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逊成为总统 美国退无可退 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史话系列40】

1809年,詹姆斯·麦迪逊走马上任。他是托马斯·杰佛逊的好朋友,两人共同创建了民主共和党,他们在很多政治观点上看法比较像。虽然美国人对杰佛逊很信任,但面对现在这位新总统,还是充满了各种疑问;他会把国家领向何方?不知道。当时法国驻美大使说,麦迪逊很聪明,但是人太软弱了,明明知道该去做的事情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麦迪逊成为总统 美国退无可退 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史话系列40】

詹姆斯•麦迪逊

麦迪逊上任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确定内阁成员。他决定让杰佛逊当年任命的加勒廷继续留任财政部长,但是国务卿必须得找个新人(因为上一任国务卿就是麦迪逊他自己)。他找的第一个国务卿叫罗伯特·史密斯,这个人以前当过海军部长,也当过司法部长,还是选举人团里的成员。他早年参加过独立战争,后来又学了法律,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出将入相。但实际上,麦迪逊对他的能力并不看好,他任命史密斯只是政治上的考量罢了。在实际处理国家大事时,麦迪逊往往都是亲自出面,把史密斯晾在一边。

麦迪逊成为总统 美国退无可退 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史话系列40】

罗伯特•史密斯

杰佛逊最大的政治遗产就是贸易禁运。虽然在他卸任前夕,禁令刚刚解除,但是英法两国的敌对态度并没减弱,英国海军还是一如既往地随便到美国船上抓人。英国和法国打得不可开交,双方都不肯放过美国,逼着美国站队,根本不给你选择中立的机会。麦迪逊面对这种情况,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这时,国会通过了一项新法案,用以取代贸易禁运。

这项法案叫《不交往法案》,暂时禁止美国跟英、法两国的贸易,但同时授权麦迪逊总统,一旦哪个国家停止干涉美国海运,就可以重开贸易。事实上,这和之前的禁运也没有本质区别,因为杰佛逊当年的禁令本来就是临时性的,他想取消的时候还不是只要跟国会说一声就完了!麦迪逊就职一个月后,英国驻美大使戴维·厄斯金,说他受英国政府指派,特意来处理两国的分歧。

厄斯金说,只要美国放弃《不交往法案》,英国就马上停止扣押美国船只,这让麦迪逊总统一下看到了希望。但是,厄斯金对英国政府的两个附加条件却含糊其辞。一个是美国需要对法国继续执行《不交往法案》;另一个是如果美国船只违反规定跟法国做生意,英国就有权扣押。厄斯金说,这些条件都只是“建议”,proposals,不强迫美国接受。结果,麦迪逊被忽悠了,他在1809年4月19号这一天宣布,英美两国达成协议,两国的贸易往来从6月10号开始全面恢复正常。矛盾似乎一下子和解了,而且来得这么快,这让提心吊胆了好长时间的美国人民感到欢欣鼓舞。

麦迪逊也想松口气,他决定回家度假。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刚一进家门就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英国政府拒绝接受厄斯金跟美国达成的协议。英国方面宣称,这份协议不符合英国政府要求;厄斯金违背了使命,已经被召回伦敦,他的职务由弗朗西斯·杰克逊接替。麦迪逊赶回华盛顿的时候,这位英国驻美新大使已经上任一个月了。这期间,国务卿史密斯跟他的谈判毫无进展。

麦迪逊很生气,他决定亲自出马;他最想知道的就是英国到底为什么不肯接受协议。因为英国出尔反尔,麦迪逊认为口头谈条件根本靠不住,就下了道命令,双方停止面对面谈判,一切联络均采取书信方式进行。可是,几个回合通信之后,英国大使也没给出个令人满意的解释,他反倒含沙射影地指责美国在谈判中耍滑头。麦迪逊忍无可忍,最终决定停止和英国的一切联系,英国大使也随即离开美国。

矛盾似乎有所升级,弄得人心惶惶。第二年,也就是1810年,国会取消了刚施行不久的《不交往法案》,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项法案。新法案允许美国和任何国家通商,但同时授权总统,可以随时宣布禁止跟英、法两国的商业往来。对比一下发现,之前是说暂时禁止跟英法交往,谁先不闹了就先跟谁恢复关系;现在是说,大家照常做生意,但是英法两国你们谁再闹,就马上跟谁说再见。

果然,新法案出台一年之后,1811年的3月份,麦迪逊再次宣布,停止跟英国一切贸易往来。到这时,英美之间的贸易禁运已经折腾了好几轮了。但是英国人很倔强,就是不让步,可能他们估摸著美国人打不过自己,只能忍气吞声。

其实,英美之间的矛盾,何止贸易一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相信,土著印第安人经常骚扰美国定居者,背后都是英国捣的鬼。多年来,美国人不断地朝西边迁移。说是西边,其实也就是到了今天的俄亥俄和密歇根那一带,是在最早的13个州的西边。往西走的人越来越多,政府也不断地跟当地印第安部落达成协议,划分哪些领地是印第安人的,哪些是白人可以开垦的。

但是,有一些白人定居者经常违反协定,和印第安人发生冲突。当时有一个印第安部落叫Shawnee,酋长叫特库姆塞。他带头行动,把印第安人联合起来,一块抵御白人。到美国中西部定居的白人受到攻击越来越频繁,他们都认为,加拿大的英国人是特库姆塞的后台。要消灭印第安部落的势力,就必须先跟英国打一仗。

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国会赶上了换届。新一届国会里主张和英国开战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鹰派”占了主导。新国会很快通过了一系列议案,包括扩大陆军规模等等,为战争做准备。与此同时,麦迪逊撤换了国务卿,因为他对总跟自己作对的史密斯不满意。麦迪逊这回选中了弗吉尼亚州的州长詹姆斯·门罗,门罗之前经常跟欧洲人打交道,让他当国务卿,麦迪逊感到很靠谱。

麦迪逊成为总统 美国退无可退 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史话系列40】

詹姆斯•门罗

由于英美已经断绝了来往,之前互派的大使都已各自回国,双方现在根本不知道对方发生什么样的变故,两国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1812年春天,英、美两国之间,战火一触即发。美国国会再次批准了一项为期90天的禁运令,禁止美国船只出海,并勒令已经出海和停泊在外国港口的美国船立即返航。

麦迪逊成为总统 美国退无可退 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史话系列40】

麦迪逊这么做,是为了保证战争爆发时,美国船只不被英国扣押。此时,麦迪逊已经能够嗅到火药的味道,他断言战争一定会爆发,美国没有退路。英国方面也是剑拔弩张,随时准备迎战。伦敦向英国使节奥古斯塔斯·福斯特下达指令,警告他不要擅自做出任何妥协,因为英国想让美国人明白,英国不允许美国以中立国的身份跟英国的敌人(法国)做生意。千钧一发之际,是谁先扣动了扳机,打响了战争的第一枪呢?请看下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