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正在学《论语》,请问各位先生,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论语使者王蔚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学《论语》。下面说说我的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第一步,2019年4月13日,我入手了《论语通译》。我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开始了学习。抄原文,标注重点或生僻的字词字义,不好翻译的句子也把翻译写下来。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坚持学几则。就这样,到2019年12月13日,《论语》一书手抄完毕。这样做,既对整本书有了一个梳理,也对古文知识有了一个积累,对于更好的理解《论语》奠定了基础。《论语通译》算是通俗版本吧。这本书注释还是比较详细的,有争议的地方也尽可能地罗列出来,供读者参考。

第二步,入手了《论语大学中庸》和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一阶段是,一边看中华书局的《论语》,一边对应地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南老擅长讲道理,每一则都能联系历史,联系现实生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你在轻松愉快中收获三言两语背后的深意。这个版本的《论语》学术性,严谨性非常高。当《论语》的严谨碰到南老的游刃有余,阅读之时往往让你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也有了更高的思想提升。现在我还在进行第二步中,期待收获更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提问。多多指教!



时间,你好!


真巧,我也和您一样正在学习(论语)

以前给学生讲过其中的名言警句,一直没有系统学习。

现在认真地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学习,感到(论语),感到儒家文化真的博大精课,孔子是一个既有威严又温和还有趣的老师,后悔有些学晚了。

我学(论语),先解决字词的问题。

现在手头的书有两本,一是中国华桥出版社的(论语全书),一是扬伯峻的(论语译注)。杨伯峻的更经典一些,对古代文化常识讲得更透,华桥出版社的是通俗版的,适合初学者,还有一个好处是每条下面都有题解,让你知道孔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

具体做法,我用的是抄写法。就是把每条从原文到注释到译文全抄下来,(论语)

是语录体,这样做不难。只要不急于求成,一天学五六条。抄完就学懂了,也大体记住了。

抄写的时候,为了以后翻看方便,我把原文用红笔抄写,注释和译文用蓝笔。赏心悦目,效果很好。

我准备学完字词之后,再找几本关于(论语)解读的书看看,现在知道的有南怀瑾的,钱穆的,李泽厚的。看看大家是怎么看这部书的。也稍稍深刻一点地了解(论语),了解儒家文化为什么几千年流传至今,成为我们民族血液里的营养。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希望你借鉴一下,如能提供一点帮助,则最好。


禅意芬芳


《论语》集孔子语录之成,它对处世、交友、治家和交友等各个方面都有论述,是一部道德宝典,字字珠玑,句句在理。读《论语》的方法很多,我个人是这样读的,算不得是好方法,仅供参考。首先,要选大师级解读的《论语》读本。国内的,港澳台版本的都要读。港澳台版本的书在每年广州举办的南国书香节上可买到;二是要通读;三是进行名家解读比较,加深理解;四是对有争议的解读要全面去了解比较,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去判断。对此,有一本书很值得参考,书名叫《论语臆解》,作者名叫陈大齐。


1蒙德莱曼1


学习《论语》,有许多方法和方式。试讨论几个方法。

手写!

所谓手写,就是说一边阅读、一边抄写,然后进行反复的阅读、直至熟读成诵。手写的目的,是为了将阅读、熟读、背诵,统一起来!

帮手!

所谓的帮手,指的是历代以来,对《论语》的解读和介绍、比较著名的作品!历代大家名家多有对《论语》等经典进行介绍的专著,这些著作都是了不起的作品!

在学习《论语》时,借助这些名著的介绍和解读,可以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学习、《论语》的知识!

不能急!

所谓的不能急,指的是,学习《论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系统的学习了《论语》之后,要知行合一,但是更重要的是,隔上一段时间,要反复的再次阅读,并且形成习惯。这样若干年下来,对《论语》的理解会更深刻、争取做到活学活用!

学习《论语》的方法有很多,通过实践可以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以上内容算是抛砖引玉!


聿剑培训师


初学者从《论语》开始是正确的。读《论语》不要从别人的注疏开始,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只要选一个有基本字词注解的版本就足够了,能自己翻字典解决字词障碍而纯粹看原文当然更好。

儒家思想的根在《论语》,之后各种注疏都是结合自身所处时代特征和需求做出的引申、阐述、改造甚至臆断。比如汉儒加入了太多神化内容,使儒学降格为“术”,成为皇权统御的工具。宋儒加入了太多教条和愚腐,使儒生成为服务帝王的忠实工具。而后世流行的用其他学说解释《论语》的,都放到自己真正明白之后再评判的看。

初学者切不可放弃自己的理解。虽然困惑会很多,虽然会与权威注疏和学校教材有很大分歧,不要放弃自己的主张。

《论语》原文读懂之后,读《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史书,以当时的史实,检验和修正自己对《论语》的理解与认识。

然后读《大学》《中庸》《孟子》。有时间可以再读《孔子家语》。这些都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论语》的本意。

另一个建议:在读《论语》之前,弄明白儒家思想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用,也非常重要。不管怎么说,儒家思想三千年治国实践,足以证明它不只是哲学和心灵鸡汤,而是系统的综合性的社会学。



霜华满袖1


从来没有骗我们的是《道德经》是《论语》是《黄帝内经》是《伤寒论》,这些流传了千年还要流传千年甚至会永生的经典从来没有骗过我们。可是,我们很多人不信,就是喜欢追随最近二十年冒出来的新鲜理念。

当我们疯狂追随西方传过来的理念时,西方人却偷偷学我们的《伦语》《道德经》,学我们的《黄帝内经》。值得一学。



养生小黄hxp


我也是在学习《论语》,我先是诵读、记忆原文,通读几遍,慢慢在读的时候,去理解原文的意思、意境,然后进行一个初步的归纳,把说同一个主题的章节归纳在一起,再接下来准备去看、听、读一些注解的视频、讲书、书本,这个阶段主要是修正对原文的理解,了解他人对《论语》的理解并比较,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新的理解,这个阶段对孔子本人也要进行详细的了解,《论语》各章节的成文时间和所处境况进行了解。当然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谢谢,不知道能回答了你的问题没有。





量哥


(还记得孩童时期,晚上临睡前、或下雨天农闲时,父亲拿起一本早已翻得很破烂的“四书”念给讲解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窗外淋雨淅沥,

躺土炕上读戏本,

难得的自在时刻呀!>)

老农民工老朽小建议,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最好全部背诵

(先背下来再慢慢消化理解品味),

这是咱中国人最起码的基本伦理道德。。

我们常常会从那怕文盲没上过学的老人、老头老太太口中会听到“四书”中的话语,这说明《论语》等“四书”内容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基因里了、

(尽管有人想把邪教邪魔“绿林”思想连篇累牍给灌输,

时间会证明是否有持续、持久生命力的,,)


秦时月399


摆正心态

首先是要把心态摆出来,我始终相信能把一门学问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对他的兴趣有多大,事先了解儒家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读论语?我想从中学到什么?当自己对书有了兴趣的时候,便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读下去,不会招致半途而废。

选择编制

《论语》有千年的传承,这千年也可谓是“百家齐鸣”,孔子之下有孟子学说,有程朱理学…信奉儒家的儒教学子在几千年里编撰了《论语》的好些附本,附意。这导致学问在传承过程中被附增了很多人的主观意识,每个人都能从《论语》中择一句然后加以解释渲染成为自己思想的核心,学问参差不齐,在别人的理解上去理解,最后是连别人都不如。

所以,选择《论语》读本是第二要点,我认为

世间道理我们心中本来就都有,读书是为了将它引出来。选择原味《论语》虽然读着会晦涩但是却能最直接的与孔子连线品味《论语》的思想。

选择当下自己的需要

任何学问经过传递都会发生信息的递减(比如我想到一件事脑中信息是100%说出来信息完整度就只有80%,别人听到—理解—做出来只有40%)。

如果自己想要把整篇《论语》都读透是有些不切实际的。

选择自己需要的去精读,比如想要学“仁”就研读仁篇;需要义气就研读义篇。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贪多嚼不烂。

疫情预防——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多运动、好心态、不吃生食、不饮生水。

大家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减少外出。


书生3000


试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我们总是为了某个目标才去做一件事的。所以,明确是为了什么而学,可能就清楚该用什么方法了。

第二,因为是古文,阅读的时候还要勤查字典。

第三,可以看一些前人的体会文章,南怀瑾师有一本《论语别裁》,值得一读。

第四,建议诵读全文。

祝你学有所成[互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