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老睡覺,老師拍照質問家長,爸爸的解釋讓人心疼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教育方式與時俱進,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孩子在學校的學習進度,學習狀態,家長都能夠第一時間掌握。

這主要得益於微信家長群的設立,讓老師和家長之間有了及時溝通的渠道,但微信群如果利用不好,也容易引起誤會。

楊為是一位父親,孩子今年剛上初一,最近收到老師在微信群裡的消息,說是自己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低頭睡覺,不好好聽講,所以嚴厲地批評了楊為,並且把孩子上課低頭睡覺的照片發到了群裡。

老師說你家孩子上課睡覺,作為家長應該負主要責任,並且這種不好習慣也影響到了班級的學習氛圍,所以在微信群特意提出,希望楊為可以去學校一趟,好好談談孩子的個人問題。

孩子上課老睡覺,老師拍照質問家長,爸爸的解釋讓人心疼

一想到這裡,楊為就覺得特別委屈,因為自己和老婆平時工作比較忙,家裡照顧得不到位,孩子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奶奶上了年紀,行動不便,所以楊為和老婆不在的時候,更多的是孩子在照顧奶奶。

而昨天由於工作關係,自己加班到很晚,老婆又在外地出差,孩子忙完家務事又要忙學習,心力交瘁,很晚才休息,自己心裡也覺得很愧疚。

於是楊為在微信群裡跟老師說:“孩子睡覺肯定不對,但主要原因在家長身上。因為我跟妻子需要外出賺錢養家,孩子多數時間隨年邁奶奶生活。孩子年紀雖小,但格外懂事,放學回家除了要完成功課外,還要承擔家務事。可能是因為身體太疲乏,所以才在課堂上睡著了。這件事情我會從自身找原因並且處理好,我向老師擔保,以後一定不會有類似事情發生,確保孩子上課時精神飽滿。”

孩子上課老睡覺,老師拍照質問家長,爸爸的解釋讓人心疼

這番話頃刻間引來了各位家長稱讚。

網友@努力向上說:“這位家長的主要責任在於忽視了家庭關係以及孩子的成長,但是這番說辭卻也很巧妙地化解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

在這件事情上,雖然父親的回答獲得了高情商肯定,但老師的做法的確存有不妥之處。微信群主要是用於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並且督促孩子的學習情況。

但是孩子上課睡覺這種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在群裡面指出來,遇到類似事件,老師可以先和家長進行溝通,然後再商量解決的辦法。

正如同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孩子上課老睡覺,老師拍照質問家長,爸爸的解釋讓人心疼

針對孩子上課睡覺,家長和老師發現後該如何處理呢?

1.先了解情況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睡覺要根據具體的原因採取對應的措施,如果是太勞累,就應該和家長進行溝通,詢問勞累的原因是什麼?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如果是偷懶不好好學習,那麼作為老師就需要積極地去引導。

2.養成好習慣

很多孩子都有玩手機,看電視,玩電腦的習慣,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適當的娛樂可以放鬆心情,但是長期的娛樂會影響睡眠,影響學習。所以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的好習慣。

孩子上課老睡覺,老師拍照質問家長,爸爸的解釋讓人心疼

3.增強體質

如果身體狀態不好,有貧血的情況或者是營養不良,那麼在上課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等現象,並且表現出對老師講的內容毫無興趣,所以平時要讓孩子適當的進行鍛鍊,並且飲食上注意營養的補充。

4.引導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犯無數個錯誤,作為家長要積極地去引導,而不是用壓制的手段強迫的手段去制止。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個地方,下次應該怎麼做。

歐陽修先生有一句名言流傳於世:“教學之法,本於人性,磨揉遷革,使趨於善。”

對於廣大教師以及家長朋友而言,除了要教孩子課本內的知識,還應該培養其責任感。家長和老師應該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努力去承擔責任,認識學習的重要性。

孩子上課老睡覺,老師拍照質問家長,爸爸的解釋讓人心疼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責任感呢?

鼓勵孩子

鼓勵和批評是兩種相反的教育方式,前者給予的是肯定,這對樹立孩子的性格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給予孩子更多的信心和勇氣,而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

讓孩子自己動手

除了語言上給予孩子肯定之外,家長還需要配合實際行動,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首先要讓他明白自己錯在哪,然後去承擔相應的後果。這種方式能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錯了事情會受到懲罰。

孩子上課老睡覺,老師拍照質問家長,爸爸的解釋讓人心疼

​孩子的教育由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三者構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校和家庭承擔著主要責任,需要兩者緊密配合,多引導,多交流,互相尊重,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你的孩子也是否曾在課堂上低頭睡覺,你是否也被學校老師點名批評過呢?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