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区: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基础防线

桥西区中山街道永安街社区地处金融创新开发区的核心位置,是外来人口聚集、拆迁任务繁重的一个社区。这里租住户多、外来人员多、弱势群体多、残垣断壁多,同时又是通往主街主路的必经之路,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但永安街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不畏艰险,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精神,逐渐摸索出拆迁区的防疫工作模式,周密摸排、严控出入,为辖区居民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桥西区: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基础防线

社区的“旗帜”——雷爱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社区党支部书记雷爱民虽然只有30多岁,却是有着十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他头脑灵活,知人善用,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他带领大家对辖区进行拉网式摸排,召开两委会,征求居民意见,鼓励居民互相监督、随时举报,充分发挥了辖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带领大家封堵小胡同,只留永安街西一个出入口,并为居民办理了出入证,既方便了管理,又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矛盾,摸索出“拆迁区”防疫工作的新模式;他吃住在单位,顾不上家中不满一岁的孩子,顾不上摔伤不能自理的母亲,也顾不上腊月二十七刚刚出院的岳父,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像一面“旗帜”,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支部书记的良好风范。

桥西区: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基础防线


担当有为的青年干部——田有辉

永安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田有辉,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顶在前面,冲在一线。关键时刻他舍小家为大家,扔下两岁的孩子和刚刚怀孕的妻子,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所居住的小区刚实行封闭管理时,禁止一切车辆出入。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天要步行很远才能坐上公交车,即便这样,他也毫无怨言。无论是入户排查还是出入口的测温登记,他都认真负责,遇到不配合的人员,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实际行动感化居民,为辖区居民守好外防输入的防线。

桥西区: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基础防线


真抓实干的社区干部——武彦芹

永安街社区副书记武彦芹,虽不善言辞,但是对待工作始终一丝不苟。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将家中年幼的女儿托付给丈夫,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在永安街社区工作8年的老同志,她深知流动人员管控是社区防控工作的重点,在防控工作伊始就与社区同志分组分片对辖区进行了精准摸排登记,遇到没人的情况仔细询问邻居,做到知去向,尤其对辖区居住的湖北籍人员院落进行重点关注,不定时巡查,了解其是否返石,并严格出入口日常巡查登记和对辖区重点部位的消杀,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守护了辖区居民的安康。

桥西区: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基础防线


辖区“百事通”——夏增惠

永安街社区副主任夏增惠,是永安街上的“土著居民”,对辖区情况熟悉,群众基础好,被誉为辖区“百事通”。在此次防疫工作中,她充分发挥在辖区居住多年,对居住人员熟悉的优势,不论昼夜,随时投入工作。在精准摸排的同时,她建立了居民志愿者微信群,通过志愿者提供的线索,第一时间核实情况,不仅增强了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识,也实现了群防群治,为外防输入增加了一道防线。60后的她作为社区老主任,工作热情不比年轻人低,处处以身作则,过年期间因为防控疫情无法照顾家人,把女儿和外孙赶回婆家。在1月26日巡查期间,发现省建行宿舍院内停放一辆湖北牌照汽车,她第一时间联系了省建行负责领导,对此车进行了全面消毒,并将情况上报办事处,通过各种方式和此车车主进行联系,了解此车近期活动轨迹,最后解除预警。

永安街社区工作人员的事迹不是个例,是中山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的缩影,他们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工作,为辖区居民健康筑起坚不可摧的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