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因长时间宅家隔离以及复工后单位、餐饮小吃店面暂停经营等原因,方便食品尤其是方便面消费升温。而在近几年,方便面消费因外卖崛起、口感需求、健康观念变化等因素日趋转冷,甚至出现某些品牌滞销的尴尬场面。方面食品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带来的“泡面热”有一定偶然性,行业是否持续回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对于中国人而言,没有方便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一碗热腾腾的泡面里,氤氲出的是大时代里不断蜕变的中国。1970年上海益民食品四厂产出了“中国第一袋方便面”,相信很多人都没见过吧。直至80年末,在中国方便面市场唱主角的都是这类国营食品厂生产的“粗制”产品,口味单调,一袋面饼加粉料包打天下。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转眼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桶装方便面出现,不仅成为绿皮火车南来北往乘客们的饮食“标配”,也是无数加班者的夜晚加餐,更是学生喜爱的零食搭配。“红烧牛肉面”,“鲜虾鱼板面”光听名字就能勾起记忆的味蕾。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从1997年到2011年,中国方便面市场飞速增长,从1亿包突飞猛进增加到424.7亿包,现在通常市场所见的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等品牌都是后来陆续走进人们是生活里。方便面产业逐渐壮大,也为了满足消费者“口味”的需求,方便面各种新“口味”层出不穷,像曾占方便面销量大半的老坛酸菜面就是这个时期横空出世的。但真正像老坛酸菜面,成为经典口味留存在市场上的口味不多。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然而从2011年开始,市场进入了疲软态势。2013年到2016年,方便面年销量从462.2亿包大幅下跌至385.2亿包,相当于回到了2010年的销量水平。当时市场一片悲观。而同时期,中国外卖市场规模从无到有,仿佛一夜之间飞速壮大,每年增速均超过100%。2017年,外卖订单总量增长158%,三四线城市订单总量占比34%。多、快又好吃的外卖更多取代了方便面原本作为“一顿饭替代品”的位置。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同时,国人似乎对方面的口味更挑剔了。除了老坛酸菜口味独挑大梁,其他像红烧牛肉等经典口味纷纷败下阵来,市场逐步萎缩。而进口方便面异军突起,比如韩剧火了,带动了辛拉面,这种一包价钱可以买几包红烧牛肉面的泡茶口味方便面,一下子在国内热销。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美国经济学家用“巨无霸指数”衡量生活水平高低,而中国人则在对“方便面指数”思考中,发现了经济走向的蛛丝马迹。方便面销量增加就是消费降级,而销量上升则是消费升级,经济向好,人们有钱了,都吃追求更好的餐食,其实不能这样简单的换算。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无论是消费者饮食、健康观念的变化,还是大卖场到网络销售的市场变化,再到高铁盒饭,外卖配送与菜品的逐步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压了方便面的销售空间。

饭店开门了,你还想吃泡面吗?看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口味变化

方便面厂商同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口味以及在引领高端方便面市场,生产出适合各层次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方便面在针对消费升级方面也做出改变,越来越讲究营养和健康,价格也出现分层。未来,方便面厂商除继续走精品化路线,推出单价更高的产品外,推出区域化产品也是一个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