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沉睡的人鱼之家》:幻化的“人鱼”,寓意生命的希望

写出这样的故事真的好吗,我现在仍然在烦恼之中。——东野圭吾

读东野圭吾的这本书时,出于好奇,对题目《沉睡的人鱼之家》有两个疑问,一个是以东野圭吾惯常的推理小说,这个书名不像是推理小说的题目,果不其然,这本书讲的是关于人性,关于生命的拷问和救赎。

一个6岁小女孩因溺水成为植物人,大脑接近死亡还有呼吸,她的妈妈始终不愿意放弃,认为小女孩还活着,并陷入状如癫魔的母爱里无法自拔。故事的结局是小女孩的妈妈终于放下执念,将小女孩的器官捐献。

另一个疑问是,这个故事内容跟题目的关联,“沉睡”很好理解,东野圭吾为什么要用“人鱼”作为本书的题目?

针对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看看东野圭吾想通过“人鱼”,向我们表达的是什么,及其现实意义。


东野圭吾《沉睡的人鱼之家》:幻化的“人鱼”,寓意生命的希望


01 “人鱼”在文学作品中的寓意

“人鱼”俗称美人鱼,是神话传说中的种族。传说中的美人鱼,上半身是人形,下半身是鱼的身体。

在文学艺术领域,美人鱼多象征不幸的事情,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美人鱼的结局都比较凄惨,最后都没有得到幸福。

传说中,有些美人鱼没有灵魂,她们像海水一样无情;声音像孩子一样。美人鱼多表现出的文学特征是:“爱慕虚荣”、“诱惑魅力”、“残忍绝望”等情感表达。

结合东野圭吾《沉睡的人鱼之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鱼”直接指代的是小女孩瑞穗。

在书中,瑞穗是一个惹人怜爱的孩子。她的妈妈薰子打算跟老公和昌离婚,6岁的瑞穗知道了这个消息,想要挽救父母的婚姻。

于是她以溺水的方式来引起薰子和和昌的注意,被医生判为接近脑死亡,也就是植物人。

在这里,瑞穗是一个“人鱼”一样的存在,她像没有灵魂的”人鱼“,没有意识,没有思考,沉睡在那里。虽然瑞穗有女孩的声音,但她可能永远也发不出来声音了。

这个“人鱼”一般存在的瑞穗,是不幸的象征吗?对于薰子,对于瑞穗她自己来说,都是生命中的不幸。


东野圭吾《沉睡的人鱼之家》:幻化的“人鱼”,寓意生命的希望


02 知其不幸,还在为命运苦苦挣扎,这是“人鱼”顽强生命的象征

美人鱼有鱼类的身体,她们只能生活在海里,不能像人类一样在陆地上站立行走。她们与人类的爱情,激励美人鱼要和人类一样行走。

行走,是对她们身体及生命的违抗。美人鱼没有脚,她们用鱼鳍走在陆地上,忍受着无尽的痛苦,在很短的时间内,鱼鳍就变得血淋淋。

她们明明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可她们还是坚持与不幸的命运抗争。

美人鱼的这些故事,让我想起《沉睡的人鱼之家》中瑞穗的妈妈薰子。

薰子是给孩子寻找生命希望的“人鱼”,她知道瑞穗接近脑死亡意味着什么,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治疗瑞穗,期望让瑞穗像从前一样活蹦乱跳,活灵活现地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

这样与命运抗争的意识,让薰子陷入母爱的“癫狂”状态,她带着瑞穗去参加儿子的开学典礼,引来众人的议论,使得她突然意识到瑞穗的生存状态。

作为母亲的瑞穗得到一些理解,因为我们知道,一个母亲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孩子,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希望,也会为之付出所有。

不幸的命运在偶然间发生,但薰子十分渴望时光可以倒流,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实际上,不幸发生了,就成为了既定事实,哪怕一时的蒙骗自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过着平常日子,也改变不了什么。

在薰子的心中,瑞穗只是得了一种病,她会恢复健康。薰子与命运的顽强抗争,就像美人鱼上岸一样,希望渺茫,痛苦万分,可她还是坚持、坚强与勇往直前。

对于薰子来说,能够一直守护在女儿瑞穗身边,也是一种幸福。


东野圭吾《沉睡的人鱼之家》:幻化的“人鱼”,寓意生命的希望

03 死亡是人生的过程,是希望让生命永存

母亲薰子一直认为瑞穗是活着的,没有放弃瑞穗康复的希望,并四处奔走为她治病。

当机器支配身体做出反应,薰子找到了希望。在薰子心里,瑞穗不是没有灵魂的“人鱼”,她一直活着,只要细心照顾,身体做出反应,那就证明她在成长,看着女儿瑞穗的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很多人难以理解薰子这样的做法。

如果将薰子的器官捐献,让更多的孩子活下去,也是让瑞穗活下去的希望。

作者在这里设置了故事情节的转变,这也是作为读者的我们所关心的结局。像薰子这样照顾瑞穗,会不会真的会出现奇迹?瑞穗有一天可以醒过来。

结局没有大的反转,但在人性的救赎上,还是顺理成章地完成。薰子终于接受瑞穗的真正死亡,将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孩子。

从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充斥着生命的希望,即使瑞穗生的希望带来无尽的绝望,但薰子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其实,最后薰子也没有放弃女儿,只是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希望将被永远的延续下去。

薰子的思想转变,经历过怀疑、痛苦、绝望,这是人性的本性使然;但人性也能有自我救赎的一面,薰子放下对瑞穗身体活着的执念,才能让“生命”的希望得以永存。

从另一方面来看,薰子对瑞穗的执着,源于作为母亲接受不了女儿死亡的瞬间,然后薰子将死亡慢慢拉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痛苦与绝望,等到彻底接受“死亡”的概念,才从中走出去。

薰子对瑞穗的执着,来源于作为母亲内心的愧疚。我们从书中得知,瑞穗溺水是因为父母要离异,我想薰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自责于自己的人生所带给孩子的无辜伤害。

一件事情的发生必有其因果联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看上去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实际上是由周围复杂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导致的结果。

薰子内心的自责和愧疚导致她对待瑞穗的行为,当所有的尝试和希望都变成绝望之后,寻找另一种生命的希望,就是不纠结于过去,让事情顺其自然发展,让瑞穗能够发挥其做人的价值,帮助更多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