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大师郑曼青的“美人手”,不是谁都可以学的!

郑曼青先生对杨式太极拳的传播不是杨少侯“我怎么学来的,就怎么教人”的观点,而是传播自己的“郑子太极拳十三式”。认为老师所传的拳架“反复不已,颇耗心神,无裨于体用”。

对前人传承的拳架,郑曼青做出三种推测:一、恐学者无恒心,故事衍演,以稽其时日,聊资善诱。二、以此式中,有重要动作,欲其反复多练,以促进进度。三、式以十三式拳套过短,嫌不足,为运动之数量者。

且不论郑曼青先生推测正确与否,敢对师传东西下手,在杨门众多弟子里,找不出第二个!即使远赴东南亚教拳的董英杰,也一直传承杨澄甫大架太极拳,未做更改。国内的弟子就更不用说,不管杨氏亲族,还是崔(毅士)传、田(兆麟)传、牛(春明)传、陈(微明)传、李(雅轩)传、傅(钟文)传,还是赵(斌)传,基本小异大同,没什么人为改变。

以十三式取代师传大架太极拳,是郑曼青创新之一。

另一创新是掌型“美人手”,这一提法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所谓“美人手”,指“掌,相传谓美人手,手背筋不浮露。无论何式,腕背皆要竖直。”郑曼青认为:“沉肩坠肘坐腕,谓肩不可耸,亦不可塌,肘勿翘起,亦勿加紧,能自然便自沉自重。唯坐腕最难,要手背不露筋络,相传美人手始是可矣。”

美人手,是郑曼青对太极拳“松”的理解在腕上的具体体现,不是许多人误读的,仅手腕直伸,与手背成一线!

学东西得讲方法,基础扎实才能进步。如同学习画写意画,如果开始上手就来八大山人或齐白石大写意,肯定路走不远!郑曼青的个人学识见解,使他形成很个性化的风格和练法,并非大多数人所能涉足,尤其对初学者不宜。

太极拳大师郑曼青的“美人手”,不是谁都可以学的!


太极拳大师郑曼青的“美人手”,不是谁都可以学的!


太极拳大师郑曼青的“美人手”,不是谁都可以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