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级职称教师,还剩一年就退休,还有必要去评高级职称吗?

紫羽说


支持你晋高级职称。

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你也得去争取。晋升上高级教师

一·是说明你个人的价值,你有这个实力晋升。这与剩几年退休无关。

二·说实话,晋高级不光为声誉还得有经济效益。晋升高级后工资提高一大截。这是自己的实力所得。

我觉得只要有机会就得尝试一下,说不上各项条件合适你能晋升。如果晋不上也要放平心态,感觉自己与高级无缘,不去计较。


树林158503706


这个问题似乎针对我提的,因为我还剩一年就退休了。我本人觉得,自己在教育的岗位上,辛勤耕耘40载,没有做出什么大的贡献,但也没有造成什么样的失误,对得起学生、学校、自己。因为每年评聘各级教师人数是有名额的,特别是高级教师,名额特别少,如果是让我晋级,名额就自然被我占了,其他比我年轻几岁的老师,自然就没有希望了。我带着高级职称退休,不工作了,退休也不按高级职称发退休金,一点也没有必要,就给年轻几岁的老师,给学校发挥余热,何乐而不为呢?平平安安退下来,就知足了。


Laolu


我是一位初中教师,我所在的学校2019年有好几位临近退休的教师评上高级职称了,安徽有年满30年乡村教师可以不占名额破格评的政策。所以他们搭上末班车顺利过关了。评上职称在工资方面可以得到实惠,也可以让自己的教师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有机会还是要试一试的,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个人觉得评职称既需要实力业绩和运气机遇,也离不开和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过程也比较艰辛,我本人工作十四年了,还是二级职称。2012年就可以评一级了,各种荣誉硬件都具备,只是没有名额。一直等到前年好不容易有了名额,但自己离开了原单位,到了新的单位,虽然新单位有名额但因为我刚来上班,把我拒之门外剥夺我职称评定的资格。真是满腹委屈,气愤不已。时常劝自己看淡职称,毕竟比职称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值得我去追求努力。但愿今年能如愿,顺利晋升一级职称。加油!


快乐人生平淡是真


一名中级职称的教师,还剩一年就退休,还有没有必要去申报高级。对此我想从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一是如果老师符合高级职称评审的条件,如虽然快退休了仍坚持在教学一线,高级职称评审的教育业绩、教学成果等条件自己也能达到,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那可以申报试试。毕竟从某种角度讲也算一个对自己的认可。

二是如果老师要创造条件去申报高级职称,那就真没什么必要。一方面临近退休的老师不一定还在教学一线,即使在可能也不满工作量。而上一个任期内的论文等教学成果更是难倒了不少人。如果为了职称评审让自己去做假材料,也和年青人一样为了获得一个什么证书去“抛头露面”,甚至还得低三下四地去求人,那就完全没有什么价值了。

临近退休还考虑职称的问题无非是职称对退休养老金的影响。现在退休的教师属于“中人”,“中人”退休金的计算是按老办法计算和新办法计算来比较,如果按老办法计算高就按老办法算,如果按新办法计算高,则按退休年份按比例加发超过的部分。

在我看来,按老办法计算那是以2014年9月工资为基数,现在评的职称毫无意义。如果是按新办法计算,评上高级马上就要退休,按高级工资交的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时间肯定会非常短,对退休金的计算影响会非常小。

所以称上高级马上退休能提升的养老金微乎其微,还去讨这个麻烦干嘛?


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学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轻风教育


痴长六七。


老七35341


如果是我,我到在岗的最后一年才有机会评高级职称,如果不是自然晋升的话,作为同行的一线老师,我肯定会选择放弃,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等到最后一年才准备评高级职称,老教师评上的概率微乎其微。

中小学教师要评上高级职称,得准备一大堆的材料,就拿开课的材料来说,就要一整套的材料:开课文件、听课签到表、教案、获奖证书、教学反思……而且开课级别必须到位——在我们这边,乡村教师要评中级职称要到乡镇中心校去开课,如果要评副高估计要开好几节县区级别(及以上)的公开课(或优质课、观摩课)。据我所知,要评副高职称的老师,还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去各个地方开讲座,反正是忙得不亦乐乎。如果不做这些事情,想要评上高级职称,比登天还难。当然,如果没有指标的话,你想努力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除此之外,要评上高级职称,还要写一定级别的论文,如果是省级以上的,那么加分的可能性会更大,评上的概率自然也会更大一些。当然,如果是在职数有限、“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那么老教师评上高级职称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而作为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无论是撰写高级别的论文,还是到各个地方去开传说中的优质课,基本上都比不上那些精力相对比较旺盛的老师。

另一方面,在职的最后一年才评高级职称,就算评上对养老金的影响也不大。

如果在多年以前,评上高级职称还能以高级职称的身份领取退休金,但是现在还行么?现在退休教师的养老金早就改变了,你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和你在职期间每年所缴纳的职业年金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等方面有关。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就评上高级职称,这些方面自然可以碾压其他低职称的老师,但是到快要退休的时候才有机会评高级职称,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会增加多少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如果我是快要退休的老师,我不会因为职称的事情让自己没事找事。高级职称的名额极其稀少,这样的机会可以留给年轻的教师。作为老教师,我觉得放弃并不丢脸,不让自己难堪,也给年轻人多一些希望,人将退休车靠站,职称荣誉皆看淡,最好不要瞎折腾了,让自己退休之前有个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对吧?


微雨润苗


从以往到现在,乃至未来5至10年内,在我们教师行业退休,并以中级职称(即中小学一级教师)走到职业尽头的,必然还最普遍的现状

在我们教师队伍,流行这样一个说法:

♥“初级退休是无能,中级退休是本能,高级退休是超能。”♥

不知你对这个说法是何感想?

一、“初级退休是无能”:

“三味”从教30多年来,身边的老前辈在不断地退出教师队伍。总体上看,初级职称退休的,在中学(即中二以下)是极少的,我亲眼所见,仅2位。但在小学初级(即小一以下)退休的,确大有人在。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老前辈们,没能赶上“职改“政策。因此,要说他们“无能”是不公平的

如果现在还是“初级退休”的,那真是“无能”了,至少,这个“无能”从“评职”上讲是对的。

二、“中级职称退休是本能”:

即将或未来5至10年退休的老师,也就是现在50岁以上的老师,象“三味”老师这个年龄的老师。

这部分老师中的80%以上还是中级职称。职改前,评高级时,条件苛刻,指标稀少,因此,大多已放弃了评聘想法。

现在职改后,虽然有很优待条件,但也有不少限制条件,如支教经历、班主任年限、课题等。这些都成了不少老教师评职称的“硬伤”。

再说荣誉、成绩,这些老教师也大多因精力不足而无法与年轻教师抗衡。

因此,职改后,虽评职形势大好,但还是让多数老师自愿放弃。

目前“三味”学校情况就是如此:50岁以上的老师约有60多位,占全校教师总数的30%以上,而中级职称的占80%以上,仅有10来人评上高级。

目前,这些老师也早已放弃评高级了,其实,中级8档退休都成奢望呢


三、“高级职称退休是超能”:

“三味”于2017年评上的高级,当然自知并无“超能”。

但我真的感觉很幸运!至少在同龄的这些教师群体中,我是他们中令人羡慕的极少数者。

以“三味“所在学校2019年职称申报及评比结果看:

50岁以上的老师极少申报职称,大多数是40至50年龄段的中青年老师。

2019年我校共有9人评上高级教师职称,但50岁以上的,仅有2人。

还有一年就退休了,有把握,试一把也未尚不可;若没把握,也没必要计较了。


从以上情况可以推测:

♥10以后,老师高级职称退休,才是正常!

你认为呢?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三味聊教育


在离退休只有一年的情况下,还要不要去争取凭高级职称呢?最后关头,还要不要努力一把呢?

在书生看来,不要说是最后一年,就算是还有10年,要不要评职称,都应该好好的考虑考虑。


虽然是最后一年,但通过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这位老师有十分把握能在最后一年肯定拿下职称的话,当然是非常值得也非常有必要再努力一把;因为拿到职称的话,就算是从工资上得不到什么了,但有一个高级职称的名也是非常不错的;简单点说,就算你跑到路边下棋,说起来也是高级职称,也是有身份的人;孩子和别人说起来,也比较有面子;当然喽,如果退休之后,准备到其他学校继续当老师的话,那么这个高级职称,就更有点意思了。

如果这位老师虽然有十分把握,不过满分是100分的话,要不要继续参加评比呢?

估计这位老师,是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这种情况下,要不要去参加评比呢?

书生觉得,这个时候关键就要看这位老师的心态如何,如果心态好,评得上或者评不上都无所谓,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那么就去参加吧,因为参加的话也许有机会,而不参加的话肯定就评不上了。


如果这位老师评不上,就会生气,就会伤心,就会感觉没脸见人的话,那最好就不要再参加评职称了,放弃了评定职称,可以潇洒的在学校过最后一年,而如果不放弃的话,最后一年还需要低三下4的求人,结果又是拼不上,何苦呢?

总的来说,书生的建议是不要这个职称了,潇洒的放弃,开开心心的过未来的生活,没有支撑的人多了去了,自己何苦为难自己。

放弃支持,解放自己,开开心心的过未来自己的日子吧。


一介书生945


还有一年退休,还想凭高级职称,别做梦了。

如果能够利用剩余这一年晋升高级职称的话,相比提前个3~5年也不成问题,既然提前进不了职称的话,也不可能在最后一年能够进行职称。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大约快退休的人应当都是50多岁了吧,既然已经知天命了,何必再为难自己呢,再说了年龄大了工资多上了1000 2000,只要心情不好,恐怕也不是长寿的前兆。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够吃够喝身体好,牙口好。

什么是最大的职称,那就是健康,那就是活久见。什么是活久见,那就是把时间使劲的延长,活到不能活为止,比那些晋升职称的人多活上三年五载,就已经超过了他们10年的支撑收入了,所以心态好多活两年,这才是最重要的。

放平心态,不要自找麻烦,进啥职称?要啥自行车?


义诚老师


如果有名额,你条件又够,那马上毫不犹豫去评呀。但我们现在高级评的名额很少,很难评。现在条件多的很,包括支教,课题,论文,公开课之类的。恼火的很。但一旦评上比中级待遇要提高一大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