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七號改火箭發射失敗,有什麼想說的嗎?

Ai068A


允許失敗,科學的探索總是充滿艱辛曲折,不要用政治手段來解決科學問題,問責就免了吧。保護好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才是重要的。


韌155676407


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乃成功之母。哪裡摔倒就哪裡爬起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重整旗鼓,為下一次發射成功做出貢獻,不要氣餒,將眼淚擦乾,打起精神好好幹,為中華民族之復新做出貢獻。


劉飄飄6


3月16日晚,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但火箭在飛行期間出現異常,最終沒能把衛星送入預定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那麼,長征七號改是怎樣的一款火箭?與此前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有什麼不同呢?此次發射失利對我國航天有什麼影響嗎?

長征七號改(長征七號甲)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運力介於我國新一代小型與大型火箭之間。這款火箭是從長征七號的基礎上研製而來,此前長征七號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兩次成功進行了近地軌道發射任務。

長征七號改是一款三級火箭,全長達到60米,芯一級和芯二級的直徑為3.35米,芯三級的直徑為3米。長征七號改的一級火箭和助推器所用的火箭發動機與長征五號(“胖五”)的助推器一致,都是YF-100,這是推力達到120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二級火箭的發動機為YF-115,這是推力為18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三級火箭的發動機為兩臺YF-75,這是推力為8噸的液氫液氧發動機。

長征七號改的起飛質量為573噸,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轉能力為7噸,運力在全球現役火箭中位列第11。這款火箭將會主要承擔我國通信衛星的發射任務。長征七號改是一款模塊化的低溫火箭,這不但在成本控制方面有好處,而且也可以有效降低對生命和財產的威脅。不過,在長征七號改的首次發射任務中,並沒有取得成功,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之中。

長征七號改首飛失利會帶來什麼影響?

科研之路從來就不是陽關大道,一路上必然會充滿荊棘,難免會出現失敗,尤其是像航天這樣高風險的科研。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在研製新火箭時經歷過了一系列的挫敗。但經過不懈努力,困難逐漸被克服,中國航天的成功率躋身全球領先行列。

據悉,長征七號改的問題可能出現在第三級,這或許會推遲使用這款火箭發動機的火箭發射任務。但不管怎樣,長征七號改首飛失利對我國後續的航天發射任務影響很有限,這一次失敗不會阻擋中國航天前進的步伐。通過航天科研人員的努力,我們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

此前,對於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意義非凡的長征五號也經歷過失敗。長五在2017年的第二次發射期間,一級液氧泵出現故障,導致火箭最終沒能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後來經過大規模的排查和改進,長五終於在2019年年底成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未來,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月球採樣返回、火星探測等一系列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都要依賴於長五。

總之,航天活動伴隨著相當高的風險,無法保證每次任務都能完全成功。新的火箭還要進一步測試,這是未來成功發射的基礎。失敗不可怕,我們仍然要大力支持航天科研人員,相信他們會讓我們實現更偉大的太空夢。


火星一號


科學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人類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在失敗中前進,失敗是成功之母,這道理連小學生都懂,所以失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失敗中進步,這無可厚非。

火箭發射失敗在每一個航天大國中都存在的,前蘇聯、美國以及歐洲航天局,日本印度哪個國家沒有多次失敗的經歷?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大河於無聲處


文昌發射場作為最年輕的探空發射基地,還有很多路要走,很多科學家都是年輕人,經驗上也有欠缺,同時此次發射的是中型改,失敗乃成功之母,再接再厲吧,期待下次大胖的好消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3dc6cc5b7b34786923b1bc39323e867\

星月菩提之至臻


十分遺憾和痛心。這已是文昌基地第二次發射失敗。兩次失敗無疑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中國深空探測工程和航天事業發展。希望工程技術人員們認真研判分析,儘快查明失敗原因。在查找技術原因的同時,還要考慮人為因素:如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千方百計遏制干擾中國高科技發展。另外,海南高溫高溼環境是否適合。總之,希望儘快走出低谷,重拾信心,再鑄輝煌。加油航天人,加油文昌!十四億國人是你們的堅強後盾,十四億國人也企盼你們成功的喜訊。


三羊開泰44179


火箭發射,這自然而然是國家的重大項目。雖然有老牌的和年輕的發射基地。但這絕對不是出現問題的理由。確保萬無一失精益求精這幾個字。是航天工程或者是國家科研機構重大項目必須遵守和最醒目的頭條位置。一個飯店炒了一個菜不合格可以丟棄重來。一個重大的科研工程如果失敗。除了重大損失以外。血的教訓和經驗教訓是無法衡量和檢討就完事的。所以必須嚴查追究發生事件的各項細節。當然,最後想說的是要創新要科技革命。也應該更必須要有勇於擔當,不怕艱險的勇氣。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在不斷的錯誤中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而發展成熟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敢於攀登!成就巔峰!


黃瑩21053935


我懷疑文昌發射場可能有問題,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發生了至少兩次失敗,而且文昌發射場總共也只承擔過為數不多的幾次發射任務,這個失敗率也太高了吧。除了要對文昌發射場再次開展技術評估外,也要對可能的外來干擾如磁場,電子,微波,激光等等進行監測,確保衛星發射安全順利。


濤哥ym


長征七號改火箭發射失敗,令人惋惜,更令人疑惑

為什麼說這次的發射失敗令人疑惑呢?因為長征七號改的技術突破並非是跨越式的,更多的是在已有的成熟技術上的小改動,長征七號甲的每一極均在其他火箭上做過發射驗證,這款火箭的改進力度遠沒有2年前發射失敗的長征五號遙二的大。

另外,這也不是長征七號的第一次發射試驗,早在3年前,長征七號就在中國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而此次的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是在長征七號的新一代中型高軌三級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技術上改制而成,用於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填補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5~7噸之間運載能力的空白。

正是在這樣的擁有長征七號系列發射經驗,又無特別重大技術跨越的發射中首飛失敗,確實令人遺憾,更令人疑惑。

這次失敗或對後續多項發射任務影響重大

很多人問這次發射失敗會不會影響今年後續的發射計劃,因為2020年是世界各大國的的“超級航天年”,僅中國就有計劃在2020年完成“火星探測”、“探月”、“北斗系統組網”和“載人航天”多個重大任務。尤其是今年的“北斗系統組網”一直被中國網民所期待。

此外,美國和歐洲都計劃在今年進行火星探測,因為2020年的6~7月份正好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錯過今年可能需要再等待26個月之久,時間非常寶貴。

那麼,這次發射失敗會影響以上發射任務嗎?這得看幾天後官方發佈的發射失利的原因了。

現在從發佈的視頻來看,發射失利有兩個原因最為可能,一個是發動機問題,另一個是共振問題。

如果查明原因是共振引發的,那對上述幾個發射任務的影響就不大,做相應改動即可。

但是,如果是發動機出現了故障,那很可能會影響後續的發射。要知道,長征七號是航天人非常期待的作品,是打算用來代替長三乙作為主力火箭的機型。

當然了,今年的探月任務,火星探測任務和載人飛船發射任務都是計劃用長征五號的,而長征五號的發動機與長征七號改並非同一款發動機(長征七號改為YF-75),所以如果是發動機問題的話應該也不會對它們的發射有太大影響。

但是,今年的北斗系統組網計劃中的最後一顆衛星是通過長三乙來發射的,而長三乙和長七甲的發動機是同一款型號,所以真要是發動機問題,今年的北斗組網計劃可能要破滅了!

航天人不應只靠情懷吃飯,更要有看得到的回報

其實,航天人待遇問題被很多人詬病。

要知道,在如今互聯網行業,一個985高校的博士畢業生輕輕鬆鬆就會有幾十萬的年薪,甚至有華為、阿里等企業開出上百萬的年薪吸引人才。而反觀航天院所,985博士畢業生一般只有十幾萬的收入,作為高知分子,這樣的收入很難激發鬥志。

正因為如此,航天系統內的人才流失嚴重,人才斷層已經出現,沒有了人才的支撐,才有了近幾年的屢次發射失敗。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出發點。一方面,國家應加大對航空航天事業的投入,雖然航空航天看起來有不菲的科研經費,但我們國家的資金投入僅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差距巨大。要知道,在美國,NASA航天研究人員的收入是非常可觀的。

另一方面,商業航天也許是解決經費問題的另一個突破口,畢竟,航天事業是非常燒錢的,只靠國家財政投入確實壓力巨大。

下圖是疫情期間完成長征七號甲發射任務的科研骨幹吃飯情景,在國力強盛的今天,研究人員的艱苦處境不禁令人淚目。

總之,給與航天人應有的實實在在的回報,遠比讓他們就著情懷吃飯好的多。

科學探索要允許失敗

美國目前的航天技術是最發達的,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的火箭發射史上經歷了更多的失敗才有了今日的輝煌;我國的長三甲系列是發射任務的金牌火箭,也是經歷了多次失利才成長到了今天的地位。

而長征七號系列作為以後代替長征三號的主力機型,只要汲取失敗的教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逐漸成長為新的金牌火箭。

科學探索要允許失敗,科學史上沒有一次進步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螺旋前進。

航天人加油!畢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這裡是科學驛站,一個傳播科學的小窩,歡迎關注~

科學驛站


對於科學實驗沒有失敗是不正常的,在可控範圍內都不是問題,如果是技術問題失敗,則是難得的能夠靜下心來冷靜重新思考,總結,分析的機會,從問題中獲得新的靈感和突破,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但在科技領域最不願看到的是非技術原因的干擾,讓科研人員疲於在兩方面奔命,完全乾擾科研人員的正常科研工作,這是從事技術和科研領域人員普遍非常反感和痛恨的事,往往會耽誤整個科研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