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岁高考20岁读博,是浙大最年轻博导,被人民日报誉为“学神”

在大学,能成为博士生导师,对教师来说,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高度认可,很多教师熬到四五十才能熬到博士生导师的位子。然而在浙大,却出现了一位90后的博士生导师,真是英雄出少年,这不免让人有些好奇。这位90后16岁读本科20岁读博,是浙江大学最年轻博导,被人民日报誉为“学神”。

她16岁高考20岁读博,是浙大最年轻博导,被人民日报誉为“学神”

这位被称为“学神”的90后名叫杨树,杨树的学历领先大部分同龄人,她16岁就参加高考,成功考入国内排名第三的复旦大学,并就读于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本科毕业后,杨树去我国香港的著名学府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并师从业界大拿陈敬教授。在港科大,杨树仅仅花了四年,就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学历的跨越,于24岁拿到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杨树先是在本校从事助理教授工作,之后前往英国顶尖名校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她16岁高考20岁读博,是浙大最年轻博导,被人民日报誉为“学神”

2016年,杨树时年26岁,浙江大学通过“百人计划”向她抛来了橄榄枝,以电气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一职将她收入麾下。一年后,杨树27岁,浙江大学将她聘为博士生导师。以当时浙大在职博士生导师年龄来看,杨树是年纪最小的,她也就成为了浙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她16岁高考20岁读博,是浙大最年轻博导,被人民日报誉为“学神”

按照普通人的学习路径,18岁读本科,22岁读研,25岁读博,如果博士能顺利毕业,就是29岁,延迟毕业可能就得30岁以上。而杨树,27岁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确实让很多学生汗颜,人民日报更是发文盛赞杨树是“学神”。

她16岁高考20岁读博,是浙大最年轻博导,被人民日报誉为“学神”

很多人可能有一些疑问,杨树有何成就,为何能入浙大法眼呢?其实杨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宽禁带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设计、维纳制造、分析表征以及可靠性研究。从学术角度看,杨树学术成就斐然,在本领域内权威会议、期刊共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有30多篇是SCI。杨树还入选了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她的本科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均对其有很高的评价,研究生导师称她是极为谦虚及易于合作的学者。

她16岁高考20岁读博,是浙大最年轻博导,被人民日报誉为“学神”

截至目前,杨树导师已经接收了4名研究生,而这4名研究生都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学金,可以说,杨树当导师成绩还是很突出的。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间点,对于人才十分渴求,像杨树这样的青年才俊,有颜值有学识,从剑桥博士后回国内素有“东方剑桥”之称的浙江大学工作,将自己的知识用于国家的科技进步,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