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津的相聲演員合成一個社團能幹過德雲社嗎?

萬民歡樂


其實德雲社就兩檔相聲。郭於,高欒。至於社團不過是利用了互聯網時代傳播,在郭於的影響力下,名聲迅速發展壯大而已。本質是粉絲經濟。粉絲的粉的是德雲社並不是相聲。所以相聲好壞並不影響粉絲的忠誠和數量。


妙知心


相聲是用笑話、滑稽地問答、說唱等引起觀眾發笑的一種曲藝形式,相聲以嬉笑怒罵通達世事、洞悉人生,它起源於北京繁榮於天津,在中國的相聲發展史上,天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喝地位,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從街頭撂地表演逐步地進入了茶社、劇場,在四十年代達到鼎盛,之後走入低谷,直到十年前相聲才又開始重新恢復生機。相聲這門藝術現在已經成為天津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天津茶館相聲火爆全國,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符號。

相聲是天津人的魂,茶館相聲是愛好者的根,天津市民愛相聲懂相聲,許多著名的相聲演員都是在天津演出多年,成名後才走向全國的,侯寶林、張壽臣、郭榮起莫不如此,馬三立先生也是成名於天津,除此之外還有常連安、常寶廷、白全福、蘇文茂、高英培、範振玉等都在天津揚名立萬。天津雖然不是相聲的故鄉,卻是培育相聲成長髮展的風水寶地,現在不少茶館每天都有相聲表演,晚上的演出更是座無虛席,在天津從事專業相聲的演員約有百餘人,為觀眾們帶來了無盡的笑聲和樂趣。

但是在郭榮啟馬三立乃至高英培蘇文茂去世後,天津相聲界就沒有出現一位藝術風格鮮明,有個人經典代表作品,被同業普遍認可,在觀眾中有影響廣泛並且年富力強有號召力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早年還能想到楊議楊少華父子,現在還剩少馬爺也是獨木難支,這兩年天津相聲圈的張番、劉銓淼、高玉凱、王善勇、謝金、楊進明、劉春山等實力演員相繼加盟德雲社,特別是在天津相聲界響噹噹的人物劉春山、楊進明出走,在相聲界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雖然郭德綱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也是在天津從小學習的傳統文化,但是郭德綱和天津的曲藝界關係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仇人。當年郭德綱正是被天津的相聲圈給排擠的走投無路,在當年天津文化館的靳金來的建議下,郭德綱才決定北上去北京闖蕩,謀一條生路。當時的靳金來是這麼勸說郭德綱的,孩子,天津相聲圈容不下你,你在留在天津準得死,還是去北京闖闖吧!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之後的北京相聲大會,之後才一步步有了德雲社。

現在的德雲社擁有著400多人的相聲演員,各種類型的人才競相湧現,源源不斷地向相聲界輸出後備人才,德雲社擁有八支強大的演出隊伍,在全國各地進行巡迴演出,人山人海場面火爆並且是一票難求,當年天津的相聲界把郭德綱給擠兌的在自己老家都待不下去了,誰能想到郭德綱越挫越勇,越加的發展壯大,別說天津的相聲演員合成一個社團難與德雲社抗衡,就是中國整個相聲界恐怕也湊不齊一支與德雲社一較高下的隊伍。


伯德小姐


很遺憾,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並不太瞭解天津的相聲界。

首先,已經錯過了時機。德雲社剛剛火的時候可能還有機會,但現在德雲社已經形成壟斷性優勢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可能讓第二家團體超過德雲社了。如果依靠行政手段打壓德雲社來給其它相聲團體讓路,結果就是整個相聲市場的徹底毀滅。

其次,沒有名角。相聲,包括其它曲藝形式,大鼓評書等等,很大程度上都非常依靠名人效應,一個名角就能帶動一種曲藝形式的市場,但名角不能演了,帶出的徒弟不能超越師傅,那這種曲藝也就基本上死亡了。不要說天津相聲界,就是全國相聲界,除了德雲社,還有哪個相聲演員有這樣的號召力呢?嘻哈包袱鋪曾經還可以,王自健第二班曾經也有機會,但現在都因為種種原因要麼不景氣,要麼散夥。青曲社那麼拼命也走不出西安,更不要說天津的演員了。

第三,不能團結。據說天津相聲界門戶之見很嚴重,當年的馬三立連一個搭檔都找不到,只能說單口,但也因此成就了馬三爺,對口單口都留下了經典。少馬爺也是一樣,最後實在沒辦法找了一個相聲愛好者黃族民,手把手的帶出來,這是少馬爺的幸運,還能帶出一個很不錯的徒弟做搭檔;也是少馬爺的悲哀,天津這個相聲窩子都找不到搭檔,還能說什麼呢?


老璞


問題可笑之至。天津的任何一個相聲團體實力都很強。讓德雲社開到天津試試。別天天搞這些無聊問題蠱惑群眾。沒勁。這裡天天除了貶損其他相聲,抬高一個社團。簡直沒別的事。真像有人所指出的,戰略合作伙伴。


老船長60


“幹過德雲社”是什麼標準呢?要是比蠱惑粉絲在網上罵街,那誰也幹不過德雲社。如果是比線下演出哪一方更受觀眾歡迎,那要看觀眾對象是誰,“打相”還是“打空”?但是我記得2009年德雲社在天津開過分社,運營了大半年之後因為天津觀眾不買賬,最後關門大吉了。[摳鼻]


言之852


天津現在本土的相聲演員,水平沒有問題,但是不會商業運作,思維保守,守著金飯碗去要飯,其實天津很多行業都一樣,實力強勁,輸在關念!德雲社裡相當比例其實也是天津人,換個地方就出頭了,說明,天津出人才,留不住人才,環境不好!


老海的食與遠方


不能。天津幾個相聲社團都處於半歇業狀態,根本攬不來聽眾。其內容表演形式都落伍,我聽了是樂不了。開始還行,時間一長就沒幾個聽眾了。


用戶6909244029891


關鍵是天津的內鬥太嚴重啦!守著金飯碗要飯吃。除了那幾位著名的相聲演員。後備力量還行。德雲社裡邊兒也有不少天津人。天津改變思想。團結還是有希望的。


孤獨行者ka


你是德雲社派出的臥底吧?天津相聲演員、相聲前輩眾多,好漢如林,各有特點。似猛虎、似獵豹、似雄獅、似雄鷹、似金雞、似百靈,都放在一起?!互相殘殺?你這是要毀了天津相聲的創意?道夠深的啊…


用戶5417099874


先別說幹得過幹不過了,誰是扛把子是不是要爭個面紅耳赤心跳加速的!各種不服也會甚囂塵上暗流湧動的,再說,何必要幹呢?德雲社也沒有壟斷市場,各自安好大家掙錢,市場一片繁榮景象多好,這麼一說你這題主是不是居心叵測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