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美食你一说,别人就知道你的是哪人?附带美食的起源?

三十年后的老叟


大家好,我是小辛,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探讨楼主的提问,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热干面,在20世纪初期,食贩李包延续前人切面做法,将面煮熟沥水拌上香油等调料,做成风味独特的热干面。后来蔡明伟继承了李包的技艺,反复改良后,形成一套特定的技艺流程,打造了“蔡林记热干面”,以其“爽而劲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著称。

下面我分享一下热干面的制作方法。

准备食材

  1. 碱水面150克
  2. 芝麻酱2勺
  3. 蒜泥1勺(不爱吃蒜可以不加)
  4. 生抽1茶匙
  5. 陈醋半茶匙
  6. 黑胡椒粉1克
  7. 盐2克
  8. 鸡精1克
  9. 香油1勺
  10. 葱花少许
  11. 酸豆角少许
  12. 辣萝卜丁少许
  13. 花生碎少许
  14. 剁椒少许

开始制作

  1. 锅中水烧开,将碱水面烫至半熟捞出,抹上香油摊开冷却,防止黏在一起。

2.将冷却后的碱水面再次放入锅中烫20秒捞出放入碗中备用。

3.将芝麻酱、盐、黑胡椒粉、鸡精、生抽、醋一起放入烫好的热干面上,再加入蒜泥、香葱、辣萝卜丁、花生碎等等撒到热干面上一起拌匀即可

这样一碗地道的热干面就制作完成了,吃一口爽滑劲道,再吃一口唇齿留香,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我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猜出我是哪里人了吧?

没错,我是武汉人。虽说武汉的早点种类繁多,但最能代表武汉早点的还是热干面。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谢谢。


小辛美食日记


你好,我叫云中飘扬,有没有一种美食一说就知边度人,这问题我来回答,我是广东云浮罗定人,图中美食邹沙鱼付,发源地广东罗定市,在广东一讲这菜名鱼付,全广东也知道我边度人了。罗定市邹沙鱼付,间名广东港澳同胞,广东的港澳同胞最喜欢的美食,回罗定都会买些回家去,这鱼付男女老少皆宜,一斤大约52到55只鱼付,老人特别喜欢,邹沙鱼付特点,入口化楂,特别适合打火煱吃,,可炒可炆,点煮都可以,鱼付制作复杂些,要灵鱼鱼肉,别的鱼付不行,会失原味。要生粉和鸡蛋清和鱼肉打均衡,再用大祸放花生油反复炸才可成,炸时间也要久些。要炸到金黄色才成,鱼付优点可放冰箱二到三个月也可以的,如果刚炸起即是吃点下练奶油吃。保证的美味回味无穷,谢谢你的问题,我回答完毕



用户云中飘扬


你好,我是一个喜欢做美食的创作者,我叫饭来香,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刀削面算的上是山西的有名的面。只要说起刀削面大家肯定都知道是山西的飞刀削面,刀削面中间厚,两边尖薄。吃起来有较劲,软尔不粘,越嚼越有劲,算的上山西的名吃。

山西飞刀削面起源于大同,因为我就是山西的。所以从小吃到大的,也是最喜欢吃的。

下面介绍一种我经常吃的刀削面的做法:

1、 鸡蛋西红柿炒刀削面,首先是和面,和面的时候加水先开始少量的添加,拿筷子搅成絮块,然后面和水的比较 是1:1的时候就差不多了。把面揉成块。放到一旁拿个布盖上醒半小时。

2、 在醒面的时候可以把西红柿炒蛋卤准备好,把西红柿切成小块。然后放到锅里炒碎。打几个鸡蛋进去一起炒。我一般喜欢放老抽和生抽。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放。然后在放盐少许就可以了。

3、 等面醒好以后。在把面揉好揉光,开始削面,我们就是直接把面放到右手上左手拿削面刀从上往下依次削。当然这个肯定是要练熟了基本动作才能削好。

4、一般削面要煮个五六分钟就好。主要也是看你削的厚薄来定了。煮好以后直接捞出把西红柿卤浇到面上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味道香美。

刀削面有好多种吃法。有浇的,炒的,这个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各种喜欢的口味。





饭来香


谈到味蕾印象,我就不得不说一种美食了!

❤️浙江台州食饼筒!又叫饺饼筒😋

那里是我先生的老家。

我第一次去这个城市就被它给深深吸引了!

一口气吃了两大个还不够[捂脸]哎,当时真是没形象了[流泪]

人们总说,它是大号春卷。

可我不觉得,它简直是人间至味好嘛[呲牙][捂脸]

在平底锅🍳上一煎,饼皮酥脆,香爆味蕾!

内馅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搭配,从蔬菜到肉到海鲜🦞,鲜嫩多汁,超级美味😋

所以,说到食饼筒,你是不是马上想到浙江台州了呢?[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愤怒的橘子在笑


热干面,热干面不仅是武汉人过早的首先小吃,也是武汉周边城市比较喜欢的小吃,以及读初中,高中早餐必选,那时候才3元一碗,好吃又实惠!现在在外省上班,一到春节,只要到武汉下车必要吃一碗热干面。我想应该是情怀吧😄


泡芙茶饮


沂蒙炒鸡,一说别人就知道我是临沂人。

沂蒙炒鸡是沂蒙老区人们最喜欢吃的菜品,沂蒙山历史悠久,老区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今日的辉煌,脱贫致富,饮食方面既保留了传统,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蒙山炒鸡主要是选用当地的土生土长的草鸡,加上精选的各种香料,经过各种比例的调整,用传统的农家炒鸡的方法,有的至今还沿用木柴炒鸡炖鸡的方法,火候均匀,药料和鸡肉形成了绝妙的搭配,出来的炒鸡味道回味飘香。

首先突出的是鸡肉的香味,其次,汤汁收入鸡肉让鸡肉有了香料的低位,出现的是混合味道,香气持久,鸡肉不老不嫩,吃到嘴里肉感极佳,再配上当地特有的“软锅饼”一般可以沾汤吃,饼本来没有味道,但经过鸡汤的浸泡,有了浓郁的香气,吃到嘴里软香细腻,回味悠长。






沂蒙老陈


火锅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洗净后,将肝、肚切成小块,担头设有炉具,上设一只大洋铁盆,成为多格,盛载一种麻、辣、咸的卤汁,专向码头工人兜售。

用料:牛油300克、鸡油150克、豆豉100克、香料30克、糍粑海椒300克、干海椒50克、郫县豆瓣100克、花椒20克、醪糟100克、大葱1根、老姜20克、大蒜30克

做法:

1.等热锅后将准备好的牛油放入锅内融化,融化以后再将准备好的鸡油放入锅内融化。

2.然后先放入葱姜蒜炒香,然后再加入香料、豆豉100克、香料30克、糍粑海椒300克、干海椒50克、郫县豆瓣100克、花椒20克、醪糟100克炒香,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这样火锅底料就最好了。

3.最后等水开后将准备好的菜放入锅内翻煮。

4.然后自己在小碗里调入自己喜欢吃的酱碗就行了。

喜欢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尝试做做看看。





允诺姑娘


“翠花,上酸菜”您好,我是小石头爸爸,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我们的早期祖先腌制泡菜的最原始的方法,在诗经中也有对酸菜古称的解释。制作酸菜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

下面介绍下家乡名菜酸菜炖粉条的做法

准备的食材有:五花肉500克, 粉条一包, 酸菜800克,姜片3-4片,生抽,八角8克,花椒8克,桂皮8克,盐适量,葱10克,鸡精适量。

做法步骤:1.在锅里加入半锅的清水,倒进花椒,八角,桂皮,葱段姜片。接着把菜市场买来的五花肉切成大块 ,放进锅里,开大火炖煮,水沸腾之后,大火改成中火,继续炖煮五花肉。2.在这个时间里面,把酸菜里面的水分捏干并且切丝,把酸菜装盘备用。3.用一根筷子扎五花肉,要是筷子能穿过五花肉则表明五花肉能出锅了。4.把酸菜放进刚刚煮了五花肉的锅里,汤不用倒出来,继续开中火炖酸菜5.五花肉晾凉了之后就可以切片,之后平铺在酸菜上面,继续保持中火的状态。6.粉条提前用水浸泡变软。加入到酸菜汤里面。倒进适量的老抽来调色,再放进鸡精,盐调节味道。这样一道酸菜炖粉条就做好了,可以制作一些蒜酱,五花肉沾蒜酱,更有一番风味。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土豆粉要按步骤最后加入,不然煮的时间过长影响口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有没有猜到我来自哪里?[吃瓜群众]




小石头爸爸


你好,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著名湖南主持人汪涵先生曾经在《有味》一书中提过“攸县小吃神州销,香干血鸭剁辣椒”,在攸县当地也有一句话,叫做“皇图岭的香干,东乡的原坛酒,新市的麻鸭,网岭的麻饼糖,恰过以后永不忘”。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家乡最具特色的美食:

①攸县香干。攸县香干之所以出名,首先是水质好,极少污染,加工工艺也比较讲究。于2000年后被引入湘菜菜谱,是一个老少皆宜的地方特色家常菜。

②攸县麻鸭。攸县的麻鸭体型小、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是放到稻田中饲养的品种。往大了说它入选了国家级基因库,往再大了说可以做成辣且美味,让人吃了就停不下来的血鸭。

③原坛酒。用糯米制成的酒,没有了白酒和啤酒的苦味,喝起来甜甜的。还记得小时候,带着弟弟,把门锁了,把奶奶家的就喝光了,倒头就睡的场景。

④麻饼糖。是酥油类的小吃,外表金光的,裹上芝麻,一口咬下去,有芯的是软软的,没有芯是脆脆的,一只手拿上一个,嘴巴再吊上一个,转头就跑,可不能让我抠妈逮着了,会挨打。

其实攸县好吃的远远不只这么多,欢迎答主和正在看我的回答的各位亲们,有机会可以到攸县玩一玩,这个地方不大,也没有什么景点,但是你找到一两个攸县本地人,带你去吃也会吃出一个假期。


亚灵号


九转大肠。在清朝时候的事,在山东济南,有一个富商生意人,姓杜,这位杜姓老板在济南开了一家九华楼餐馆,说来也怪,这杜老板凡事都爱九字,所以给他手下的生意都取名有九字,这九华楼就是其中的一个带九字的场所。这杜姓老板是个巨商,自己的生意也几乎涉猎有九个行业之多,家门也十分兴旺阔绰。

而说到这九华楼,虽说牌面不是很大,但是请的都是当时济南最好的厨师,烹饪的菜肴也是一等一的美味!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各种猪下水为主的菜色。红烧大肠就是当时的一道特色菜。而红烧大肠的做法也是十分繁复,需要反复入锅出锅,经过煮,炸,再烧等几道工序,最终才能成型!也算是当时九华楼的一道招牌菜了,当时的客人每次一来,都要点一道红烧大肠来吃,可见这道菜在当时当地受欢迎的程度。

一天,杜老板宴请济南当地的贵客来九华楼吃饭,其中就上了一道红烧大肠,这贵客中有一个文人尝了尝红烧大肠,立刻赞不绝口,说什么也要给杜老板的红烧大肠取个响亮的名字。杜老板连忙称好,于是这个文人说:“这红烧大肠吃起来犹如古时炼丹术士所炼仙丹,仙丹的美味一般都用九转仙丹来形容,而且杜老板又喜欢九字,何不将这红烧大肠改名为九转大肠呢?”

众人一听,齐声叫好,都为这个新名字赞不绝口,于是这九转大肠的美名就传了下来了!

在以后,九转大肠就成为了九华楼的镇店美味!济南当地的饭馆看到九转大肠如此受欢迎,都争相效仿,各自推出了自己的九转大肠,这也就是今天九转大肠能够流传下来的理由了!

好了,以上就是九转大肠的故事了!你知道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