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德兰姆姆曾说:“世界上有许多人渴望着一小块面包,却有更多的人渴望着一点点的爱”。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01 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领奖

1979年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个大礼堂里,诺贝尔和平奖典礼正在进行着。一个身上穿着白色粗布纱丽,脚上穿着一双半旧凉鞋的瘦弱老妇人,神态安然,步履从容地走上这个令全世界瞩目的领奖台——她,就是德兰姆姆。

在接过奖牌奖杯和奖金时,德兰姆姆发表了获奖感言,这个感言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她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关怀的人们,来接受这个奖。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

这个“代替世界上所有穷人领奖”的感言震撼了全世界。德兰姆姆把最高的荣誉赐予她心目中的最可爱的穷人,她的一生不正是为了穷人而服务吗?

在获奖前两天,德兰姆姆坚决要求取消诺贝尔委员会为她举办的宴会,而要求将宴会的餐费捐给穷人。

在获奖后,她又将19万的和平奖金全数交给仁爱传教修女会,修女会用这笔钱为印度的麻风病人设立一个防御基金。她甚至卖掉那枚在世人看来无比珍贵的金质奖牌,所得款项如数捐给穷人。德兰姆姆连一美分也没有为自己留下。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德兰姆姆说:“我的职责就是服务全世界的穷人。”

德兰姆姆用尽一生的行动来实现她所说的话,她带着爱的光芒在大地上行走,在光明与黑暗中寻找“爱”,并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02 加尔各答的天使

1948年,在主教的不理解下,德兰姆姆走出了修道院的高墙,她把自己化身为穷人,走在加尔各答街头的穷人行列中。

加尔各答街头是一个杂乱,污水横流的地方,这里随处可见匍匐在地的无家可归的人。有重病的、残废的、被抛弃的、讥饿的、垂死的,还有到处可见的奄奄一息的孩童和孤苦无助的母亲。殴打声.、喊叫声、呻吟声、不绝于耳。

姆姆被这一景象震撼了,可这更加坚定了姆姆走在穷人当中为穷人服务的决心。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她知道,要为穷人服务必须要学习医药护理方面的知识。于是,姆姆远道求学,为了尽快学习知识帮助穷人,姆姆一再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学习的时间。平常人用两年学完的相关知识,姆姆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且在学习期间,她反对医院为她提供丰富的食物,只选择吃米饭和盐。

德兰姆姆说:“只有与穷人吃同等的食物,才能更加地了解穷人,才能生活在穷人当中”。

完成学习后,姆姆立刻回到加尔各答,她走进穷人的生活中。她来到贫民窟,贫民窟里随处可见的是一排排破破烂烂的、用铁皮、茅屋和竹子随便搭建而成的房屋。

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这里的人完全依靠垃圾堆生活。每天,巨大的垃圾堆上到处都是妇女和小孩。他们埋头在垃圾堆里捡一些废铜烂铁和一些塑料片。姆姆知道,这是穷人病困的根本原因。但她也知道,如果把垃圾堆清除,就等于把他们的生命扼杀。姆姆也只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可是,贫民窟的人们也不理解姆姆。这里的人日思夜想的是如何摆脱贫困和疾病,而姆姆却舍弃安全舒适的日子和温饱无虑的生活。有些人还认为,姆姆是想改变他们的信仰,是想偷走他们的灵魂。自古以来,印度是多种宗教聚集的地方,多宗教就意味着多纷争,印度从被侵略到独立到分裂,国内频繁地发生着各种可怕的暴动。因此,宗教信仰是他们所赖以生活的基础。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有几次,姆姆差点死在贫民窟那些对她不理解的暴民中,可她仍然坚决用行动告诉他们,她尊重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宗教信仰。姆姆用尽全力想让他们知道,她只是单纯地想帮助他们。

更令人感动的是,姆姆经常从街头抱回来一些病患的、残疾的、甚至是垂死的人,她细心为他们包扎洗擦伤口,尽管伤口已经溃烂发臭,甚至是长满蛆虫。

很多人对姆姆说:“世界上有那么多穷人,甚至是数以亿万计,尽管你非常努力,你又能救得完吗?”姆姆笑了,她仁慈地说:“可对于被救这个人有意义”。

是啊,世界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每一个的个体也是如此的重要,不是吗?

德兰姆姆坚持不放弃每一个人,她的努力终于让贫民窟的穷人看到她身上发出的“仁爱”之光,也终于感动了主教,“仁爱传教修女会”终于被梵帝岗批准成立。

毅然走出温饱安逸的生活,带着爱走进“人间炼狱”的贫民窟,一身粗布、脚穿凉鞋的瘦弱妇女,背上仿佛长出了白翼天使的翅膀,全身被圣洁沐浴,发出耀眼的光芒。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03 大声地说:“穷人也有尊严。”

在如今的社会,很多人有道德的偏差,富人看不起穷人。老板看不起打工仔,白领看不起农名工。

我看过一条新闻,在公交车上,一位农名工看见了座位也不敢坐下。他说,他平时干最脏最累的活,身上有灰尘和汗水,怕影响到别人。估计很多人会受到感动,认为他很体面给了大家一份尊重。但我却觉得很心酸,因为,我亲眼目睹过另一个场景,车里的人看见农名工上来就赶紧散开和一脸鄙视,大家没有给与他们一份起码的尊重。

在这个社会,穷人没有尊严吗?

当姆姆决定要成立“垂死者之家”时,一个官员不理解地问:“用这么多人力物力去帮助一个将要死的人,你不觉得浪费吗?”

姆姆回答说:“不,只是让他们死的更有尊严。”

有一回,德兰姆姆从街边阴沟里救回来一个人,他的半个身体都被蛆虫吃掉了,看起来非常地恐怖,德兰姆姆细心地为他清理。虽然不久他就死去了,但死之前,他说:“我像个畜生一样在街上活了一辈子,但你们却让我死的时候像个天使”。

这句话令德兰姆姆非常震撼,他没有为自己卑贱的一生说过一句抱怨的话。这更加让德兰姆姆相信:穷人也有尊严,也需要被尊重,更需要爱与被爱。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穷人没有钱,温饱都无法保证、更没有社会地位,但他们并非没有尊严。所以,当你为穷人做一点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让他感觉到,你并不是在施舍,而是在“爱”。

从此,德兰姆姆总是带着微笑去面对所有事情,也教会修女们用会心的微笑去服务穷人。

即使是最贫穷的人也渴望着一份做人的尊严,只要你发自内心地对一个人微笑,即使你没有为他做过些什么,但他能从你的行为举止里感受到你给与的最真心的尊重。

在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人更加要求一个高度文明与之相匹配。人人生而平等,这不是口号,而是应该身体力行做到的,这是时代赋予了人类对于尊严的一个更高级定义。

04 一个“和平”之星的陨落

1997年9月5日晚9点30分,一个深爱穷人并被穷人所深爱的伟大的修女在仁爱传教修女会安然辞世,享年87岁。

尽管由德兰姆姆创立的仁爱传教修女会遍布世界各地,其拥有的资产高达4亿多,其组织拥有7000多名成员,组织外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工,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的捐钱给她,并且,她与众多的国王、总统、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关系友善,但姆姆去世时所拥有的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白色粗纱丽。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只为了爱而生。这就德兰姆姆,一个来到世界上只为了传播“爱”的白翼天使。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德兰姆姆逝世无疑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加尔各答,暴雨倾盘,仿佛是上天的眼泪使这个城市陷入莫大的悲哀,成千上万人涌入仁爱传教修女会,世界各大媒体进行连载报道。 印度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全国进入国殇期,并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政府机构一律停止办公。

不仅是印度,全世界的人都为德兰姆姆的逝世而悲痛。几乎是所有国家的首脑和政要都发来唁言以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仁爱天使的哀悼和崇敬。

德兰姆姆的一生都在为穷人服务,而她令人尊敬的地方不仅在于她在物质上帮助了多少的穷人,更在于她始终相信,生命是有价值和有尊严的,爱是人间的每个人都应该去获得和给予的。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总是看见自己的苦痛,我们很多时候会忽略那些隐藏在苦痛里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活在对于物质的追求里面,又迷失于在里面。但德兰姆姆告诉我们,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关于善良,关于美好,更关于爱。

德兰姆姆 | 一生在邀请“爱”与世界同行

德兰姆姆,终生在黑暗里追逐光明,她付出了一生的艰辛和努力去寻找“爱”,把爱奉献给那些哀怜那些卑微的苦难的生命,甚至把“爱”邀请,与世界同行。她虽然已经逝去,但她永远值得每一个人去敬仰和怀念。她的“爱”也会发出无尽的光辉,普照大地,圣洁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