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用制度改革激發經濟活力

用制度改革激發經濟活力

趙前前

甘肅如何克服疫情影響,確保全年經濟目標的實現,筆者認為在目前國家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大環境下,除了要繼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之外,更需要通過制度的改革激發經濟活力。

用“負面清單+備案制”重塑市場運行活力。當務之急就是抓住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生產許可制度,健全破產製度”等制度要求,積極申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先行示範省(市)”,完善“三張清單”,化傳統的“行政許可+審批制”為“負面清單制+備案制”,激活市場活力。

用混合所有制增強公有制經濟活力。新中國成立後,甘肅建成了一批重點重工業項目,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煉、裝備製造、能源產業等為代表的重工業體系。當前,要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活力,較可行的辦法就是和非公經濟合作,既可以和本省的非公經濟合作也可以引進外來的非公經濟,在輕工業產品生產、“大智移雲”等新經濟產業和甘肅“十大生態產業”等方面著力,快速組建一批規模較大又經營靈活的混合制企業。

用“放管服”改革激發非公經濟動力。“放管服”改革本質就是改善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甘肅改善營商環境任重道遠。要真正做到“一網通辦”,即切實做到遞交一份材料各部門通用;項目審批上重點在“中介”服務(比如設計圖、環評等服務)層面壓縮時間;商事服務上重點是加強網上服務以及打擊線下故意刁難等行為;監管上除了加強對企業經營的監管外還要重點監督和查處服務企業經營時產生的權力尋租行為。另外,要建立新型親清政商關係,多問計於企業家,提升企業家的社會地位,讓企業家在甘肅經商辦企業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用“一縣一品”破解縣域經濟發展難題。具體做法可以借鑑“新結構經濟學”理論,根據國際國內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列出所需的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重點從輕工業(比如應急產品)、新經濟(網紅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電子商務等)和“十大生態產業”進行細分,從中挑選中100個行業和產品,然後讓各縣區根據自身優勢認領,省市共同培育這些行業和產品,用5至10年的時間,做大做強相關行業及產品。

用“柔性引進+間接費用”打破人才引進和科研瓶頸。現階段重點是通過“感情留人”和“同工同酬”(即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對本單位同等條件人才也要按照引才政策來執行)留住甘肅自己本土培育出來的科研人才,防止“引來女婿氣走兒子”;尊重知識尊重付出,增加人才在甘肅的收入和待遇,避免與行政幹部對照來設定工資待遇,增強人才對甘肅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多用一些柔性引人辦法,通過兼職、短期交流、對口支援等各種方式來讓人才為甘肅發展服務,通過項目制、任務制的形式讓人才為甘肅所用;單位對人才要言而有信,對那些因各種原因必須離開甘肅的人才可以進行挽留,也可以按合同通過調解和法律途徑來解決,不能通過行政手段來強行卡留甚至壓迫人才。甘肅人才問題要考慮長遠,不能殺雞取卵、涸澤而漁。要改革科研經費制度,增加間接費用,簡化報銷手續,讓科研人員能安心做科研。

用“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報備制+容錯糾錯機制”激發幹部幹事創業。對中央文件的解讀上和實施政策的制定上,要把眼光和關注點放在中央政策裡的那些“可以做”的事,切忌對那些“不能做”的事層層加碼,最後自己把自己的手腳給綁死了。建立行政負面清單、報備制和容錯糾錯機制,讓幹部大膽做事有闖勁。對縣級領導幹部遇到的不能確定的事,直接報備到省級,由省級部門予以相關解釋。對那些真心想為群眾多做事、不怕事的幹部要重點關心和保護,重點提拔那些不怕事、能幹事、不出事的幹部,堅決反對不做事、不惹事、老好人的做事行為。

作者系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甘肅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