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

3.10号,武汉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

3.14号,很快赞歌就出来了——《方舱医院真神奇》↓↓↓

听完这首歌,鸡皮疙瘩掉落一地。

国内疫情向好,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积极的力量,弥合人们心头的创伤,本无可厚非。

但这种程式化的美学,让人恍然回到过去的某个年月,浑身不适。


2月3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断攀升,各大医院一「床」难求。

情势危急,国家卫健委紧急调集全国20家地方「方舱医院」,紧急驰援武汉。

方舱医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


2月3日晚上,武汉首批三家「方舱医院」启动改建。

2月4日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建成,新增床位1000个。

2月5日凌晨2点,硚口区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建成,新增床位300个;

2月5日10点,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方舱医院建成,新增床位1000个。

……

全国人民紧锣密鼓,多少医护人员签了生死状,才临时组建起一个个「生命之舱」。

方舱医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

方舱医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

30多天的时间里,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2000多名患者,并实现了零病亡、零回头、医护人员零感染。

送走最后一名患者,方舱医院关门大吉,全国人民都松了一口气。

方舱医院完成了历史阶段的任务,确实值得纪念,但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没日没夜的奋战,怎么就变得如此歌舞升平?

方舱医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

跟死神抢夺生命的方舱医院(取意「诺亚方舟中的一个舱位」),变成了教舞技、练快乐迪、扬歌声的地方。

还黑走马、八段锦、康复肺操,养生会所吗?

有人说,这就是儿歌,不能残酷悲情。

没有人愿意沉溺悲情,人类的苦难史,本身就是一部超越苦难的希望颂歌。

但掩盖残酷,强行歌颂灾难,会在孩子心底种下什么?

创作者创作这首歌的目的又是什么?

让孩子知道方舱医院能跳舞,能蹦迪,能健身,能唱歌吗?

真是神奇!

问题是唱了半天歌,孩子也未必知道方舱医院是个啥。

孩子不需要洗脑教育,孩子需要的是符合他们认知的真相。

医护人员利用自身才艺活跃病区氛围,只是抗疫的一个小小花絮,远非神奇的方舱医院本身。

避重就轻,遮遮掩掩,孩子不会对生命、死亡、奉献与责任有更深的认知。

不明真相,在镜头前欢快放歌,孩子的天真就被消费了


唱歌的小孩才11岁,被涂上鲜艳的口红,承载着50年前的审美,摇头晃脑地唱着成人编排的歌。

天真的孩子一旦被油腻文化加持,颂歌就变成了塑料安慰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曾说:「我始终感觉到在一切儿童文学现象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在起着作用。

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儿童文学的目的与意义在于人之初——儿童生命的成长。

都2020年了,能不能让孩子像个孩子,让儿歌真正为孩子创作?


王泉根.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J].娄底师专学报,2003(1).

王泉拫.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

--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一键关注 ,育儿路上少走弯路。

我是卷儿妈,3岁女孩小卷儿的妈妈,科学育儿实践者与分享者,著有《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课》。分享科学育儿干货,推荐优质教育资源,与你一起轻松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