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病毒標本1000餘份!這個團隊有“火眼金睛”

戰“疫”先鋒

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是作為病例診斷、出院或疑似病例排除的重要依據,戰“疫”打響時,這項任務首先落在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人員的肩上。

市疾控中心檢驗人員是離新冠病毒最近的一群人,檢測儀器和試劑盒是武器,實驗室是戰場,他們用一雙“火眼金睛”讓病毒無處遁形。截至3月9日,他們累計檢測新冠病毒標本1000餘份。

检测病毒标本1000余份!这个团队有“火眼金睛”

每一次穿脫,都要確保生物安全,他們力求做到最好。

1月19日晚,直面新冠病毒

這邊,路橋、溫嶺的兩例呼吸道標本送至市疾控中心,等待檢測。那邊,省疾控中心通知可以領取檢測試劑,微生物檢驗科工作人員翁堅與駕駛員第一時間趕到杭州。

當天下午5點多,試劑到達市疾控中心。當晚實驗室燈火通明。在看似平靜的PCR實驗室裡,微生物檢驗科科長沈偉偉與搭檔王東紅,正在進行高風險、高強度的檢測工作。

晚上10點多,有了結果。通過反覆驗證,確認溫嶺的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顯示陽性,路橋的樣本顯示陰性。顯示陽性——全市可能出現疑似病例。他們分析,路橋病例有流行病學史,很可能與咽拭子採集方式有關,需要重新取樣。事關重大,科長沈偉偉立即向相關領導上報情況。

检测病毒标本1000余份!这个团队有“火眼金睛”

“行走”的標本轉運箱。這段時間最忙的就是標本轉運箱,每天不斷的有標本通過專門通道送來,實驗室工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開展檢測。

該實驗室是全市最早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機構,1月19日晚上檢出我市第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標本,拉響了全市防控警報。

根據當時疾控中心下發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樣本需要送省級疾控中心複核確認。複核結果出來,溫嶺病例被確診,路橋病例也被確診。

一批次最多檢測77個樣本

市疾控中心的檢測團隊,由微生物檢驗科10名人員組成,安排王東紅、李桂霞等6人進實驗室,4人負責收樣本、處理廢棄物等後勤工作。為了儘快出具檢測結果,實驗室人員兩人一組,三班輪換,經常通宵達旦。

检测病毒标本1000余份!这个团队有“火眼金睛”

圖為微生物檢驗科李桂霞(右)、王東紅在檢測中。(資料圖片)

台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裘丹紅擔任檢驗檢測組組長,沈偉偉擔任副組長,開展工作的前二十來天,他倆都是凌晨回家。

“儘管很疲憊,但無睡意。因為腦子裡總想著他們在檢測過程中是否按規範操作,個人防護是否到位。”裘丹紅說,自己從事微生物檢驗檢測工作30多年,經歷過多次重大疫情處置與檢測,但對新出現的病原菌,且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學研究不是很透很深,得知這個病毒的高傳染力時,實驗室生物安全問題牽動著她的心。

翁堅對記者說,“與平常做流感病毒檢測一樣,沒什麼好怕。”王東紅說,“我們穿著三級防護服,算最高級別的防護,我在做,全國各地的人員也都在做,應該沒事。”

一旁的沈偉偉笑懟他們,“那是你們現在這麼說。當時不怕,不可能。只不過是責任使然,沒考慮那麼多。”作為科長,沈偉偉原本可以晚點參與實驗室檢測,甚至不進去,但他把自己排在第一個。

检测病毒标本1000余份!这个团队有“火眼金睛”

無聲交流。隔著玻璃,實驗室工作人員只能通過寫字與實驗室外的人員進行溝通。1月27日,溫嶺市疾控中心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檢驗人員平時做流感、腸道病毒等檢測,對病毒“有知”,這次剛進去時,一切都是未知。每天,他們與新冠病毒面對面“親密接觸”,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

“有一天中午,知道沈偉偉走出實驗室,準備和他商量事,但看到他‘葛優躺’癱在那兒,我只好說‘注意不要感冒’。”裘丹紅說,沈偉偉除了檢測,還要接各類電話、彙總核實數據。

在裘丹紅的筆記本上,記錄著每天檢測的標本量,其中1月26日(正月初二)接收的樣本最多,一批次就檢測了77個標本,檢測人員上午9點進實驗室,出實驗室時已是下午2點多。1月28日,翁堅凌晨3點出實驗室。

检测病毒标本1000余份!这个团队有“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讓病毒無處遁形

兩條S形曲線,提示“陽性”。若是一條平直的線條,則為“陰性”。

3月6日,翁堅對著電腦屏幕,和記者簡單講解了檢測結果顯示的曲線圖。

記者瞭解到,每一份標本的檢測都必須經過五個主要步驟:樣本編號——核酸提取——熒光定量PCR體系配製——上機檢測——結果判斷及報告。

“病毒近在咫尺,整個實驗過程四五個小時,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翁堅說,遇到出現可疑線條,要仔細分析。前幾天,他在做流感病毒檢測時,發現疑似新冠病毒,馬上將情況彙報給流行病學調查組,當反饋回來“可排除”時,才放下心。實驗室檢測結果結合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綜合判斷,這才是對患者的負責。

疾控機構實驗室的檢驗能力是各項衛生防病工作的技術支撐,在傳染病及流行病的預警預報、職業衛生應急處置、食源性疾病處理等領域發揮巨大作用。

目前,全市6家醫療機構和4家縣級疾控中心陸續開展標本檢測工作。加上當下疫情平穩,檢測人員每天檢測的標本在減少,但與疫情有關的新工作在繼續。為評估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情況,用科學依據助力疫情研判,該團隊還主動擴大了檢測範圍,對我市兩家國家流感監測哨點醫院的流感樣病例咽拭子標本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