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是怎么安排自己每天的开销的?多久去购物一次?

我是你的超级英雄


这个春节堪称史上最长春节,在家三周,每天老三样,做饭吃饭 ,做饭吃饭,做饭吃饭。 全家人都在这个循环里无法自拔! 第一次春节真真正正在家里度过,由于疫情的关系,20天出门购物不超过4次,三天下楼一次倒垃圾,真的是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与家人朝夕相处共度难关! 购物=心惊肉跳+闪电式 说到消费习惯,20天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几次购物也都是一个模式,买菜--买菜-买水果--网购 在这个咳嗽一声都会引人注目,让人快速拉开距离的时期,出门购物绝对是个刺激的项目。 出门买菜绝对是史上最迅速,最紧张,最惊心动魄,最惊魂的行动,原因如下: B、2B隐藏深,不宜发现,在50秒接触传染的渲染下,不排除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就是那个B 小区封闭管理,开放时间短,2小时采购时间,出门开条子,进门先登记,再对暗号看通行证,时间紧,任务重。 物流快递放假,京东自营商品缺货,身边超市不配送 由于每天关注疫情的关系,各种群内有关疫情的消息都会扫一眼,尤其是身边的消息,例如某日确诊一例,某日对某小区单元进行封闭,某日隔离参加某活动的相关人员,排查某日几时去过某超市购物的人员。 这就造就了购物的速度是出奇的快! 这就决定了在某些存粮不足时只能选择进击超市。 虽然超市的人不多,但是在不知谁是B、2B的情况下,出门总是小心翼翼 每次去超市可谓全副武装,手套+帽子+口罩+眼镜+专用买菜外套+消毒酒精+购物清单 到达超市绝不拖拉,快速规划行进路线,按照 最短路径&最短时间 取最优的方式的基本原则 + 外加 特殊时期购物六大原则 : 快速扫视搜寻大法,如无必要绝不询问,减少接触 自助称重法,快速搜寻自主电子秤 一次扫荡所需称重商品,以蔬菜水果为主 最大限度囤积法,按照宅家天数计算购物量,一次购物最大限度购买充足,减少补货次数 自助结帐法,选择自主通道,减少排队聚集 及时消毒大法,酒精随身带,需要盆一盆 供求关系变化,采购方式变化 市场经济下,供求关系实时在变,往年春节,商品涨价是常态,今年春节,一天一个价格才是硬道理。 随着封闭管理的加强,出门风险的加大,也催生出了送货到小区门口,无接触配送等等新形态下的采购方式,也催生出了大量的区域性采购微信群,数了一下手机里的这些群,什么城东水果群、北朱蔬菜群,乐陶陶配送群,超市日杂群,干调风味群,消毒液拼单群,口罩拼购群,某某药店群,正是有了各种微信群,基本上做到了足不出小区。 这是有了这些采购群,真正做到了一次采购吃十天的节奏,真正做到了三天下一次楼。 来一张购物清单,一次买了近60斤蔬菜水果,冰箱全满的节奏!

点击查看

网购,真的要的谨慎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除了京东自营能保证商品到达,顺丰能让你取货,个别超市上线配送服务,基本上网购处于半停止的状态了,20天的时间网购不超过4笔,一笔口罩,2笔坚果,一笔书。而口罩还遥遥无期,坚果也已吃完。 各大购物网站也不怎么逛了,除了必需品,其他也不买了。 花费史上月度最低 由于有记账的习惯,所以这个春节的所有花费一目了然,堪称史上月度最低开销月。 食品(蔬菜水果坚果调料):1558.23 RMB 消毒用品(医用酒精+84): 117 RMB 电费: 50 RMB 书: 150.1 RMB 合计花销 1875.33 RMB (此部分开销包含1月的6天开销) 虽然还没到30天,但是目测2月开销不超过3k。 连自己都想不到,全家人最大的开销就是 生活习惯更规律 这个春节,生活更加规律,从来没有过的规律作息,每天都基本在11-7的这个框架内。当然偶尔上线聊天,发发呆还是不可避免的! 希望这个规律可以保持,但当疫情结束,恢复工作作息,早睡早起还是要保持。(下图来自网络)

点击查看

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毛病,真的是硬核强制操作! 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 ,真的可以不是说说而已! 下图来自于网络

点击查看

疫情结束,消费降级or 消费升级 漫长的春节假期,延迟开工在家的日子,偶尔还要思考一下后续的生活 距离全面复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网络中也开始充斥着各种关于经济的分析,消费的分析,有分析某一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有分析产业升级调整的,有分析消费降级的,林林总总,看看就好,于个人而言,消费爆发式升级还是消费降级还是要取决于你的收入值,你的存款总值,你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在接近半月无工可开的局面,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可以说是必须的,疫情映百态,疫情照生活,疫情也影响着消费观,那些消费是必须,那些是必要,那些是可有可无,那些是可增可减,其实在这20多天的时间内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到个大概了,理性消费还是必要的,家庭收入的合理分配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应付许多意外局面。 生活还要继续,世界那么大,还是要看看! 爱生活,爱旅行!


小林影视资料库


大概是一周购一次物,买大量的食材在家自己做饭,厨艺大涨。开销也少了不少,以前总是和老公、孩子出去胡吃海喝,萨莉亚和争鲜成了我家食堂,虽说不是很贵,但每周去报道一次,开支还是不少的。算下来,出去吃一顿饭的钱,可以购买一周的食材,自己在家做饭吃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做饭,洗完浪费时间。但是优点是开销少,健康,锻炼了厨艺,增进了家庭氛围。

上张我烙的韭菜盒子:


讨厌红楼梦




独奏曲666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疫情期间首先我们要,不聚会,少走动,勤洗手,多通风,像我再居家隔离期间,每天开销也不是很多,因为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没必要整天大鱼大肉的,再说现在也不挣钱,我基本上两天出去一趟,采购吃的,能放的,比如红薯,土豆,干粉条,等等




滴滴胖胖


我居住的是在小县城,工作在长沙,刚好年底公司放假,一回到老家没几天就得知疫情很严重,整个我们当地各小区及村庄封锁出入口,基本全家人在家呆了大半个月,我们小区是每家只允许一人出去购物,每天进行测体温观察!一个星期出去购物一次。在此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小小刘说房


肺炎的这段时间,因为我是在补习机构上班,突然寒假班开不了,就几天的时间,要全部转线上上课,初六就开始上班,那时间还没有禁止出门,带着口罩,回到公司上班,后来改为在家办公,各两三天就去超市买一些小孩吃的零食和牛奶,水果这些,基本是很急需的时候,才出门,后来就跟着抖音,做蛋糕,做包子,买的最多的,就是面粉[捂脸][捂脸]


乐仪妈妈在广东


我现在苏州,差不多三天左右出去超市采购一次,买一些蔬菜、大米、泡面、面条、牛奶等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每天基本再无别的开销了。

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那就是我偶尔会做个地铁,骑个单车会花上几块钱,还有就是话费到期的时候会充个话费,算下来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了。


跟着海圳去旅行


你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现在生活在这一线的城市,从老家过来半个月没出门吧,吃的东西都是老家带上来的,知道这特殊时期不好出门,过来的时候从家备了半个多月的东西。现在基本上是一个星期出去一次采购,没什么重要事情不出门,希望这种生活早点结束。


平安度日


看着自己的荷包办事吧,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有钱的有房租铺租收的大户人家,就基本不需要考虑怎么节省,该怎么吃就怎么吃,没有讲究怎么多,像我家的话,每天控制100元以内,作为2线城市,这种消费算少了,家里5个人,消耗是比较多,家里小孩要补充营养,每天猪肉是必不可少的,猪肉是大头,现在猪肉我这边基本最低要四五十以上一斤。至于购物,基本是一个月一次,都是购买生活必需品。


小苏同学5


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开销,因为在农村,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家里,至于购物就更没有了,因为我很少购物,如果衣服裤子没有了,就在网上买,我大部分的衣服都是在网上购买的,去实体店也有但毕竟很少,在加上疫情期间,所以大部分都在家,开销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