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研究新冠病毒檢測方法的最新成果引人注目,該方法運用於100多份樣品檢測,準確率達80%以上,而傳統方法不到50%。3月9日,雲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已對該研究成果作認定工作。
據項目組組長、雲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藥學院教授李燦鵬介紹,該方法通過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標誌物進行電化學傳感方法檢測,與傳統的PCR熒光擴增基因診斷技術相比,靈敏度更高。
在對比實驗中,用病人的痰、咽拭子、鼻拭子、血液、尿液、血漿進行檢測,電化學傳感法對包括尿液的檢測都比PCR法敏感,尿液中的檢出率達到80%,而PCR法的檢出率不足為50%左右。
雲南大學電化學傳感檢測新冠病毒項目,與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臨床合作,對100多份樣品進行了對照檢測,電化學法檢出率達82%,PCR法檢出率為53%。
李燦鵬教授認為,中國目前病毒感染的高峰已過去,但新冠病毒有在其他國家蔓延的趨勢,電化學傳感檢測法有很大的開發應用價值。這種儀器的生產成本只需要1萬元左右即可,但PCR需要50萬元,目前,已申請專利保護。基於該傳感器的低成本優勢,希望今後能應用於臨床樣品檢測。
另外,電化學傳感檢測技術,還可用於其他病毒基本標誌物的檢測,包括諾如病毒、或者新冠病毒的長期檢測等,都可以有更多的應用前景。
據介紹,電化學傳感檢測技術,由張亞平院士組織,在雲南大學領導下調集了生物、化學、材料方面的專家教授組成團隊聯合攻關,從1月28日起組建這一跨學科團隊,2個周已做出突破性研究結果。
閱讀更多 昆明街頭巷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