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平政: “火眼金睛”識病毒

譚平政: “火眼金睛”識病毒

譚平政在閱片

中國利川網訊(通訊員 張莉 牟傲)“請大家保持安全距離,排好隊,叫到自己名字就進來檢查。”3月15日,利川市人民醫院CT室主任譚平政在CT候診大廳提醒排隊等候的患者後,坐在電腦前又開始了一天的閱片工作。

自疫情發生以來,譚平政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科室所有職工一直戰鬥在一線,24小時候診,既要保證規範檢查,又要儘量避免醫務人員及病人之間的交叉感染,他生怕出問題。

據介紹,在早期病毒核酸檢測供應不上時,如何診斷髮熱門診的患者及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胸部CT檢查是臨床診斷依據,是與不是,事關防疫大局。

摸著石頭過河。疫情早期,各種情況不明,譚平政帶領團隊及時學習相關指南及相關文獻,及時掌握新冠肺炎的影像特點,為準確診斷及鑑別診斷提供有力保障……他要求科室醫生一定要認真負責,遇到疑似病例要及時會診、登記、上報、提高安全防護意識,確保醫療安全。

新冠肺炎需要與其他病毒性肺炎、非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鑑別,必須要有一雙“火眼金睛”。“要掌握流行病學特點(如流行季節和疫區旅行史等)和臨床特徵是鑑別診斷的重要依據。”譚平政心裡繃著一根弦。

據他介紹,新冠肺炎屬於病毒性肺炎,而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存在一定的重疊,如斑片狀浸潤影、葉或段實變影、磨玻璃影或間質性改變、伴或不伴有胸腔積液、其範圍和程度如何、處於哪個期等。因此,這要求CT診斷者必須要有精湛的技術,還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疫情來得突然,對CT診斷技術要求非常高,譚主任作為新冠肺炎專家小組成員,有時候凌晨三四點還會接到閱片任務,手機24小時開通,無論何時隨叫隨到,所有發熱病人的CT結果都必須經過他再閱片、再審核,然後出具診斷報告上傳專家組。”利川市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副院長黃濤對譚平政的嚴謹及科室成員作出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

據統計,1月25日至3月14日,CT室共閱片2600餘人次。其中,經譚平政閱片的發熱病人達550餘人次、微信閱片32次、到感染科閱片及會診16次。為新冠肺炎診斷、排除、病情判斷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影像學判斷,為臨床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審  核:譚 莉

審  籤:古學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