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情婦”館匾額引發熱議:換,還是不換?


文章轉自:博物館丨看展覽(ID:atmuseum)


紅陶獸形壺於1959年出土于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是山東大汶口文化的代表。


此壺造型生動美觀,類豬似狗。設計也很巧妙,嘴部既可加水,也可出水,使用簡便。


3.甲骨文(商)


山東博物館藏的商代甲骨文數量在全國博物館中名列前茅,這批甲骨文原為清末羅振玉的舊藏,有四片特級品和精品。


其中一片刻有“鎷”的甲骨文是《甲骨文合集》中唯一帶有“金”字旁的文字。


4.頌簋(周)


這件蛋殼黑陶杯是1960年從山東省濰坊市姚官莊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因胎體薄如蛋殼、色澤黑如漆而得名,僅發現于山東地區且數量較少。


該陶杯是以快輪製作而成,器壁薄如蛋殼,表面烏黑光亮,是典型龍山文化的特徵性器物,代表了中國遠古時期製陶工藝的最高水平。


6.魯國大玉璧(戰國)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圓孔且孔徑小於玉質寬度的扁平圓形玉器,是祭祀天地的禮器,代表禮制文化的最高境界。


這件玉璧是在1977年曲阜魯國故城戰國墓中出土的,是目前戰國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


7.鄭燮雙松圖軸(清)


這兩套竹簡是1972年4月10日從銀雀山漢墓中出土的,屬國家一級文物。其中《孫子兵法》有105枚,《孫臏兵法》有232枚。


這兩套已經失傳了1700多年的兵法,解開了歷史上關於孫子和孫臏其人其書有無的千古之謎,被列為“新中國30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1世紀初,又評為“中國20世紀(100年)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10.九旒(liú)冕(明)


旒,是帝王冠冕前後懸掛的玉串,天子的冠上共有12道旒。


這件九旒冕出土於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魯王朱檀墓,是我國截止2012年發現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


這些都是由熱心觀眾票選出來的。


那麼這一次,山東博物館的匾額究竟是換,還是不換?歡迎留言發表意見。


山東“情婦”館匾額引發熱議:換,還是不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